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不黑 发表于 2010-5-30 23:25:44

重庆铜梁土地“乱政”

重庆铜梁土地“乱政”调查 以加快城市化建设和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名义,重庆市铜梁县从1999年开始对县城周围的农村土地进行征地拆迁。像其他地方一样,发展工业园区是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手段。铜梁工业园也被当地党委、政府寄予厚望。为此,当地举全县之力支持铜梁工业园的建设,其中最大的“支持”就是为铜梁工业园大量征地。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因铜梁工业园征地拆迁引发的涉农还建房纠纷不断涌现,以此为导火索引爆铜梁县土地“乱政”黑幕,导致政府公信度急剧下降,涉访、涉诉案件大量上升。铜梁工业园这个当地经济发展引擎,缘何成为诸多矛盾集中爆发的焦点?铜梁工业园“领头羊”作用能否实现?  


根据群众举报,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对铜梁县及铜梁工业园进行了为期15天的采访,以期探明事实真相。
■本报记者 王虹剑/图文  

家住重庆市铜梁县南城街道办事处的拆迁户张风,近2年多来一直为一笔1.3万多元的补偿款感到苦恼。这笔名为“基础超深补偿款”的钱让他感到非常困惑,自家的还建房地基很扎实,下基础的时候自己在场,最深处也超不过3米,可怎么自己的房屋在工业园区“基础超深补偿计算表”里,却“基础平均超深11.82米”了呢?这笔款项是自己无意发现之后才“补偿”给自己的,难道是有人冒用自己的名义骗取补偿款?如果自己没发现,这笔钱又会“补偿”到谁的手里呢? “基础超深”造假吸走多少补偿金  2002年铜梁县人民政府出台了《铜发〔2002〕26号》文件规定:拆迁安置房基础超深5米以上的部分,铜梁县财政按照25元/米的标准予以补偿(计算公式:超深米数×25×还建占地面积)。这个政策,却成了某些政府经办人员与开发商非法套取补偿款的工具。  群众反映,在铜梁工业园,“还建房‘基础超深’造假是普遍现象。90%以上的拆迁安置还建房超深基础验收时涉嫌做了手脚。平均基础不足5米的,验收单填15米,不足10米的,填20米”。 

 一件已由铜梁县人民法院审结的民事案即是佐证。铜梁县蒲吕镇大塘村农民崔某某,是铜梁工业园拆迁安置房承建商之一。因骗取补偿款与拆迁户产生纠纷,拆迁户请来权威检测部门对还建房基础作雷达探测,检测结果是各桩基长度在5.4米~7.8米之间。但在铜梁工业园的超深基础验收登记表里,记载的基础平均超深却是15.7米。  熟知内幕的安置户告诉记者:造假的关键环节是验收。安置户王宇(化名)说,“我的房子基础绝对不超过5米深,但验收时,工作人员却量出了15米多,当时我就说没这么深,负责记录的说:是你在验收还是我在验收?是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  

 铜梁县东城街道双门村一社村民彭某,曾参与庙坡还建片和铜梁大酒店还建片承建商崔某某承办工程的部分桩基施工钻孔。他向记者介绍了超深基础造假的两种方式:一是拆迁户造假领款,就是由拆迁自建房户直接花钱买通验收人员,由此套取出补偿款再和验收人员分钱。二是小开发商以拆迁户名义造假领款,开发商以拆迁户的名义办理建房手续,然后开发商打点贿赂园区验收经办人员放大验收数字,所得的超深基础补偿款由开发商与验收人员按约定的比例分钱,农民根本不知道超深基础补偿款的具体数目。  在造假过程中,又有两种较为隐蔽的方法,一是打验收孔。打验收孔,就是事先与验收人员商定专门为验收打一个孔,需要多深就打多深。验收时,验收人员只验收这一个桩孔,其他桩孔工作人员一律不验。二是藏验收尺。验收前,工作人员先在铁管里预埋10多米长的验收绳(绳子被打成卷),当铁管放到桩基孔底部(实际深度)后,验收人员用力向上一拽,绳子就从铁管里拽出来了,然后再用皮尺测量绳子的长度。这样,实际的深度加上事先藏下的绳子的长度,就成了超深基础验收表里填写的数据了。  拆迁户张风说,其实这样明目张胆的造假很容易被发现。他曾亲眼看到,工业园区一负责人因为基础超深造假而大发雷霆训斥经办人员:“他的房子仅仅才10米多高,你们填的基础超深却达到了28米,这房子是怎么修的?哪能说得过去?”   

然而,正义的质疑已无法阻挡巨大的利益推动。张风这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到目前为止,整个铜梁工业园有拆迁安置户3000家左右,共安置门面几千个。按照保守估算,仅铜梁工业园拆迁安置超深基础补偿这一项,政府就有8000万元被“黑”掉。  事实上,铜梁县有关部门对超深基础造假并非不知情,而是明知故“放”,避重就轻。安置户反映,曾有几个“运气不好”的工作人员被举报。安置户李雷向记者提供了一份 《关于某某信访有关问题的回复》,回复中写到:“在调查中,发现县工业园区工作人员胡某等同志工作不负责,未严格对照红线图对还建房屋基础是否超深进行检查,导致出现补助甲地而实际验收乙地的问题。对此问题,工作人员胡某负有直接责任,已责成县工业园区对此问题进行纠正,并追究胡某的相关失职责任,查处后及时报县纪委备案。”   “而园区‘纠正’的结果,就是给胡某记过处分,追回造假冒领的补偿款”。“就这样轻描淡写地做了内部处理。按照相关法律,造假骗取国家补助5000元就应移交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县纪委就这样大事化小了。”安置户赵刚不屑地说。  利益的驱动、使得超深基础造假盛行;而监理的缺失,更让造假之风“如虎添翼”。 

 5月13日,记者到铜梁工业园管委会采访,希望查阅铜梁工业园超深基础验收登记表。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柏志明断然拒绝了记者的请求,并告诉记者:“如果你们(来采访)是为了帮助哪个农民解决问题,我们愿意帮助协调解决。但我们不会去逐个查验哪个还建房的基础是否超深。”   本应该公开透明的基础超深登记,在政府官员手里却变成了不便公开的 “暗箱”。到底这不便公开的基础超深登记表里暗藏了什么见不得光的秘密?相信不会只有柏副主任一个人清楚。违法征地引起群访  据各项数据显示,至2008年该县已拆迁农民3000余户,房屋面积约45万平方米。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因征地拆迁及涉农还建房引发的纠纷不断涌现,从而暴露了铜梁县及其工业园自2000年开始违反国家土地管理法规,以欺骗的方式未批先占、少批多占、不补强占、违法征用耕地的一系列问题。  

早在2003年6月,铜梁县工业园分两次征用了原全德镇沿井村五社全部土地333.8亩。然而这一数字却比该村农民所持有的土地使用证合计面积344.5亩少了10.7亩。10多亩地“被失踪”,应得的征地补偿也只有部分农民领到了。2009年事情发生了戏剧性变化:因吉利汽车自动变速箱项目落户开发区,需要占用该社土地200余亩,铜梁县政府欲再次征用该村土地,但却拿不出征地批文。吃过苦头的农民据理力争予以抵制。后经查阅重庆市政府文件发现:2008年7月3日,重庆市政府以 《渝府地〔2008〕304号》文件批准征用该社全部土地184亩,农转非168人。 

 同一块土地,铜梁县的“征地批文”比重庆市的征地批文早了整整5年,知晓真相的村民要求铜梁县政府依法按照重庆市政府《渝府发〔2008〕45号》文件规定,以征地补偿费8800元/人和住房安置费4.9万元/人的标准进行补偿,并保留追究铜梁县工业园毁坏耕地的违法行为,虽经多次依法上访,铜梁县始终对农民的合理诉求置之不理。  2009年12月,该村全体村民在县长接待日集体信访,要求政府解决该问题,铜梁工业园和国土局相互推诿不予解决。无奈之下,村民以《铜梁县违法征地拆迁坑害农民利益》为题将此事在互联网上曝光。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铜梁县国土局对此事作出了答复:“土地还有140.5亩无市政府批文,青苗补偿费、土地补偿费、人员安置费和建筑物补偿费可以补足差额部分款项,住房货币安置费不同意补足差额。”

  铜梁县政府在征地过程中未批先占、少批多占,未补先占、不补强占等系列问题的暴露绝不是偶然的。据调查了解,在铜梁县像原沿井村五社类似情况的村社至少在10个以上,拖欠农民征地补偿款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擅改政策转嫁安置责任  重庆铜梁土地“乱政”不仅于此,他们还对被拆迁农民进行错误引导,转嫁安置责任和成本,形成政策漏洞。部分干部勾结不法商人,形成“利益集团”,套取国家补助,扰乱行政和经济秩序,造成巨额国有财产和税收流失。制造不稳定因素,导致政府公信度急剧下降,涉访、涉诉案件大量上升。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有关规定和重庆市政府出台的有关征地拆迁的文件明确规定: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只有货币安置和住房安置两种法定途径。  

据记者了解,2007年1月1日以前,铜梁县对被征地农民行使的还有第三种安置方式,即:政府对每一个被安置对象划拨15平方米的“划拨地”,由被拆迁农民自行修建一定层高房屋,按照规划要求自行修建的房屋底楼为门面,每个门面面积统一规划为45平方米;如果门面少于45平方米,被拆迁农民可以优惠价格另购部分土地补足,另购部分称为“优购地”,同时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另行购买部分土地的使用权,称为“另购地”。这样一来,政府提供给被拆迁农民的还建房用地便具有两种性质:15平方米为划拨地,其余“优购地”和“另购地”则为出让地,园区按位置收取了每平方米500元~1000元的 “土地出让金”,县国土局在农民的建设用地批准书上注明是划拨土地使用权(即划拨地)。 

 以上的安置方案显然与国务院和重庆市的拆迁安置法规相抵触。由于铜梁县上述安置方式的错误利益诱导,被拆迁农民“被主动”承担了本应由政府承担的住房安置责任。  记者调查了解到,实际上早在2002年,铜梁县工业园因征地拆迁对农民进行住房安置,采取最多的安置方式是划拨国有土地由农民进行自建房。由于受资金、规划等问题的限制,多数农民又将自己的拆迁安置地签订转让协议委托小开发商去办理。小开发商通过自身公关渠道,在农民只能获得45平方米的法定安置面积的基础上,以被安置户的名义,通过假离婚、大家庭分家等形式,非法获得划拨面积,加高楼层。房屋建成后被安置农民依照此前与开发商签订的转让建房协议分配住房。  

然而,随着2005年底拆迁安置房的相继竣工和铜梁县房价大幅提高到1000元/平方米以上后,许多拆迁户恍然大悟:自己获得的利益不及开发商利益的10%。于是要求开发商提高分配比例,但未能如愿。受产权限制,按照相关规定,拆迁安置房是不可以出售的。记者走访发现,拆迁安置房在铜梁县被大张旗鼓地当做商品房出售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现象,在县城里出售还建房的广告比比皆是。2008年底,300余户拆迁户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法院确认土地转让合同无效。铜梁县人民法院以土地转让协议没有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土地、房屋建设手续也没有改变产权,判决协议有效。在此背景下,拆迁户不准购房户入住,更不同意

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拆迁户和购房户各据其理,往返于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信访。  据记者了解,为保护失地农民“居有其屋”,被征地农民只须向国家缴纳28元/平方米的税费即可获得建房土地。而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税费则在350元/平方米以上。据记者调查了解,铜梁县工业园还建地中有1200亩土地、15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被开发商采取国家法律禁止的行为,以合作建房、购买国有土地等形式与农民签订土地转让协议,并以农民的名义办理相关建房手续建成大批商品房出售,偷逃了大量税款。一位熟知内情的干部告诉记者,这种做法至少让国家损失5亿元的税金,可谓触目惊心。

【记者手记】 

 工业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像其他地方一样,铜梁工业园同样承载着一方百姓的希望,牵动着84万铜梁人民的心脉。今天的铜梁工业园,即便对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绝不能以牺牲国家和被征地农民巨大利益为前提。铜梁工业园数年来围绕着土地问题出现的一系列怪现象,绝不仅仅只是农民频繁上访、打官司、告状及个别官员伙同开发商违法捣腾点儿房和地这么简单。巨额国资长期被套取骗领,已经暴露出当地反腐机构职能的缺位。当前位置:西部时报20100528期 >> 第A2版:要闻重庆铜梁土地“乱政”调查 以加快城市化建设和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名义,重庆市铜梁县从1999年开始对县城周围的农村土地进行征地拆迁。像其他地方一样,发展工业园区是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手段。铜梁工业园也被当地党委、政府寄予厚望。为此,当地举全县之力支持铜梁工业园的建设,其中最大的“支持”就是为铜梁工业园大量征地。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因铜梁工业园征地拆迁引发的涉农还建房纠纷不断涌现,以此为导火索引爆铜梁县土地“乱政”黑幕,导致政府公信度急剧下降,涉访、涉诉案件大量上升。铜梁工业园这个当地经济发展引擎,缘何成为诸多矛盾集中爆发的焦点?铜梁工业园“领头羊”作用能否实现?  

干脆面 发表于 2011-1-31 17:35:41

记者谁

水润林 发表于 2011-2-2 14:35:51

谁记者?

干脆面 发表于 2011-2-24 18:26:17

姓谁?

水润林 发表于 2011-2-27 01:20:03

谁知道

干脆面 发表于 2011-2-27 18:07:55

那谁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庆铜梁土地“乱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