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专业武装直升机一览[170P]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038.jpg
3D制作的“帅鹰”武装直升机
进入新世纪,世界军事变革进程日益加快,高新技术武器竞争日趋激烈,如何进行军事资源的合理配置,如何使投入产出比达到最优,成为各国军队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的特种
作战中,世界直升机大国,特别是美国和俄罗斯等军事强国对武装直升机的发展在认识上不断深化:更强调经费的合理分配,以实用为主要原则,加大对现役直升机的挖潜改造,以提高其战场生存能力和战斗力水平。武装直升机在当今世界武器装备中堪称后起之秀,随着现代战争对抗手段的发展,武装直升机的作战环境日益严酷,因此,增强隐蔽性,提高攻击能力、机动能力和信息化作战能力,已成为武装直升机提高自身水平的重要目标。据外刊报道,目前一些军事强国都在潜心研制具有高技术性能的新型武装直升机,国外有关军事专家称,未来的武装直升机将集人工智能、信息作战、隐形能力、超低空攻击于一身,将成为未来高技术战争中的“超低空杀手锏”。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036.jpg
RAH-66“科曼奇”直升机与AH-64D“长弓·阿帕奇”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037.jpg
蛇鲨”隐形无人直升机正面和侧面视图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039.jpg
欧直公司的超美洲豹通用型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040.jpg
俄卡52“短吻鳄”武装直升机
AH-1目前是世界上产量最高、装备部队数量最多的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累计产量近 1900架。AH-1系列专用武装直升机主要有6种型别,分为单发型和双发型两大类。单发型供美国陆军使用,双发型除出口的以外主要供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
AH- 1G是 AH- 1系列直升机的鼻祖,为满足美国在越南战场上的急需,它沿用了河马式直升机的动部件和动力装置,同时采用了在OH-13(贝尔一47)观察直升机上试验和试飞的纵列式座舱的预研成果。原型机 YAH- 1G于1965年3月开始研制,只用了6个月就进行了首飞。后又经过7个月试飞鉴定,于 1966年4月投产,共生产了 1124架,其中有不少损失于越南战场。该机装有活动机炮、火箭和榴弹发射器。
AH- IG首创了纵列式座舱,这大大改善了乘员视界,减少了受弹面积等,优点显著。世界上有不少武装直升机都纷纷效仿,采用了纵列式痤舱,如苏联的米一24D、美国的AH- 6 4、意大利的A- 12 9、罗马尼亚的 IAR- 317、法国和西德正在研制的PAH-2等。从这个意义
上说,AH-IG是现代武装直升机的先驱。
AH-1Q是 AH-1G的反坦克型,装有8枚“陶”式反坦克导弹控瞄准系统,它克服了AH-IG不能反坦克的缺点。因性能不能满足要求;该型只生产了93架便很快过渡到 AH- IS型。AH- IS以反坦克为主要任务。现已成为美国陆军装备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武装直升机;总数近千架。AH- IJ是在 AH- IG基础上改成的的双发型,交付美军69架,出口了200多架。AH- IT是AH- IJ的改进型,装有功率更大的发动机 T 4 0 0- W V-402,生产量不足百架。AH- IW在AH-- IT’的基础上,改装了功率更大的发动机,载有反坦克导弹和空对空导弹,可用于直升机空战。
1987年开始装备部队.现役数量最多的AH-IS反坦克直升机。该机载有较新式的陶一2反坦克导弹。最大射程为 3750米,能破坏 500~700毫米装甲。与之配套的是M65‘陶”式导弹央控系统,其中组合有激光测距仪,作用距离为10公里。系统中的火控计算机与平显配合使用。
从该机生产型的第101架起,机头加装了 M 2 8活动炮塔,它向左、右可各转动 11 co,向上可转20.5”,向下可转50o。炮塔装一门20毫米口径 M197型 3管机炮,备有750发炮弹,射速为730发/分。机上的激光测距仅能精确提供目标的瞬时距离,在输入火控计算机,综合风速、炮弹弹道数据后,该炮能自动发射,有效地提高了机炮的为提高战斗力, AH- IS加装了不少新型电子设备。为提高战场生存力,还加装了红外信号干扰器、红外辐射抑制器、雷达信号警告器。在1982年中东的贝卡谷地战斗中,以色列用 AH- IS与休斯一 5 0 0武装直升机混合编队实施叵坦克作战,战果显著,直升机损失数与击毁的坦克等装甲目标数大约为1:18。
该机采用贝尔直升机公司传统的双桨叶跷跷板式旋翼。桨叶改用复合材料制成。自浆叶叶尖起桨叶长度的15%有耐弹伤能力,能经受1发23毫米炮弹的攻击。旋翼直径与 AH-- IG的相同,一但桨叶弦长增长了 10. 8%,为?62毫米。桨叶寿命可达 100 0 0时。 AH—Is装 1台 T53--L-703涡轴发动机,比 AH、‘-IG的功率有明显增长;大大改善了高温高原性能,可在4·35”C的炎热天气里使用。
AH-IS采用低而窄的外形,流线型窄机身。座舱纵列式布置,到驾驶员兼射击员在前,驾驶员在后,具有良好的前视和侧视视界。为确保乘员安全,有防弹装甲把前后舱分成两个保护区,其间和两侧有防弹玻璃,下部两侧和地板均有轻型装甲。座椅底部、两侧、椅背都有碳化硼复合材料装甲,能防12 7毫米枪弹。在发动机、燃油箱、管路等重要部位也有防弹装甲。
AH-IS主要技术数
循旋翼直径]-3.41米
全长16.18米
机身宽度0。99米全高 4.1.2米
使用空重2939公斤任务总量452。1公斤
最大平飞速度 (载“陶”式导弹)227公里
最大爬升率 8。2米/秒
悬停升限(有地效)3720米
(无地效)n59米 航程( 8%)余油 507公里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40.jpg
H-1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41.jpg
AH-1“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42.jpg
AH-1“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43.jpg
战火中洗礼的AH-1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44.jpg
日本陆上自卫队装备的AH-1J攻击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45.jpg
AH-1W武装直升机编队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46.jpg
AH-1W武装直升机发射火箭弹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47.jpg
美AH-1W“超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48.jpg
美AH-1W“超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49.jpg
美AH-1W“超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50.jpg
贝尔公司AH-1Z攻击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51.jpg
AH-1Z眼镜蛇攻击直升机驾驶员座舱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52.jpg
美国出售台湾的AH-1W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53.jpg
台湾陆军现役的AH-1W攻击直升机
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是休斯77的基础上研制的,动力装置为2台T-100-GE-700涡轮轴发动机,最大连续功率为2500轴马力.武器为一门30毫米"链"式机炮,两侧短翼可选装70毫米火箭弹或"海尔法"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该机最大起飞重量8000公斤,最大允许速度378公里/小时,最大巡航速度309公里/小时,最大垂直爬升率14.6米/秒,最大航程610公里 .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54.jpg
AH-64D\AH-64D“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55.jpg
AH-64D\AH-64D“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81.jpg
AH-64D\AH-64D“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82.jpg
出售给希腊陆军的AH-64D型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83.jpg
美制AH-64D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56.jpg
AH-64D“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84.jpg
AH-64D阿帕奇攻击直升机超低空飞行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85.jpg
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攻击目标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86.jpg
AH-64D阿帕奇攻击直升机发射火箭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87.jpg
树梢上的杀手:AH-64D阿帕奇攻击直升机
“科曼奇”基本技术数据
机长14.48米
机高3.39米
旋翼直径11.9米
空重3605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4990千克拟增至5845千克
最大速度328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305千米/小时
无地效升限2900米
最大爬升率7.2米/秒
悬停机头转向最大角速度80度/秒,转18O度约4.5秒
“科曼奇”直升机的驾驶舱。该机执行任务时,主要应用被动式侦察手段,例如热成像仪或电视、微光电视等。当然它也可以使用尖锥形的桅顶毫米波雷达,其对目标观察的有效距离相当现役侦察直升机的2倍。
“科曼奇”直升机的驾驶舱。该机执行任务时,主要应用被动式侦察手段,例如热成像仪或电视、微光电视等。当然它也可以使用尖锥形的桅顶毫米波雷达,其对目标观察的有效距离相当现役侦察直升机的2倍。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57.jpg
RAH-66“科曼奇”是美军研制的下一代攻击侦察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88.jpg
巴黎航展上的“科曼奇”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89.jpg
美国研制的RAH-66“科曼奇”武装侦察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90.jpg
“科曼奇”尾桨采用涵道风扇设计,雷达反射回波比传统尾桨要少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91.jpg
“科曼奇”每侧的弹舱门内侧有3个挂架,可挂3枚“海尔法”导弹、“陶”式导弹,或6枚“毒刺”导弹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92.jpg
从左至右,分别为侦察型 对地型 空战型
欧洲直升机公司研制的“虎”式反坦克武装直升机。该机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包括全复合材料新翼型桨叶、无铰旋翼等。有很强的反坦克和对地火力支援能力,还有一定的空战能力。
总体布局4片桨叶半刚性旋翼。3片复合材料尾桨。不可收放后三点轮式起落架。串列式座舱布局。动力装置2台德国慕尼黑发动机涡轮联合公司、英国罗.罗公司和法国透博梅卡公司联合研制的MTR390祸轴发动机。主要机载设备综合数字式航空电子设备,四通道自动驾驶仪,以及雷达/激光报警接收机。
尺寸数据旋翼直径13.00米,尾桨直径2.70米,机身长14.00米,机高3.81米。重量数据基本空重3300千克,最大超载起飞重量6000千克。性能数据巡航速度250—280公里/小时,最大爬升率(海平面)>10米/秒,悬停升限(无地效)>2000米,续航时间(20分钟余油)2小时50分。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62.jpg
“虎”武装直升机\“虎”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93.jpg
“虎”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94.jpg
“虎”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95.jpg
“虎”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96.jpg
“虎”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97.jpg
“虎”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98.jpg
“虎”式直升机左侧短翼下挂了4发“海尔法”导弹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699.jpg
“虎”式直升机释放干扰弹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00.jpg
HAP型“虎”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01.jpg
交付德国陆军航空的生产型虎式UH-TIGER支援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02.jpg
武装侦察直升机(ARH)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07.jpg
“虎”武装直升机\欧洲直升机公司的虎式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03.jpg
“虎”武装直升机\欧洲虎式武装直升机作飞行表演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04.jpg
“虎”武装直升机\虎式武装直升机高速爬升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05.jpg
巴黎航展上作机动飞行的虎式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06.jpg
“虎”武装直升机\新型HAD虎式直升机
A129型“猫鼬”攻击直升机,是在意大利本上生产的一种功能强大的武装直升机。其特点是速度快(时速可达315公里)、作战半径大(200公里),同时还配备有反坦克导弹和20毫米机炮。
A129采用了武装直升机常用的布局,机身,纵列串列式座舱,副驾驶/射手在前,飞行员在较高的后舱内,均有坠机能量吸收座椅。机身装有悬臂式短翼,为复合材料,位于后座舱后的旋翼轴平面内。每个短翼装有2个外挂架,可外挂1000千克的武器。采用抗坠毁固定式后3点起落架。机身结构设计主要为铝合金大梁和构架组成的常规半硬壳式结构。中机身和油箱部位由蜂窝板制成。复合材料占整个机身重量(发动机重量除外)的45%,占空重的16.1%,主要用于机头整流罩、尾梁、尾斜梁、发动机短舱、座舱盖骨架和维护壁板。所有机体外露面(除桨叶和桨毂外)面积为50平方米,其中35平方米为复合材料。机头的翻卷式隔框和前机身的翻卷式梁用于保护乘员。发动机等要害部位都有装甲保护。全机喷有能吸收红外线的涂层。机体可抵御12.7毫米穿甲弹,并能满足美国军用标准MIL-STD-1290的抗坠毁标准要求。具体是在以11.2米/秒的垂直下降速度坠毁着陆,和以13.1米/秒纵向速度碰撞硬壁时,必须保持95%的生存力,及所有动部件均不得进入驾驶舱。同时驾驶舱内部容积减小不得超过15%)。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08.jpg
A129型攻击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09.jpg
阿古斯塔公司的A129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10.jpg
意大利A129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11.jpg
A129型攻击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12.jpg
A129国际型直升机可装备多种导弹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13.jpg
多用途和国际出口型“猫鼬”攻击直升机可携带“毒刺”空空导弹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14.jpg
国际型A129可用在水面舰艇上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15.jpg
A129型攻击直升机短翼下有4个挂架,可同时携带8枚“陶”式反坦克导弹和两个火箭发射器,机头下部炮塔内装一挺12.7毫米的机枪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16.jpg
意大利A129武装直升机观察瞄准系统特写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17.jpg
五叶桨比四叶桨更为有力
CSH-2“茶隼”武装直升机由南非阿特拉斯飞机公司研制,于20世纪90年代末入南非国防军试飞。它借鉴了美国AH-64“阿帕奇”的外形设计技术,采用了法国的AS332“美洲豹”的旋翼和发动机部件等,确保“茶隼”技术起步高,整体性能先进。
“茶隼”装有两台大功率涡轴发动机,每台功率1.356兆瓦,具有足够的动力和良好的应急功率,能承载更多的油料和武器弹药,最大起飞重量8.75吨,巡航速度287公里/小时,实用升限6100米,航程700~1200公里。
“茶隼”机上装备了先进数字管理系统,具有高度自部署能力。它大量采用了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使其具有自动导航、目标识别、威胁警告以及夜间飞行作战能力。它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由双余度数字计算机连接,控制直升机的俯仰、滚转、方向、总距4轴。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由导航分系统、大气数据装置和全向空速传感器、控制显示装置和计算机等组成。导航分系统传输数据送到飞控系统使之自主导航。无线电高度表根据乘员插入的指令产生低高度警告。它还装有多功能显示器、敌我识别应答机、目标探测截获和跟踪系统、雷达告警与激光告警收接装置等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智能化的飞行驾驶系统和先进的武器火控管理系统。
“茶隼”有凶猛的攻击力,作战效能高。它的机头下炮塔内装有一门20毫米F2机炮,弹药700发;炮塔转动速度90度/秒,射速740发/分。两侧短翼下共有6个外挂点,可分别携带多枚火箭弹、反坦克导弹、空对空导弹等等,一次可挂8~16枚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4枚空空导弹,箍晒?8个68毫米火箭弹。它不但具有很强的火力杀伤力,而且还具有自卫和空战能力。它通过选择不同的武器搭配而执行不同的作战任务,如攻击坦克装甲车、摧毁火力点和武装侦察等。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18.jpg
南非“石茶隼”CSH-2攻击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19.jpg
南非“石茶隼”CSH-2攻击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20.jpg
南非“石茶隼”CSH-2攻击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21.jpg
南非“石茶隼”CSH-2攻击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22.jpg
南非“石茶隼”CSH-2攻击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23.jpg
南非“茶隼”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24.jpg
南非“茶隼”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25.jpg
南非“茶隼”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26.jpg
南非“茶隼”武装直升机
Mi-24是前苏联米里设计局在Mi-8直升机的基础上研制的专用武装直升机。该机主要任务是反坦克、清除防空火力和障碍、压制空降区敌方先头部队等。Mi-24于6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1972年底试飞并投产,1973年装备部队,曾经大量装备前苏联部队。
米-24采用5片主旋翼和3片尾旋翼,机身较米-8纤细,前三点式起落架可以收入机身鼓起的起落架舱内,机身中段有两个下倾的短翼,不仅可以挂载武器,还能在向前飞行时减少旋翼负荷19%至25%。前后座的机组乘员坐在防弹玻璃座舱内,飞行员坐在武器操作员左后侧,武器操作员负责搜索目标,发射机枪、反坦克导弹和投掷炸弹,飞行员负责发射火箭弹和使用机炮吊舱.
米-24的机舱最多可容纳8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载运1500公斤物资或4具担架,机外还可吊挂2000公斤的货物。米-24的防护相当完备,驾驶舱与人员货舱结合成单一的密闭防弹空间,具有核生化防护能力,发动机也以装甲强化防弹功能。机内的5个防弹油箱装载2130公升燃油,
必要时还可在机内加装两个1630公升的副油箱。
米-24采用 TV3- 117涡轮轴发动机,正常输出功率1268千瓦,最大起飞功率1641千瓦,
如果一具发动机失效则另一具发动机自动进入最大起飞功率输出模式。该机的电子设备安置在后机身舱内,包括自动飞行控制设备、陀螺仪、自动进场系统、自动导航地图、短程无线电导引系统等。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43.jpg
米-24是苏联陆军的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44.jpg
米-24“雌鹿”攻击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45.jpg
米-24“雌鹿”运输攻击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46.jpg
空中飞行的雌鹿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47.jpg
空中飞行的雌鹿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48.jpg
左图为米-24使用的TV3-117涡轮轴发动机。右为米-24发射火箭弹,压制地面目标。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49.jpg
被安放在托尔若克博物馆的米-24A武装直升机原型机。米-24A并未大量装备部队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50.jpg
俄军米-24武装型直升机双机编队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51.jpg
用于阿富汗战争的米-24A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52.jpg
米-24短翼下挂载的火箭巢。它经常令圣战者猝不及防,遭到意想不到的重大损失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57.jpg
赴阿作战的米-24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54.jpg
空中坦克米24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55.jpg
空中坦克米24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53.jpg
上图为米-24A直升机的武器挂架,翼尖挂架可挂4枚AT-4反坦克导弹。下图为现代化改装的米-24V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56.jpg
左图为米-24短翼结构图。右图为米-24V三视图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63.jpg
俄制米-24V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64.jpg
俄制米-24V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58.jpg
米-24VM升级版,实际上是米-35出口型的基型,俄军目前暂时无法装备这一改型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59.jpg
俄罗斯米-35改进型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60.jpg
俄罗斯米-35改进型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61.jpg
改进型“米-24PM”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62.jpg
左图为米-24D座舱仪表。右图为米-24D直升机的内部线路走向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66.jpg
米-24ПН改进型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67.jpg
米-24ПН夜战型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68.jpg
装备“彩虹-III”瞄准系统的米-24ПН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69.jpg
作战性能得到大幅提高的米-24ПН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770.jpg
米-24ПН改进型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14.jpg
MI-28“浩劫”直升机\MI-28“浩劫”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16.jpg
米-28武装直升机的早期型号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17.jpg
米-28N是由这种米-28A发展来的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15.jpg
1991年6月,米-28A在法国巴黎航展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18.jpg
参展的米-28H“浩劫”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19.jpg
俄米-28H“浩劫”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20.jpg
俄制米-28H“浩劫”武装直升机(米-28H为俄军方叫法也可以称为米-28N)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21.jpg
俄制米-28N型“夜间猎手”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22.jpg
米-28H改进型武装直升机三视图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23.jpg
米-28N型攻击直升机每侧短翼挂架上总共可吊挂16枚管式发射反坦克导弹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24.jpg
米-28N型攻击直升机右侧特写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25.jpg
米-28N型攻击直升机正面特写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26.jpg
米-28Н改进型武装攻击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27.jpg
米-28N型攻击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28.jpg
米-28N型攻击直升机
卡—50武装直升机是由卡莫夫设计局设计生产的。用于与敌进行直升机空战,摧毁坦克、装甲和非装甲技术装备、低空低速飞行目标,以及敌战场前沿或纵深的有生力量。在卡—50的基础上还改装有卡—52和卡—50H。
卡—50的飞行员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最“安全”的飞行员,因为这是第一个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将弹射救生系统(K—37弹射座椅)投入武装直升机的飞机。这一系统可在任何高度和飞行速度时,一旦遇到危险就可由K—37弹射座椅将飞行员安全弹出机舱,进行安全跳伞。
卡—50为单座型,其攻击火力很强,机翼下有4个挂架,可携载16枚激光制导的“旋风”反坦克导弹,有效射程8—10公里,可穿透900毫米的反冲爆装甲。机上还有4组80毫米C—8M“空地”火箭,共80枚。此外,机头右侧还有1座在两个平面内有限转动的炮塔,炮塔内装有1门火力强大的30毫米口径机炮。这种火炮可以装填两个分离的弹药箱中的弹药,一个是强爆炸性弹药,另一个是穿甲弹药,飞行员可以根据打击目标自由选择任何一种弹药。由于卡—50装备了这种机炮,使其打击目标的准确性远远超过美国的“阿帕奇”武装直升机。有消息称,美国也正在将类似于俄罗斯卡—50的火力系统用于其正在研制的“科曼奇”侦察战斗直升机中,但其设计的飞行性能大大逊色卡—50武装直升机。
卡—50总体设计先进,是世界上第一架共轴式武装直升机。与传统的单旋翼带尾桨式布局直升机相比,这种设计布局保证了直升机机体积小,机动能力强,载弹量大,从而获得了超低空飞行和飞越障碍的最大安全系数。
卡—50技战性能很突出:该机传动和控制系统简化,无尾桨,外廓尺寸小,紧凑;机动性能良好,由于增设一套旋翼,升力提高,加之反向旋转的平衡,而提高了掠地性能,最大时速300公里,小角度俯冲最大速度350公里/小时,留空时间1.5小时。
为了提高卡—50的生存能力,驾驶舱装有混合钢装甲,其表面还加装了55毫米的高压玻璃,使飞机具有很强的抗毁性。油箱内装有泡沫填充物,油箱外敷有自密封保护层,机内装有防火设备,发动机装有热排气屏蔽装置。
卡—50的主要制导武器系统为装有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这种导弹也可同时用来攻击空中目标。为击毁轻型装甲目标、易毁目标和地面目标,在机上装有火箭炮和机炮。
卡—50装有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包括搜索瞄准系统、导航系统、无线电通信系统,该机由1名飞行员驾驶并作战。卡—50具有自主作战能力,可在野外起降。其电子设备为带有数字通信设施的精确目标指示系统,这可以保证分散的直升机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信息,并与地面指挥中心联络,使直升机不必与敌方进行视觉接触就可以确定目标并进行攻击。机上还装有红外目标指示系统,可以保证飞行员在夜间战斗。
卡—50主要技术指标为:最大起飞重量10800千克,可消耗的最大作战载荷量1181千克,巡航速度270千米/小时,长16米,高4.93米,悬翼直径14.5米,转场航程116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360千米/小时,动力装置为2台涡轮轴发动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29.jpg
卡-50“黑鲨”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30.jpg
卡-50“黑鲨”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31.jpg
卡-50“黑鲨”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32.jpg
卡-50“黑鲨”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33.jpg
卡-50“黑鲨”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56.jpg
2000年9月,卡-50在中国珠海航展露面,引起了很多人的猜测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57.jpg
巴黎航展上的卡-50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58.jpg
卡-50直升机最明显的特色就是采用了共轴双旋翼布局,整个直升机看上去像一个大铁疙瘩,全身披挂,杀气腾腾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59.jpg
独特的双主旋翼设计,上下两组旋翼转动方向相反,以此抵消旋翼对直升机的扭力矩。直升机上也就不需要尾旋翼了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60.jpg
俄罗斯称之为“狼人”的卡—50武装直升机是是当今世界唯一能与美国“阿帕奇”相匹敌的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61.jpg
黑影压阵,迫力十足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62.jpg
急速掠地起飞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63.jpg
固定式机炮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64.jpg
驾驶舱细节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65.jpg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直升机弹射座椅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66.jpg
右后侧视角
卡-52武装直升机是卡莫夫设计局为卡-50直升机设计的为其提供战场情报、进行协调和控制的保障机,该机于1996年11月12日由俄乌赫托马直升机厂首次公开展出。俄罗斯人以凶猛的两栖动物“短吻鳄”为其命名。在战术性能方面,卡-52不仅具有与卡-50相当的低空飞行能力、装甲防护能力和空战与对地攻击能力,而且卡-52还具备优良的侦察、指挥与控制等功能,可为卡-50提供类似于空中预警指挥机的职能。卡-52的武器系统与卡-50相似,装有一门口径为30毫米的2A42型可移动自动机炮,可携带炮弹280发。
另外,卡-52还装有一门口径为23毫米的固定KII-23JI型机炮,可带弹250发。为消灭远距离目标(15公里),可外挂X-25MJI半主动激光制导空地导弹,也可外挂2至4枚P-73型中距空空导弹或8至16枚“针-B”近距空空导弹来打击空中目标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67.jpg
俄卡52“短吻鳄”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68.jpg
俄卡52“短吻鳄”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69.jpg
俄卡52“短吻鳄”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70.jpg
俄卡52“短吻鳄”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71.jpg
俄卡52“短吻鳄”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72.jpg
卡-52“短吻鳄”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73.jpg
停靠在地面的卡-52,“鼻子”显然比哥哥卡-50扁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74.jpg
卡-52装备有FH01“弩”式雷达。该雷达装备于旋翼桨毂上方,可用于导航发现地面坦克等目标,也可用于制导半主动雷达导弹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75.jpg
卡-52并列双座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2976.jpg
卡-52“短吻鳄”武装直升机5
Z-9武装型的机载武器系统包括反坦克导弹,航炮,机枪,火箭等,陀螺稳定瞄准具,以及配套齐全的火控电子设备,分别用于有控和无控武器的瞄准.机上还配有武器随动机构,使外挂武器轴线可在俯仰方向跟随瞄准线上下移动,以准确地摧毁目标.外挂武器通过横穿机身的挂粱悬挂在机身的两侧,每侧挂梁各有一个外挂点。
Z-9武装型主要的武器配置方案包括:2×2枚HJ-8反坦克导弹,2×1门23-Ⅱ航炮,带2×240发炮弹,2×1具HF-7D火箭发射器,可带火箭弹2×7枚,2×1具HF-25火箭发射器,可带火箭弹2×18枚.
Z-9武装型的主要技术数据如下:
旋翼直径11.9米,尾桨直径1.1米,尾桨桨叶片数11片,机长13.7米,机高4.5米,最大起飞重量4000千克,发动机最大起飞功率(5分钟,双发工作)526千瓦,最大应急功率(2.5分钟,单发工作)540千瓦,最大巡航时速246千米,最大倾斜爬升率每秒7.8米,最大垂直爬升率每秒3.5米,航程(20分钟余油)664千米,续航时间(20分钟余油)3小时52分钟,使用升限4220米,有地效悬停升限2590米,无地效悬停升限1775米。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007.jpg
中国Z-9Z武装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008.jpg
中国陆航部队使用直-9Z攻击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009.jpg
中国陆航武直机群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010.jpg
中国直九型攻击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011.jpg
解放军武装直升机发射导弹
「任务定义」
WZ-10为发展自Z-9B的中型专职武装直升机,全机净重约5,543公斤。其主要任务为
树梢高度战场遮断,消灭包括敌地面固定和机动的有生力量,并兼具一定的空战能力。WZ-
10未来配合设有顶置瞄具的Z-11轻型直升机取得目标,可完全在接敌隐蔽处发动进攻,故
战场生存能力极强。该机除部份光电瞄准系统可见于WZ-9外,更配有FLIR,因此具有有限
复杂天气和夜间作战的能力。
「气动布局」
直升机全约长14.15米(旋叶转动时),高约3.84米,最宽处(注:包括短机翼)约4.35
米,采国际流行的纵列式座舱布局,窄机身,后3点式防冲撞起落架;基本继承了Z-9式的
涵道式尾桨和飞行传动系统。主桨由4片全复合材料桨叶构成,直径约为12米,尾桨为11
片弹性玻璃纤维宽叶。采传统布局的WZ-10同美制RAH-66相比,不具备雷达隐身的气动结
构,而是通过大量采用吸收雷达波长的复合材料和涂装来缩短被敌人发现的距离,同时也达
到减轻飞机重量的目的。
「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采两台欧洲MTR出品的MTR390涡轴发动机(turboshaft),具体数据不详。
「飞行性能」
具体数据不详,估计大致与意大利A129同级。
「航电设备」
航电设备采国产和法制数字化系统。导航系统为3轴
gyrolaser+RadioAltimeter+Doppler Radar+GPS。座舱内前后都有平显(HUD)和3具多功能
低头数显(MFD),(外加一些主要飞航仪表的指针式backup)结合HOTAS的模式切换控制系
统,大大减轻了飞行员的负荷,也使的飞行员得以花更多时间观察周围地理,战术环境而不
是眼花撩乱的各式仪表。这正是当代战场战术运用的最大特点之一,「事态意识」
(Situational Awareness),也是一代和二代武直技术上的分水岭!
「武器配备」
WZ-10最大武器外挂约1,500公斤,机身两侧的短翼约长4。32米,可挂载包括57,
90毫米多管火箭,23毫米机炮夹舱,红箭-8反装甲导弹等对地武装,对空自卫有PL-5和
TY-90两种空空导弹。同时,配合「专武10」计划研发的激光制导半主动反装甲导弹,「闪
电-2」也接近完成。火控系统为类似法国「星夜」(Starry Night)的数字一体化设计。后
座武控官可利用国产头盔瞄准具,结合机鼻球形FLIR,为机头下方的30毫米机炮和外挂武
器标定目标。拜美国1553B数据总装线所赐,WZ-10同样胜任挂载各类北约制式机载武器,
为将来飞机升级,出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战场生存能力」
作为专职武装直升机,WZ-10的战场生存能力被看作是同攻击能力一样重要的项目指
标。其设计人员充分考量了当代武直运用的实例和其未来科技发展趋势,使WZ-10基本具备
了未来高科技战场的生存能力。除了前面提到的防撞毁起落架和复合材料的使用外,其完整
的电战系统也功不可没。专为武装直升机研发的「浴火96」由垂尾前后端的一组雷达警告
接收器和发动机上方的激光告警接收器与机载有源,无源干扰器自成一体,有自动保护程
式,也可由驾驶员人为控制。其它电战装置还包括安装在座舱前的IFF敌我识别器。在受到
敌无制导武器的攻击时,其座舱防弹玻璃可抵抗7。62毫米弹药的倾彻,座舱下的复合装甲
可抵御12。7毫米机枪的射击。前后座舱中间有防火,防弹墙,以防敌人「一石两鸟」,同
时,飞航,武控等主要系统的冗度设计使得当一名驾驶中弹时,另一名驾驶可马上恢复对战
机的操作。在最坏的情况下,还有类似Ka-50操作方式的零零弹射座椅作为最后一根救命
草。
「未来发展潜力」
未来WZ-10A升级计划将包括顶置毫米波雷达,电脑中央处理能力提升,加装红陀嗯气
抑制装置,电战夹舱和舰载能力。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012.jpg
武装直升机直-10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013.jpg
网友绘制的武直十攻击直升机想像图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014.jpg
网友制作中国武直十3D图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015.jpg
虚幻的世界的武直十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016.jpg
中国武直十攻击直升机想像图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233.jpg
武装直升机直-10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234.jpg
武装直升机直-10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235.jpg
武装直升机直-10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236.jpg
武装直升机直-10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237.jpg
武装直升机直-10
RQ-8B“火力侦察兵”(FireScout)是美国诺-格公司研制的一种垂直起降无人机,有海军型和陆军型两个型号,海军型编号为RQ-8A,陆军型编号为RQ-8B。普通人一眼就能发现RQ-8A“火力侦察兵”和RQ-8B“火力侦察兵”的很大不同。RQ-8A旋翼用3个桨叶,而RQ-8B用4个桨叶。此外,两者的传感器和航空电子设备也有明显区别。RQ-8B“火力侦察兵”已被美陆军选作“未来作战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将成为旅级部队装备的战术无人机。它的开发进展为RQ-8A研制提供了经验。
MQ-8B型无人驾驶直升机的持续飞行能力为4个小时,作战半径达110海里。该机的标准装备包括光电红外扫描系统和激光测距仪,除了搜寻和识别目标外,还可按重要性对它们进行排序。另外,MQ-8B还可携带一定数量的“地狱火”反坦克导弹。在攻击任务结束后,MQ-8B还可对目标的毁损程度进行评估。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238.jpg
RQMQ-8“火力侦察兵”无人驾驶直升机, 它的桨叶已收拢固定。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239.jpg
RQMQ-8“火力侦察兵”无人驾驶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240.jpg
RQMQ-8“火力侦察兵”无人驾驶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241.jpg
RQMQ-8“火力侦察兵”无人驾驶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242.jpg
RQMQ-8“火力侦察兵”无人驾驶直升机
日本OH-1“忍者”(Ninja)是川崎重工于9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一种轻型武装侦察直升机,用于替代日本陆上自卫队现役的OH-6D轻型武装侦察直升机。该机是日本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军用直升机。
旋翼系统 采用川崎重工业公司研制的无铰无轴承4桨叶旋翼系统,8片桨叶的涵道尾桨,采用变翼型桨叶。桨叶和桨毂都是用复合材料制成的。
机身 40%的机身(重量)是用碳纤维增强塑料制成的,有短翼。
着陆装置 不可收放的尾轮式起落架。
动力装置 装两台由三菱重工业公司研制的TS1-10涡轮轴发动机,单台功率为659千瓦,原型机上装XTS1-10发动机。不排除选择现有的发动机。短翼上可挂载一个160升的副油箱。
座舱 两副机组人员装甲座椅串列布置,驾驶员座椅位于前面。驾驶舱装平板式风档玻璃。
机载设备 装有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前后操纵台上都装有大的平板式液晶彩色多功能显示器,并与一条MIL-STD-1553B数据总线相联;平视显示器;旋翼轴上装有与热成像仪相联的传感器;NEC公司的实时彩色电视摄像机和激光测距仪,探测范围是:方位角110°、俯仰角40°;红外干扰发射机等。
武器 短翼下的挂架可载4枚东芝公司的91型轻型短程空空导弹。
技术数据
外形尺寸(近似值)
旋翼直径 11.5m
翼展 3.0m
机身长 12.0m
最大宽度 1.0m
机高 3.8m
重量及载荷
空重 2500kg
最大起飞重量 3500kg
性能数据(估计值)
最大水平速度 290km/h
作战半径 200km
航程 550km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244.jpg
日本自行研制生产的OH-1型侦察直升机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245.jpg
OH-1的前脸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247.jpg
OH-1的旋翼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246.jpg
发动机特写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63248.jpg
火控雷达近照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132133_6af8fb03e08975c.jpg
图片: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132133_2decfc70efffb32.jpg
图片: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132133_769c922c3d4134f.jpg
图片: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132133_37df94dce222fdc.jpg
图片: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132133_fe827ed9af8c12f.jpg
图片:
http://www.ww2bbs.net/attachment/118_132133_68133c2bd502c4d.jpg
美国的H-60系列“黑鹰”中型多用途直升机是由西科斯基公司研制的。UH-60A于1974年10月首飞,是“多用途战术运输飞机系统UTTAS“计划的产物。该计划旨在发展一种替代UH-1的直升机。1972年8月,西科斯基公司的YUH-60A击败波音YUH-61A,获得了UTTAS计划的订单。1976年该机获得“黑鹰”的名称。“黑鹰”直升机已经在多个国家中服役了20年,并将继续服役很长时间。仅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就拥有1500架现役的“黑鹰”。“黑鹰”能按任务需要携带不同的设备,能胜任的任务包括运输、渗透、反潜、救援、电子战、炮兵支援、攻击控制以及和平用途。
UH-60A是H-60系列基型,于1974年10月首飞。UH-60A源自于美国“实用战术运输飞行系统”计划。该计划旨在研制一种可用于人员运输、指挥和侦察的中型直升机,用于替代数量庞大的UH-1“依洛魁”直升机。1972年8月美陆军在此计划中选定西科斯基公司的S-70型民用直升机的军用试验型号YUH-60A和波音公司的YUH-61A试验机作为计划的两个竞争对手。波音的YUH-61A于1974年首飞,采用四叶复合材料旋翼和通用电气T700发动机,与YUH-60A的动力装置相同。在1976年12月西科斯基赢得了竞争合同,并获得正式代号“黑鹰”。
UH-60A机组为三人,能在大多数气象条件下运送11名全副武装的步兵(即完整的一个班)。也可以去掉8个机舱座椅,改为运送4个担架。正副飞行员均有装甲防弹座椅保护。该座椅能抵挡23mm机炮炮弹的命中。机身下部还有一个货运挂钩,用于外挂运输。机上还携带有两挺安装在机门处M144武器系统上的M60D 7.62mm机枪。该机的M130通用发射器可发射箔条和红外诱饵。机上动力系统为四叶的钛-玻璃钢主旋翼,由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T700-GE-700 1622匹涡轴发动机驱动。最大时速为262千米/时。
UH-60A采用4片桨叶的铰接式旋翼。桨叶采用在低速和高M数时能满足升力要求的高升力翼型(SC-1095),相对厚度9.5%。为了避免前行桨叶在巡航飞行时产生气流分离,桨叶中段翼面的前缘下垂,后缘有调整片。从桨根到桨尖扭转18°,桨尖后掠20℃。每片桨叶由中空钛合金椭圆形大梁、Nomex蜂窝芯、石墨后缘和桨根、玻璃钢/环氧树脂蒙皮、塑料前缘配重以及钛合金前缘包条、Kevlar桨尖等组成。桨叶的设计使用寿命无限,桨叶耐23mm炮弹损伤。充压并装有气压表保证整片桨叶结构完整和破损安全。旋翼和尾桨的每片桨叶前缘都有电加温防冰覆盖层。桨毂用钛合金整体锻造而成,桨毂上采用弹性轴承,不需润滑,减少了零件数量,维护工作量减少60%。桨毂顶上装有双线减摆器。桨叶可人工折叠。西科斯基飞机公司还在研制UH-60的全复合材料旋翼桨叶,预计生产成本将下降50%左右。美国陆军和西科斯基飞机公司还将在30架UH-60A直升机上安装检测旋翼载荷的使用监控器,以便于美国陆军和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确定动力部件的最佳更换时间。4片桨叶尾桨,其翼型与主旋翼桨叶的相同。尾桨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十安梁结构。尾桨在垂尾右侧,安装角相对轴线向左倾斜20°。
采用普通的传动装置。两台发动机功率通过自由离合器输入主减速器。在UH-60A中主减速器传动功率为2109千瓦(2867轴马力),在装T700-GE-701C发动机的直升机中主减速器的传动功率为2535千瓦(3347轴马力)。主减速器由三个单元体组成:两个伞齿轮单元体和一个游星齿轮单元体。每个单元体都有各自独立的润滑系统和故障报警系统。发动机输出功率通过两个伞齿轮单元体传递到游星齿轮单元体并车。由于采用单元体结构形式,简化了维护工作,在外场条件下,用普通扳手即可更换。整个传动系统可在无润滑条件下干运转30分钟。中间减速器和尾减速器用滑油润滑。旋翼主轴可放低,以便存放和空运。机身扁平,为普通的半硬壳式轻合金抗坠毁结构。4条纵向龙骨梁和4个主要承力框连接在一起。直升机坠毁后,乘客生存率达85%,驾驶舱可承受垂直坠毁速度为11.5米/秒。机身也同时能承受向前20g和向下10g的碰撞。驾驶舱门、座舱罩、整流罩和发动机外壳都使用玻璃纤维等复合材料。尾斜梁式结构,右侧装一副向左倾斜的尾桨。平尾面积较大,可改变迎角,其操纵系统可感受空速、总距杆位置、俯仰姿态变化率以及横向加速度的变化。直升机悬停时,平尾迎角为+34°,自转下滑时迎角为-6°。平尾有两套电驱动装置和一套人工操纵的备用装置。尾梁可迅速从尾斜梁前面向右折叠,以便运输和停放。
美陆军的UH-60A/L系列的使用寿命为25年,按这一数字到2002年时这些“黑鹰”必须退役。为使UH-60系列能有效的服役到2025至2030年,一系列检查、维护和改进升级计划将予以实施。其中机身结构、各系统的整体改进将减少维护的工作量,用于执行任务的设备和电子仪器也将以“21世纪力量”和“下一代陆军”计划的标准进行改进。
1999年起,一项为现役UH-60准备的“服役年限扩展计划”开始策划。可能的主要的改进为:提高载重能力,改进的数字化通信导航电子设备,扩展的飞机生存能力设备,改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延长机身结构寿命,降低操作和后勤费用。
到2002年5月美陆军表示尽管UH-60A的飞行时间已经超过了1500小时,但经检测之后发现这些直升机大都性能良好,并没有大的机身疲劳裂纹问题。因此美陆军希望将其中的80到90架继续保持在现役部队中,缓解紧张的使用直升机的需求。 我喜欢黑鹰和阿帕奇!
最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