你在五月六日寄来总后勤部的报告,收到了,我看这个计划是很好的。是否可以将 <br />
这个报告发到各军区,请他们召集军、师两级干部在一起讨论一下,以其意见上告军委 <br />
,然后报告中央取得同意,再向全军作出适当的指示。请你酌定。只要在没有发生世界 <br />
大战的条件下,军队应该是一个大学校,除打仗以外,还可做各种工作,第二次世界大 <br />
战的八年中,各个抗日根据地,我们不是这样做了吗?这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 <br />
学文化。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生产自己需要的若干产品和与国 <br />
家等价交换的产品。又能从事群众工作,参加工厂农村的社教四清运动;四清完了,随 <br />
时都有群众工作可做,使军民永远打成一片;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 <br />
争。这样,军学、军农、军工、军民这几项都可以兼起来。但要调配适当,要有主有从 <br />
,农、工、民三项,一个部队只能兼一项或两项,不能同时都兼起来。这样,几百万军 <br />
队所起的作用就是很大的了。 <br />
同样,工人也是这样,以工为主,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也要搞四清,也要 <br />
参加批判资产阶级。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例如大庆油田那样。 <br />
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也要兼学军事、政治、文化,在有条件的 <br />
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也要批判资产阶级。 <br />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 <br />
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 <br />
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br />
商业、服务行业、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凡有条件的,也要这样做。 <br />
以上所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意见、创造发明,多年以来,很多人已经是这样做了 <br />
,不过还没有普及。至于军队,已经这样做了几十年,不过现在更要有所发展罢了。 <br />
毛泽东 <br />
一九六六年五月七日 <br /> <p>还是不要提起这些好。我虽然是个年轻人。但我的父母却深受文革的影响,从来不愿提起。</p>
<p>借用一局话:“前世不忘,后世之师!”</p> 好政治的东东啊 从哪里整出来的哦<img alt="" src="/oldbbs/editorFace/eek.gif" /> 既搞运动,又要全民皆兵 天下大乱 <br />
<div class="adduction yellow_box"><strong class="huise_text">下面引用由</strong><strong><span class="blacktext">泉水响叮当</span></strong><strong class="huise_text">发表的内容:</strong><br />
<p>还是不要提起这些好。我虽然是个年轻人。但我的父母却深受文革的影响,从来不愿提起。</p>
<p>借用一局话:“前世不忘,后世之师!”</p>
</div>
<p><a href="/User/2007/05/07/20070507235034d860ed8080234a54b4834b5fa6f645e6500x0.jpg" target="_blank"><img src="/User/2007/05/07/20070507235034d860ed8080234a54b4834b5fa6f645e6500x0.jpg" ="this.src='/oldbbs/err_photo.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50)this.width=550;"border="0" alt="" /></a></p>
<p>正如泉水朋友援引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文史是有点营养的。</p>
<p>诚然,当年“五七”道路给全国的工农兵学商造成了思维和行为的混乱,但更是给体验者以宝贵的经历。</p>
<p>从这段历史,我们似乎可以得到些许借鉴。</p>
<p>我们没有和孙子一起征战,而我们在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活动中(军事活动更不自言)借鉴并运用其精髓。</p>
<p>我们没有和曹雪芹经历封建没落贵族的风花雪月,而我们从《红楼梦》中得到极其丰富的人文养分。</p>
<p>不把“五七”指示仅仅看作政治标签,会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岁月,楼主翻出这张故纸的原意在此。</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