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渝妈 发表于 2014-3-17 17:37:53

不要总用成人的想法揣度孩子

      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报道,题目是《6岁男孩与4岁女孩模仿电视里亲热镜头男孩被打得皮开肉绽》。
   夏天某日的晚上7点钟左右,6岁的男孩山山见妈妈不在家,就像往常一样骑着小童车来到小伙伴——4岁的小女孩兰兰家玩耍。当时,兰兰的父母都不在家,两个孩子就模仿起电视上男女亲热的镜头,关掉屋内的灯光,搂抱在一起。
   就在这时,小女孩的母亲回到家中,听到有人说话,便打开电灯,见到自己的女儿与小男孩山山光着身体搂抱在一起,大吃一惊,赶紧将他们呵斥开。接着,周围邻居就听到了山山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山山的姨妈赶到现场,却被兰兰的妈妈拦在了屋外。晚上10时许,闻讯赶来的山山母亲见到自己的儿子时,差点没晕过去:只见孩子遍体鳞伤,屁股上留有血迹,耳朵也被拧得通红。
   在110民警的干预下,次日3时左右,兰兰的父母才将山山交还给他的妈妈。但过了大约一个小时,兰兰的父亲又来到山山家,威胁说要将山山再次送到兰兰家,等天亮后一起到医院接受检查。
   后来,医生诊断,山山全身软组织严重挫裂伤,肛门黏膜破裂,伤势十分严重。
   兰兰的母亲之所以对山山下此狠手,是因为她认定山山的举动是流氓行为,破坏了女儿的贞洁。这恰恰反映了兰兰的母亲对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缺乏基本的了解。
   作为6岁的孩子,山山根本不具备产生流氓行为的动机,也没有实施性侵犯的能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许多言行只是一种外在的模仿。并不存在我们成人所担心的思想、道德问题。所以不要把孩子的特点当成一种缺点,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应该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引导。
   有一次,我到湖北讲课。吃中午饭时,坐在我对面的女老师几次欲言又止,最后终于鼓起勇气提了问题。她小声说:
    孙教授,你讲课的时候说过,孩子从小要与父母分床睡觉,独立睡觉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发育都有好处。可我的孩子都9岁了,非要跟着我睡觉,手还非要放在某个位置。我跟他讲了很多次道理都不行。我先生有点儿不高兴了,就找儿子谈话:“儿子,你都9岁了,是男子汉了,男子汉应该自己睡觉。”我儿子眼睛突然一亮,指着爸爸说:“你更是男子汉,更应该自己睡觉了。”他爸爸一听急了,说:“你懂什么,这是我老婆!”儿子想了想说:“那我现在跟你老婆睡觉,将来你跟我老婆睡觉……”他爸一听急了,这不是乱伦吗?非要揍孩子。这可怎么办呢?
    乍一听,家长们会觉得这个男孩思想道德有问题,其实不然。孩子说的这些话表明了儿童的一种推理方式,我把它叫做“顶针式”推理:你怎么说过来的,我怎么说过去。并没有严谨缜密的思维,更没有成熟的实践经验。所以,他们的见解会跟大人完全不同。不能随意判断,更不能冤枉孩子。

鲁渝妈 发表于 2014-3-17 17:39:11

家长要用孩子的方法解决孩子的问题
   面对孩子,必须用孩子的思维与他们说理,用孩子的语言与他们交谈,否则,就可能毫无收效。
   原国家总督学柳斌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柳先生到北京光明小学考察工作,临时决定听听四年级的课。
   四年级这个班正在上语文课。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在讲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麻雀》,大意是:
   一个猎人带着猎狗走在森林中,发现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从树上掉了下来。猎狗想吃掉小麻雀,却突然飞来一只老麻雀,一边发出凄厉的叫声,一边用身子掩护着小麻雀,并最终吓退了猎狗……
   读完课文,女教师微笑着问同学:
“你们想想看,这只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什么精神呢?”
“表现了伟大的母爱!”
   一些同学脱口答道。这是课文的标准答案,书上写的明明白白。
   可是,另一个男生却突然反问:
“你怎么知道这只老麻雀是母的呢?”
   大家一愣,旋即爆发出一片笑声,的确,谁能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呢?提问的男生接着说:
“课文中没有任何说明这是一只母麻雀,怎么就归到母爱了呢?为什么不可能是父爱呢?”
   这时,大家不笑了,将目光集中在教师身上。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兴奋地点点头,说:
“这位同学独立思考,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我们应当把答案改为:这只老麻雀的行为表现了伟大的亲子之爱!”
   全班一片热烈掌声。
   这位小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让柳斌先生十分感慨,他在多种场合讲这个故事,希望教育工作者千万不要忽略孩子们的创新精神。给孩子们自由的天空!让他们能飞得更高,更远!
    发现儿童就是发现儿童成长的规律,解放儿童就是打破对他们的束缚。

鲁渝妈 发表于 2014-3-17 17:40:22

   对于母亲的反抗,也是一种女性角色认同的需要。这个时期和孩子的关系,如同皮球,拍的力气越大,反弹也越强烈。耐心、接纳、鼓励、肯定、倾听,可以帮助父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允许孩子犯错,在错误中成长,也同时告诉她学习如何自我保护。让她知道,父母会一直陪伴在身边,愿意帮助和支持她。这样彼此尊重、平等、开放的家庭氛围,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家长的态度可以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情绪的,叛逆是一种成长的力量,也是对于家庭环境和父母关系的反抗,是情绪和情感的宣泄,是一种自我的表达方式。和孩子坐下来沟通,听听孩子的真实想法,了解孩子的真实需要,在孩子希望选择的方式中,提出合理的建议去供孩子做出选择,相信孩子是可以更多的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的。

鲁渝妈 发表于 2014-3-17 17:46:12

      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教育应该是一步一步渗入执行的,否则孩子懵懵懂懂,不知道该如何规避危险,保护自己。但是教育孩子保护自己不仅仅是告诉孩子,社会上有坏人这么简单。因为坏人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怎么样的人是坏人?如果家长说不清楚,孩子心理就会恐慌,看谁都像是坏人,这就不好了。那么该怎么教育呢?
   首先不要太强调“坏人”的概念,而是应该强调什么是危险。比如一个人过马路是危险;一个人走不熟悉的路是危险;在没有家人老师陪伴下,陌生人要给你东西吃、带你出去玩、买玩具给你是危险;陌生人说认识你的爸爸妈妈,带你回家是危险;身体是孩子的权利,不论是谁,不能随便抚摸、伤害你的身体,如果有人这样做,就是危险。诸如此类,要让孩子学会判断危险的信号,知道在这些情况下要特别注意,要知道找方法处理。
   其次要重点教育碰到危险信号应该怎么做。对于孩子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时期要教会他对付一类危险,低幼的儿童,一定要及早教他不吃陌生人的食物,教会他记住家长的姓名、家庭住址、父母亲的电话号码等重要信息,避免在人多的场合或者慌乱中走失;略微长大,要有意识地培养他去辨认警察、售票员阿姨、医生、护士等穿着制服容易辨认而且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可靠的社会人士,告诉他在遇到找不到爸爸妈妈或者遇到危险的情况下可以向他们求助,不要跟陌生人随便走;等到会单独出门的年龄,要教他们一些小技巧,比如过马路的时候可以跟着周围的大人一起走,要过马路之前要先看左边再看右边,确定没有车开过来再迅速地过马路等等。
   总之,对于危险环境的教育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是要给予孩子早期教育,在平时的小事中慢慢渗透积累才能让孩子牢牢地记住,尤其在孩子经历过一些生活事件的时候,是教育的最好时机。但是也不能盲目偏向社会黑暗面的教育,孩子天性中对世界、对人、对自己充满着美好想象,这是生命发展的动力。在教会孩子坏人、危险的概念的同时,一定也要注意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真善美的一面,教导孩子做人做事的原则和方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要总用成人的想法揣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