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发表于 2009-4-17 09:35:51

关于冲锋衣----转贴

冲锋衣、裤的防水透气指标如何选择
防水透湿织物(Waterproof & Moisture Permeable Fabric)通常也叫防水透气织物。谈到冲锋衣裤,确切的说应该是防水透气服装。这种衣服的特点是在基布上复合了一层防水透气的功能材料。功能材料具有两方面的功能特性,
一是防水,一般用MM水柱表示。GORE-TEX材料的标准是20000MM水柱,这意味着你在布料上立一个20M高的水柱也不会出现渗水的现象。

另一个是透气,一般用G/M2 24H表示,GORE-TEX材料的标准是10000G/M2 24H,这意味着你的布料每平方米在一天内可以透出10000G的水分。

这些指标在现实使用中的意义是,如果你在恶劣的暴雨环境中,功能服装可以保证你不会被雨淋湿,从而因水寒效应造成失温。在冰雪环境中也不会使你被濡湿。而且你在大运动量的时候,你出的汗能被很快挥发出去,从而保证你的人体的干爽,让你有个温暖舒适的小气候。

现在的冲锋衣裤有很多种不同的功能材料。其中最为有名的是GORE公司的GORE-TEX。GORE-TEX有三种类型,一种是CLASSIC,一种是PACLITE,一种是XCR。CLASSIC是较为常见的,但现在慢慢退出舞台。而PACLITE强调耐磨和轻便。XCR是GORE-TEX最好的材料,具有最好的透气性能。一般各大服装厂商在其极限服装系列中采用XCR,在其轻便系列中采用PACLITE。

除了GORE-TEX,现在还有一种EVENT的材料,据说具有更好的透气性。其实,各大厂商都有自己研发的功能材料。比如MHW的CONDUIT,MARMOT的MEMBRAIN,CLOMBIA的OMI-TECH,等等。
通常用在自己的低端服装上。ARC‘TERYX是个异类,它的衣服全部采用GORE-TEX XCR和PACLITE。

从GORE-TEX到雪狼等国产冲锋衣
现在大家关注冲锋衣裤的比较多了,但是相信了解这种防水透气服装原理的不多,咱们一起来扫扫盲。
这些东西很复杂,网上资料虽多,但权威性都难以保证。观者如见不到之处请即指正,以免俺自误误人。
先从戈尔中国公司的网页上抄一段:
1958年创立于美国德拉瓦州(DELAWARE)的戈尔公司(W. L. GORE & ASSOCIATESINC.)已发展成为一家世界著名的高科技跨国公司。由戈尔公司发明、生产,并以GORE-TEX®品牌命名的多功能性面料,被<<财富>>杂志列为“100个最好的美国产品”之一;从1969年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第一次登上月球时,宇航员们就开始穿着GORE-TEX®纤维制成的宇航服;戈尔公司也连续8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100家最令人向往的美国公司”之一。
自从塑料和合成橡胶被发明出来后,防水就成了一件容易事儿,但是防水和透气一直是一对不可兼容的矛盾。直到上个世纪7、80年代,最专业的户外大侠们还在穿着笨重的覆胶雨衣战天斗地。Gore-Tex的开创性就在于第一次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其核心就是一种学名叫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的特殊合成材料。
聚四氟乙烯(PTFE)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化工材料,如果你见过管道工修水管,他们会用一种白色的叫做生料带的东西缠在丝扣上起到止水密封作用,这个生料带就是聚四氟乙烯。Gore-Tex冲锋衣很贵,但是聚四氟乙烯值不了多少钱,见过管道工怎么用生料带就明白了。
聚四氟乙烯材料有如下特性:机械强度很低,但是化学稳定性非常好,可以耐强酸强碱,不透水,但是有一定的吸湿排湿性。
当然生料带并不是GTX。
用特殊的工艺对聚四氟乙烯薄膜进行机械双向拉伸,改变薄膜的微观物理特性,使之形成一种网状微孔结构,聚四氟乙烯薄膜就成了膨体聚四氟乙烯薄膜(e-PTFE),再把它紧密地覆合在尼龙类的织物上,这就成了完整的Gore-Tex面料。因为e-PTFE薄膜的每个微孔都比液态水分子(或者聚团后的水分子?)小许多许多倍,又比气态水分子大700倍,所以雨水完全无法透过,但汗气可以比较容易地透过,同时因为它的网状微孔结构是不规则多层的,空气难以直接流通,所以又完全防风。
Gore-Tex面料的指标是:耐水压>10000mm水柱,.透湿>6000g-8000g/ m2.24h(即每平方米面料每24小时可透出6-8公斤气态水),

前面说过,PTFE这种材料化学稳定性很好,而且,据称Gore-Tex面料还专门做了防油污处理,因此GTX的化学稳定性非常好,不管过多少年都不会退化。但是,PTFE薄膜的机械强度很低,必须加以保护,外侧自然有基布来保护,内侧保护层的不同,就有了所谓两层GTX和三层GTX。
两层GTX就是基布   e-PTFE薄膜,然后在衣服里面缝上衬里做为保护层,避免e-PTFE薄膜直接暴露。两层冲锋衣摸起来是两层的,翻开背面,我们看到的是和通常穿的衣服差不多那种衬里。三层GTX就是基布   e-PTFE薄膜保护层,即保护层直接覆合在e-PTFE薄膜上,做衣服的时候就可以省掉衬里了。三层冲锋衣摸起来是单层的,翻开背面,可以看到光秃秃的银白色网状保护层。
此外还有一种所谓两层半的(GORE-TEXPACLITE),就是用直接粘合在e-PTFE薄膜上的均匀细密的浮凸点代替了三层GTX的那层完整的保护层。

一般而言,两层GTX面料的冲锋衣裤更柔软一些,里面的口袋也多一些,三层的结构单调一些,面料手感比较硬,但是透气性稍好,重量较轻。一般穿着的话,两层的要比三层的舒服。但是,如果你想追求恶劣条件下的功能性的话,一定要舍得多花钱买三层的。
两层半的设计出发点是追求轻便,同时透气性也提高不少。

随着Gore-Tex在户外应用越来越普及,戈尔公司又相继开发了一系列相关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
1、GORE-TEX 的XCR。这种材料是对e-PTFE薄膜的加工工艺进行改进,显著提高了透气性(戈尔公司称提高了25%),但是防水防风性能没有改变,现在从专业的MHW到不那么专业的黑牦牛,他们的高端冲锋衣大部分都用上了这种GTX。
2、WINDSTOPPER,即流行的所谓防风抓绒衣(二合一或者三合一功能抓绒)。这类服装的核心还是e-PTFE薄膜,把e-PTFE薄膜覆合在两层抓绒布之间,就成了一件防风透气抓绒。这种抓绒也有一定的防雨性,有的产品还在抓绒表面做了拨水处理。但是其防雨性不能和冲锋衣相比,除了不具备冲锋衣那样严密的防雨结构之外,主要区别在于其缝线处没有压胶条。
另外还有一种WINDSTOPPER类的服装,是把e-PTFE薄膜覆合在坚固的梭织面料上,缝线处压胶,同时具有保暖、防风和防雨性。这类服装裁剪上接近抓绒,防护性上接近冲锋衣,针对性比较强,好像玩极限户外的用得多。
3、SOFT SHELL。就是在两层GTX面料背后再覆合一层抓绒,兼作保护层。这类服装强调保暖性,主要用做雪地服装,比如滑雪服。
4、WINDSTOPPER N2S,简单地说,可称之为防风内衣,是贴身穿的,这种面料的关键是贴身那层材料是排汗材料。

当然,防水透气材料并不只有GTX,标为各种TEX的面料多了去了。甚至并非仅有e-PTFE薄膜一种,经常用来做帐篷防水涂层的PU也有一定的透湿性。经过处理的PU涂布层,防水指标和e-PTFE薄膜一样,常温下和一般湿度下的透湿指标也接近e-PTFE薄膜,但是,PU没有微孔结构,它是一种亲水涂层,有一定的吸湿排湿性,它的透气过程是先吸收再蒸发,这就决定了它的排湿能力非常有限而且不稳定,在外部潮湿较高的时候,吸湿排湿过程就非常缓慢,更重要的是在低温状态下蒸发速度大大降低,如果外表面的温度在0度以下几乎停止蒸发和透湿。还有一种TPU(微孔亲水涂层)也具有透湿性,它的微孔主要是用化学方法得到的,孔的大小和数量都很不理想,透湿性和PU区别不大。

PU之类的涂层很早就被用在服装的防水处理上,而e-PTFE薄膜比较晚,这是因为PU类的材料可以直接涂布在织物上并牢固粘合,而e-PTFE要用更特别的方法才能与纺织物覆合在一起。因此,戈尔公司发明的关键并不是e-PTFE本身,而是这种将e-PTFE与织物覆合的技术。
几大著名户外产品厂商都有自己的防水透气材料,比如SALEWA(沙乐华)的Power-Tex,COLUMBIA(哥伦比亚)的OMIXTech,MHW(哈德威尔)的??(忘了),这些七七八八的防水透气材料中,只有BHA公司的新材料e-VENT的排湿性比Gore-Tex更好,这种材料声称从原理上超越了Gore-Tex,非常值得关注。Vaude(沃德)近两年开始使用这种材料,好像Lowe Alpine(乐摄宝)也用过。
e-VENT没见过,但是本人用直观法比较过四种不同的防水透气面料,毫无疑问,Gore-Tex明显胜出,因此,直到目前为止,本人最信任的还是Gore-Tex。

接着说国内的情况。
国内现有号称两种防水透气的材料,一种是宁波登天氟材有限公司的专利产品DENTIK,一种是上海津霖纺织面料复合有限公司的KKING-TEX。当然可能不止这么两种,但是这两种目前在国内卖得最好,知名度比较高。

先说登天的DENTIK。这种材料是2003年生产出来的,“是该公司花五年心血精心研制出的具有国际水平的DENTIK防水透气薄膜,该薄膜与织物复合后,具有防水、透气、防风、防紫外线等神奇功能,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产品垄断市场的局面”——它这里说的国外产品大概就是指Gore-Tex吧。不过戈尔公司的垄断在很长时间内不是*技术优势,而是*专利期保护。e-PTFE薄膜早已不是秘密,96年(大约?)戈尔的专利期一到,大家自然都可以以各种不同名字产生e-PTFE薄膜了,我天朝之国,当然不甘心花高价用戈尔的现成产品,于是DENTIK应运而生。

按照登天公司给出的资料,DENTIK也是一种e-PTFE薄膜,也分三层和两层的,以三层的为例,其防水透湿指标为:耐水压>6000mm水柱,透湿>6000g/ m2.24h,和Gore-Tex非常接近。因此,可以这样说:
DENTIK实际上就是第一代的Gore-Tex。

当然,这只是理论数据,实际透气效能如何很难说。至少可以肯定:宁波登天这样的国内公司,在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方面,绝对赶不上戈尔这样的著名国际公司,要知道,戈尔不仅是卖出Gore-Tex面料就完事儿,谁才有资格买Gore-Tex戈尔公司是有条件的,买回去之后怎么办戈尔也是要过问的,甚至连给缝线压胶的的机器戈尔都要指定,连Gore-Tex合适的配套服装戈尔都要提出正式建议,这样才保证了Gore-Tex极高的质量稳定性和声望。DENTIK材料能否做到Gore-Tex那样的长期品质稳定性和有待时间检验,能否戈尔公司那样紧跟潮流,不断研发新产品也会直接影响它的生命力。

宁波登天的DENTIK第一次应用在户外产品上,是应用在凯图巅峰(北京的一个户外店)自行开发的品牌——K2冲锋衣上,2003年7月凯图巅峰登山队穿着K2爬上了慕士塔格,随后,三夫户外的自有品牌——阿尼玛卿(ANEMAQEN)冲锋衣和冲锋裤也开始用DENTIK薄膜,现在使用DENTIK薄膜的国产品牌还有开朗(KRANTZ)和雪狼(SNOWWOLF)。

这几个国产品牌得感谢登天公司为他们解决了服装的面料问题,没有登天公司的这种低价e-PTFE薄膜,他们是用不起Gore-Tex的。服装的设计问题这些国产品牌倒是可以自己解决——当然他们没有设计能力,他们会仿制。三夫和凯图基本是仿的TNF和MHW,开朗和雪狼更简单,直接照抄始祖鸟的款型。这些国产冲锋衣先后都出现过一些质量问题,有的是工艺不过关,有的是质量控制不严,有的就是仿制品的通病:有其形无其神,看始祖鸟用防水拉链,省掉了防雨条,于是照搬,结果防水拉链质量不过关造成衣服漏水,等等。不过到现在质量应该是趋于稳定了。

比较几种品牌的品质,首先个人对K2没有好印象。不止一次在网上看到有人说K2的老板自己玩户外,东西的细节设计比较好,可是见过实物、特别是其他国内品牌比较过之后,我老觉着说这话的人是托儿。最近看到一条K2的雪套,*,这么简单的一样东西,设计得叫一个弱智!K2冲锋衣的缝线压胶处总是密密麻麻的皱,而雪狼、开朗则平平整整,5米之外都可以看出这种区别。
阿尼玛卿的东西也比较粗笨,但是难得三夫的售后非常值得信赖,曾经为阿尼玛卿冲锋衣搞过一次大规模的召回。

开朗的冲锋衣我在第一次见到的时候曾经暗自感叹:国产品牌也能把东西做这么精细?可惜,好像这家公司推销力度不够,现在产品卖得不好,也不太多见。
综合来看,最值得普通消费者关注的是雪狼,这家公司市场做得最好,可能是因为销量大的缘故,也最容易搞到低价。秃鸡很多会员穿的也是这种国产Gore-Tex,应该说,质量是可*的。
上面这些品牌还生产一些防风抓绒,应该用的也是登天公司的e-PTFE薄膜,叫做WARMTH,原理类似戈尔的WINDSTOPPER。还有一种WIN-TEC材料,情况不详,但是阿尼玛卿在用,不知道是不是新材料。

其他还有一些厂家也在生产冲锋衣裤,如SHEHE、广州旅行家等等,不知道用的什么材料,东西也很一般,不值得考虑。

再说上海的KKING-TEX。
KKING-TEX的宣传材料自称也是一种微孔薄膜,每个小孔比水滴小多少比水汽分子大多少等等,因此也是“会呼吸的全功能布料”,防水透湿防风。但是它是一种PTFE而不是e-PTFE,就是说,不是膨体聚四氟乙烯。如果不是膨体聚四氟乙烯,没有经过机械双向拉伸,它的微孔组织怎么产生的?未必也是用化学方法得到的?我怀疑它的透湿功能和PU材料接近,主要*材料的吸湿-解吸,而不是微孔膜的直接透湿。KKING-TEX给出的指标是耐水压>6000mm水柱,透湿>6000g/m2.24h,这个指标和DENTIK区别不算太大,即便数据没有夸大,相信也是理想条件下,一旦条件变坏,透湿指标会急剧下降。

和DENTIK不同的是,KKING-TEX目前在国内的应用主要用在鞋子上。俱乐部一直在卖的夏尔巴防水登山鞋用的就是这种薄膜。据我所知,国内至少还有两个牌子的防水鞋也用这种材料,一个是雪松(RAN)一个是UP(Uplander)。且不管鞋子的整体质量如何,至少这种薄膜本身的防水性是可以信赖的,难得的是这几个牌子都跟上了潮流,它们的防水层都是全袜套式的。我见过雪松的解刨鞋和完整的袜套,感觉不错。
很多朋友都关心他们买到的衣服是否属于真的Gore-Tex(一种防水透气材料的著名品牌),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即使请有经验的朋友帮你当场鉴定,绝大多数人也不可能辨出真假。

一般来说可以当场测试防水性,注意看接缝处是否漏水。因为新衣服外层都经过DWR防水胶处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不沾水。即使你拿到水龙头底下冲上几分钟,或者做个水窝等上几分钟,你甚至可以用手去压水,里面也不会湿,面料外层也不会沾水。

透气性可以通过热水测试。有一个办法。倒半杯热水,将衣服里侧罩在杯口,用一块玻璃压在衣服外侧,看是否有水蒸气。

以上办法只是证明了那件衣服的面料是防水透气的。具体是不是Gore-Tex还是不知道,但好像是否Gore-Tex也不重要了。毕竟防水透气的性能是买点,名字和牌子不是最重要的。另外你还可以检查衣服的做工和附料。Gore-Tex的衣服必须用Gore指定的Gore TapeSeam(压胶条)。针距的密度也都有特殊要求,不能太稀疏也不能太密。网状内衬的黑色纤维上应该有细微小孔,所有的拉链都应该用YKK的。现在美国市面上卖的大多数户外服装都是Made inChina。一件Gore-Tex的冲锋衣在美国卖200-450美元。即使在过季清仓时也要卖120-250美元。如果你买到一件三四百元的Gore-Tex冲锋衣,可以肯定它是假的。

下雨与冲锋衣的静水压指标有什么关系
“天要下雨,我要穿冲锋衣!”
在户外碰上下雨,是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儿了。对于很多户外运动爱好者来说,一件具有良好防雨功能的冲锋衣或雨衣是他们的必备装备。我们经常听到说——啊,这件冲锋衣的防雨达到了6000,那件冲锋衣的防雨指数是10000。这里的6000和10000,它们的单位是毫米水柱压强。通常的解释是,当10000mm高的水柱压在面料上面,24小时内从面料渗出的水不超过3滴,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件衣服的防水指数是10000mm。于是就有人问了,6000mm防水压和10000mm防水压有什么区别啊?我应该买哪种指标的冲锋衣好啊?等等类似的问题。那么好,让我们从头说起。

雨滴的收尾速度
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当天上的云变成雨之后落下来,在经过一路的加速运动之后,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会达到300米/秒,这样的速度基本相当于子弹速度的一半。别说人了,陆地上根本就不会有活物。感谢上帝、感谢如来、感谢真主、感谢毛主席!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当雨滴形成并开始下落,经过短暂的变加速(加速度逐渐变小)运动,当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时,ok,这时,雨滴开始进入匀速下落阶段,直至到达地面。物理学上把这个匀速的速度称之为物体的收尾速度。

雨滴的大小(参见:参考文献的第一篇文章)
已经有科学家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雨滴的直径介于0.5mm~6mm之间,极少数情况下,雨滴的直径会达到8mm甚至10mm(在夏威夷群岛曾观测到)。
科学家发现:如果水粒小于0.5mm,那么由于大气层上升气流的作用,足以能够让这般尺寸的水粒留在空中。而雨滴的大小,一般又不会超过6mm。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大个雨滴在下落过程中往往就会分解成许多体积骤减的细小雨滴。此外,这些大个雨滴在下落时相互不断碰撞,也促使它们分崩离析。科学家发现,在实验室条件下,大个雨滴通常在直径达到大约5毫米时就开始分化瓦解。在云层中,大个雨滴直径达到5毫米时,通常也会因为相互碰撞而纷纷碎裂。这就是为什么在地面上很少看到直径5毫米,甚至更大的雨滴的原因,因为雨滴无法避免与许多其它同类相互碰撞的命运。

雨滴大小与收尾速度
雨滴的收尾速度,与雨滴的大小(size)有较强的相关性。一般而言,毛毛雨(直径0.5mm)的收尾速度为2米/秒,而暴雨(雨滴最大直径5.5mm左右)的雨滴最大收尾速度为8~9米/秒。(参见参考文献)

收尾速度与水柱高度
有了收尾速度,就可以知道雨滴最后的动能,初中物理的动能与势能转换公式,就足以解答收尾速度与水柱高度之间的关系。那就是:0.5MV^2=MgH,代入收尾速度,可得:雨滴收尾速度为8米/秒时,H=3.2米;雨滴收尾速度为9米/秒时,H=4.05米;雨滴收尾速度为2米/秒时,H=0.2米;

结论
再综合进一些因素(浸润、增加厚度以延长防水膜使用寿命等等),如果只用于城市间旅行、日常户外穿着的话,6000mm防水指标的冲锋衣裤足以应对自如。但如果需要前往比较艰苦的环境,最好能够选择防水指数10000mm以上的冲锋衣裤。

后记
这次在准备这篇文章的材料过程中,感触颇多:在用Google遍历了相关关键词之后发现,有着13亿泱泱之众的大陆,居然找不到一篇研究实际雨滴的下落情况的文章,反而是海峡对岸的同胞,几个颇具研究精神的孩子完成了一片虽不算严谨但很认真和动脑筋的研究报告(参见参考文献)。颇感惭愧,颇感惭愧。而后通过查找英文关键词后发现,原来人家老美早在1898年就对此作过深入的研究。简直都快惭愧的无地自容了。知道为什么吗?我找到了一些大学物理系的流体力学习题老师给出的解答(哪个大学我就不说了),通过里面所给出的空气黏滞系数和公式所计算出来的收尾速度,居然可以达到130多米/秒。OK!我总算知道了原来学问可以这样做!!哈哈,哈哈哈…
在国际上面对冲锋衣的防水指数是有一测量标准的,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标准有两种,一种是美国的一种是日本,日本的标准数值都特别的大,所以目前商家多数采用这一标准,而美国的标准数值都较小
冲锋衣的防水并不完全是对于下雨来说的,其实更需要防水的是雪,因为雪会附着在衣服的表面,等化了之后就会慢慢的渗透进面料去,所以在雪中衣服和鞋子更容易湿
很多人比较迷信GORE-TEX的防水透气,其实GORE-TEX的透气是基于一个条件的,就是衣服内部的湿度大于外部的湿度,以一定的压力将衣服内的湿气透出去,但如果外部的湿度大于内部的湿度,这个时候衣服内的湿气不但透不出去,外面的湿气还会慢慢的透进来,这时候衣服内侧就会结一层水汽,所以很多初次穿GORE-TEX衣服的人会奇怪下雨的时候衣服里面怎么会湿
其实如何鉴别GORE-tex面料,或者说鉴别一件冲锋衣的防水透气性是否好,非常简单,检测防水透气的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两个,一是防水测试,二是蒸汽法测试。这两个办法我一直在用,重庆的老驴在用,这次到云南与当地的专业人事的交流中也了解到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所以再次将这两个办法详细的给大家说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防水测试
1.首先将面料进行泡水测试,在水中浸泡5-10分钟,如无渗水现象则通过。
2.然后进行冲水测试,将衣服用水进行冲淋,特别是对有压胶条和拉链的地方反复测试,一般5-10分钟为宜。如果没有渗水现象发生那么防水测试就可以通过。
通过这两个测试,那么防一般的中雨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了,防水目前很多服装都能够做到,没有任何的难度。也不需要什么高深的科技含量。冲锋衣面料是否为GORE-TEX或者其他的优质面料,关键是要看透气性。

二、采用蒸汽法
在杯子中倒上热水,把冲锋衣的面料蒙在杯口上,也可以在面料上再压一块玻璃,如果看见热气透过面料冒出来,或玻璃上凝结了水气,那就说明面料是透气的。但要注意,不同材料的透气率是不同的,上面试验只能定性的证明材料不是完全不透气,但透气性能的好坏还是不知道。除非是GORE面料,一般不到5秒钟就可以看到缕缕热气冒出,其它的有高有底。(这是关键)因为防水透气面料分为:高透;中透和低透适合不同的需要,关键看您的用途。
这两个试验很简单,也非常实用。大家完全可以试试自己的冲锋衣是不是能够达到这两项指标,即使非GORE面料,能够达到这个效果那么也是不错的,希望对大家购买也能够有所帮助。

外层衣服。
时髦点叫做冲锋衣,也就是防风防雨的功能性外套。大家接触比较多。设计上大差不差,模仿秀很多,主要特征都是从上到下,防风雨帽(要求帽檐质软硬适度,可调至符合脸型,不影响头部左右,上下活动,不影响视线,有可拆卸和折叠式),有加厚的肩部设计(主要是防止背包带的摩擦),腋下透气拉链(甭观它是GORE-TEX,还是DENTIK,热的时候还是要把拉链拉开为好),前胸口袋(方便取物,一般拉链上会有拉手带,方便冬季带手套操作),插手口袋(开口较高,方便腰带系上后也能取物,有的内里用抓绒增加保暖性),腰部收紧设计(对于一些无雪裙的冲锋衣来说,也可防止风雪倒灌,稍稍收紧后穿着还倍儿精神),下摆收紧设计(防止风雪),冲锋衣内里设计会增加雪裙,手机袋,CD袋,水壶袋,名片袋等人性化设计。

冲锋衣首要讲究的是其防风防雨透气的功能,也就是我们平常关注的指标。,一个是防水系数,另一个是透气指标,各国标准不同,但国内的如2000,10000,20000等,您只要知道越高越好,当然价格也越好。低下就要谈性价比的问题现在先谈指标。什么概念呢,一般雨伞的防水系数是300左右,帐篷的防水性在1500-2000为多,但它们不讲究透气性,冲锋衣不但要防水,而且要透气,不然不如买雨衣了(这不废话吗),这两个指标可能一样,如5000/5000,也可能不同,如20000/8000。现在顶级冲锋的防水性可以达到30000,而透气性能达到15000-20000。那多少就够用了呢?还真不好说,每个人的出汗量不一样,南方人和北方人的皮肤排汗量就不同。城里人和山里人的出汗量也不一样,男人与女人不一样,胖子与瘦子都不同。防水性对大家来说是相同的,但透气性的意义就更大些。在干燥寒冷的地区,冲锋衣的功能行表现的比较突出,而在较潮湿的地方,如南方地区,空气湿度很大的地方,透气性就不那么明显。一般来说,去开篇提到的几个地方,5000/5000的指标就能应付了。在高山上,现在还有反透气理论,在这就不多说了。而采用GORE-TEX或DENTIK作为复合膜的冲锋衣,防水与透气性均能达到1万以上,足以应付各种艰难和复杂环境了。前者价格昂贵,品牌服装均在2000以上,如: ARC‘TERYX,NORTH FACE,MHW, MARMOT,ALGLE,BLACKYAK等,后者便宜些,毕竟是国产货,价格在六七百元,现在世面上的品牌有:SNOWWOLF,KRANTZ,K2 SUMMIT,ANEMAQEN。

冲锋衣从用料和制作角度来看,有靠织物和涂层防水的,有靠防水透气膜达到防水的,也有两者结合起来共同防水透的。如果复膜的话,大家听到最多的可能就是双压,三压的名词,其实防水效果影响不大,只是制作工艺不同,双压的概念是在外层织物内面复合一层薄膜,如GORE-TEX,为了保护这层膜在加一层如西服内里的衬里。而三压就是将着三层通过工艺压合在一起,如三明制般的面料,后者的制作成本高些,售价也相对贵些,而且三压的冲锋衣很少带雪裙,内部的口袋也少很多。

冲锋衣的针脚接缝处一般用热胶合技术压上PU贴条,防止水气从针脚处渗漏。现在许多厂家已开始使用无缝合技术,大量减少针线数量,使得冲锋衣服的放水行进一步增强。

挑选冲锋衣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腰包里的银子以及对户外的痴迷程度决定。这里就要讲到性价比的问题了。一分价钱一分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一般的徒步旅行者不必追求GORE-TEX的衣服,经常钻林子的也别强求,心疼啊。那是不是不需要呢?不是,好东西可以带来更多的自信,不会买件冲锋衣还考虑带件雨衣备用。而好的色彩和样式也能增加您在户外的魅力,好东西谁不求呢,您说是吧?

冬天怎么穿着衣服--腐败装备之服装篇[转帖]
今天我在网上看到了这篇文章,大家看看是否有一定的道理
腐败装备之(四)服装篇作者:楼兰公子
动手写这一主题还是有一些压力的,这可能直接改变你对一种品牌服装的看法,得罪一些经营户外用品的朋友。下了一番决心后,决定还是实话实说。
户外着装,经过许多登山运动爱好者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一套三层着装方案:排汗层(内衣),保暧层、防水防风层即外层。排汗层主要作用是将身体表面的汗水导出,使身体表面保持干爽的感觉。市场上代表面料是COOLMAX,其纤维使用异形结构,吸汗能力极强,是高山运动的首选,代表品牌是阿斯码,当然其价格也是十分可观。对于一般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没有太大必要选择这么顶极的东西,西安一些户外用品店里买的心逸内衣就不错,大约100元一套。实再不想花这钱穿普通的尼龙汗衫也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高山运动中,千万不要穿棉制内衣(包括裤头),实验表明,棉制品汗湿之后,其保温能力将下降90%,是造成冻伤的头号杀手。另外,外出时内衣要多带几套,以免尴尬。
保暧层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温暖(废话),主要使用材料是抓绒和羽绒。在4000千米以下的户外活动中使用抓绒保暖足够了,其手感类似于老早的劳保绒衣,但纺织密度比绒衣更大,有一定的防风作用,还能防起球。在选择上没有必要太过追求品牌,摸一摸厚实,看一看做工细致,侃一侃价格合适就行了。羽绒制品的选择是一个难点,因为它在衣料里包裹,也是个别厂家最容易搞鬼的地方。下面先说一说关于羽绒的一个重要指标:蓬松度也叫洁净度,是目前国际上度量羽绒制品指标的一个主要标准。其原理是将定量羽绒放在一个特制的容器里加上压力,过一段时间后测量其体积。体积越大说明羽绒含绒量越高,羽绒的保温性也越好。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羽绒是MARMONT的,蓬松度是800。西安市面上卖的羽绒制品,标称蓬松度都在600到700,不知是真是假。羽绒制品在选择时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什么羽绒。羽绒以白鹅绒为最佳(英格兰山地鹅绒是极品),灰鹅绒次之,鸭绒最次,不同绒之间价格相差很大,通常在衣服的标牌里都有标注(这东西越来越不可靠了)。二、羽绒是怎么加工的。羽绒起保暖作用主要是其中的“朵绒”成份(一两句话说不清,理解为靠近鹅身的细毛吧),大片羽毛是没有保暖作用的,但如果在羽绒里没有这样的大片羽毛,羽绒衣就撑不起来。在选择时,用手摸一摸,绒毛很多,但也可感觉到少量“杆”的为佳。要是一种羽绒一摸全是绒没一点杆,千万别卖,很有可能是JS将大片羽毛打碎填充的,摸起来手感好,但不保暖。三、将羽绒压缩后,能压缩的很小(小到一个手掌大)但一松开很快回弹的是佳品。在选购了羽绒衣之后,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洗涤(我在家从来不洗衣服,只有羽绒衣自已洗,它贵呀):一、用中性洗涤剂。二、只能阴干不能曝晒。三、凉晒时要用手不停的拍打。四、一定要将洗涤剂漂干净。五、防虫(不敢说了,对面的伙计已不耐烦了)。
防水防风层,说白了就是冲锋衣。西安市场上的冲锋衣实再让人一头露水,总体说来是“三多”:假货多、品牌多、黑心商家多。先说面料,目前吹的神的不得了的是GORE-TEX。先不说其性能是否真的有说的那么好,先说一说怎么能卖到真的。就此我咨询了戈尔公司,原话如下:一、千元以下是不可能买到真品GORE-TEX面料的。二、鉴别GORE-TEX没有简便易行的方法。在网上与大家探讨时,一些网友提出了两个方法:一、指甲划,真品能划出一条黑印(我个人认为不可行,一是商家愿不原意让你划,其次三层GORE-TEX可以划,两层上面有一层网怎么划?剪开?)。二、把衣服蒙在一杯开水上,有蒸气出来的,而且不透水的是真品(个人认为更不可行,除非你和商家关系铁的象一家人)。下面我对西安市场上的冲锋衣按品牌给大家总结一下,当然只是一家之言:
一、OZARK(奥索卡)。是国内的第一品牌,多次赞助国内的大型登山活动,本次中央电视台的《站在第三极》便有奥索卡赞助。如果你想卖到真品GORE-TEX就选择OZARK吧,目前还没有发现其仿制品,而且在西安有专卖店(雁塔路一家,五环体育精品)。不足有二:一价格贵的离谱,一件冲锋衣约3000元,杀人呢!!!二奥索卡在国际上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对其款式无创新总在模仿他人,一些使用者也有颇有微词;
二、THE NORTHFACE,不用多说,看看《山野》杂志上THE NORTHFACE的广告,只在北京、上海、广州等有限的几家大城市有真品卖,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西安。在国际上THE NORTHFACE的名气上比较大的,但曾传出过THE NORTHFACE高层领导为追求利润而偷工减料的传闻,罗卜快了不洗泥的事在什么地方都有(MOUNTAIN HARDWARE便是其员工不满其高层领导的这种做法而出来单干的,敬业精神可贵);
三、MARMOT在西安有专卖店,价格也还可以。但仔细看,其不同价位的东西做工相差很大,LOGO有的服装衣袖上有有的没有,国际名牌的做法是这样的???(也许是我多心了)。
四、MOUNTAIN HARDWARE在西安市场上可能是最多的,三层GORE-TEX的冲锋衣价格500元,可能不可能???而且其做工真不敢恭维(有网友说其产品还未登录中国)。
总之,大家在选购时要擦亮眼睛,小心上当,假货往往增加你户外活动的不安全性。说实话,每当我向销售商询价时,看着有些人信誓但但的说他们廉价的衣服是真GORE-TEX时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这和非典时期卖假药的有什么区别,骗点钱无所谓,不能害人啊,这种商家往往让我很不信任。以我的经验,户外用品都是一分钱一分货,有东西外形相近,但在户外一用马上不一样了,至今我都没有看到物美价廉的东西,谁看到了告诉我。

[ 本帖最后由 老周 于 2009-4-17 10:09 编辑 ]

重庆脆骨 发表于 2009-4-17 10:27:59

你还有心也,找了嫩个大一篇。

断肠草 发表于 2009-4-17 10:44:56

在经过了长期的亲身经历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不管是GORE的PROSHELL,PACLITE,还是其他的什么面料,在用久了之后都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现在我有四件冲锋衣,分别是奥索卡的十年纪念款(GORE面料),始祖鸟的ALPHA(GORE的PACLITE面料),SHEHE一件(WETFREE面料),BLACKYAK(普通面料),现在都多多少少有点问题。以ALPHA为例,这件冲锋衣,全新的时候使用非常防水,水滴在上边,就像滴到荷叶上一样,一下就掉下来。但是使用久了以后,水滴会慢慢侵开,虽然内面是干燥的,不会有渗漏,但是衣服表面的透气性就差了,这样,体表的汗水和水汽就无法排出,从而在内面形成水滴。尤其在下大雨的时候更加明显,外边下大雨,里边下小雨。
我个人的观点,现在我选择户外衣服,我认为透气性比防水性更加重要,因此,如果不是极限条件下,比如登山,高原雪地等场合,周边的线路,就用一般的运动装都可以了

疯起的 发表于 2009-4-17 11:45:44

冲锋衣穿得越久,越不透气。。。。。。。

mine 发表于 2009-4-18 21:00:19

原来女人和胖子都是水做的.;P

断肠草 发表于 2009-4-18 21:03:26

原帖由 mine 于 2009-4-18 21:00 发表 http://www.cq69.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原来女人和胖子都是水做的.;P 胖子是油做的,有点常识好不好

偶本恐龙 发表于 2009-4-25 04:14:53

学习了,谢谢!

重庆脆骨 发表于 2009-4-25 10:45:02

所以说防水夹克这类要做防拔水恢复也,它们也是需要爱护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冲锋衣----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