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枪丶 发表于 2014-9-28 21:18:01

丽江兰杜雅舍

走入蘭杜雅舍 王昌龄有诗云: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蘭杜。         虽然相隔千山万水,我们却共享一个明月的光辉。在丽江,蘭杜雅舍如同兰花杜若吐露的清香,但愿在千里之外的你也能感受到随风吹送给你的芬芳,这里就是一个让你我畅谈梦想、结交朋友、享受生活的港湾。 我们把蘭杜雅舍作为对生活理想的小小实践地,无论你的兴趣是摄影或者旅行,一定能在这里感受到生活的灿烂阳光和美好。精心点缀的纳西两层小院,每间房都赋予诗意的装扮,再现一个个写意人生的画面;个性化的人文空间中,蘭杜雅舍同样不失精品酒店的舒适和私密,保证每位来客都能拥有现代生活的高雅品质。 蘭杜雅舍把每位住客视为知己和这里的主人,不管你是摄影达人或旅行爱好者,都可以将这里当作展示的舞台。无论是与家人、朋友、爱人上路、或者独自前行,蘭杜雅舍都将协助你记录人生的精彩瞬间。 未来的蘭杜雅舍也将会是散枝开花的地方,大理、泸沽湖、西双版纳、香格里拉都会是蘭杜梦想延续的地点。 来丽江来蘭杜雅舍,我们沏好茶等你! file:///D:/Documents/Tencent%20Files/139877520/Image/C2C/ZQHS3$%7B)_%7D41(XFS1@3YWL6.png一米阳光 蘭杜识香(文/飞天侠)都说在丽江停留的时光柔软,因着丽江的巷子,丽江的小桥流水、丽江的美女帅哥、丽江的酒吧,还有丽江的艳遇。不过对于我这个好不容易远离城市喧嚣的人来说,却有点害怕那熙熙攘攘的人流和夜晚热闹的酒吧音乐声。黄昏时我总是喜欢在丽江古城幽深安静的小巷散步,一天因为一只可爱的小狗指引,我走进了七一街兴文巷一家古老的原住民房屋,那古老中带着一丝沧桑的门楣让人不由好奇地向里张望,院子里有四户人家,炊烟袅袅升起,纳西人家都喜欢炒菜加辣椒,这股油烟呛得我直咳嗽,马上引来了一户纳西阿妈的探寻究竟,没有寒喧,便热情地招呼我到处看看走走,我走上一个二楼的露天平台,这里可以望到古城的最高点万古楼,另一边,银色的玉龙雪山在金灿灿的闪闪发光。下到一楼,阿妈热情好客地邀请我就餐,恭敬不如从命,在丽江最重要地就是随遇而安,这里的人们都热情好客。温暖的家庭氛围让我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惊喜,吃饭席中,阿妈给我讲了院子的历史传承,原来这里还深藏着一个马帮传人的传说……阿妈说他们四户人家其实都是同一个爷爷之后再分支开的。祖上曾有男人从事马帮生活,走过茶马古道,运送一些普洱茶和铜器去藏区。 纳西族生活的丽江地区,处于藏族、白族和汉族贸易往来的交接地带。生活在西藏高原的藏族人,特别依赖于内地生产的茶叶、手工器皿等;藏区的山货、药材、织毯等到了内地同样畅销。这样,最初的贸易往来很自然就形成了,当时马帮是茶马古道上唯一的运送方式,滇藏之间的高原和高山决定了货品的运输也只能靠马帮来完成。各家商号有自己的马帮,驮货物多用耐负重的骡子,一个马帮一般拥有百匹以上,多的达二百匹以上。锅头是马帮的头领,必须多次出入藏区,健壮而有计谋和胆魄,多是藏人,也有纳西族的。一个好的锅头对马帮的行程安全和商号的兴衰致关重要。赶马人,就是赶马的伙计,每个人负责8匹骡子的上驮下驮、喂料放牧以及生火做饭。如果商家的马帮有一百匹骡子,就得请十个以上的伙计。然而,西藏的马帮到了丽江之后,就很难再继续前行,语言、生活习惯和气候的差异使他们只能走到丽江为止;同样,内地的商队企图进藏也面临同样的困难。而生活在丽江的纳西人既能与内地汉人打交道,又熟悉藏人的语言和生活习惯,于是,藏区与内地的贸易中转和交换很自然地要在丽江由纳西人来完成,丽江大研镇从此成为滇藏商道上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南来北往的马帮在此落脚,及至明、清时期,滇藏茶马古道的贸易往来已经非常兴盛了。大研古镇上的店铺、客栈越来越多,使原来古镇的中心与周边左近的村子连为一体,逐渐形成了以四方街广场为中心,若干条道路放射状延伸出去的格局。与大研镇的商旅接待相配合,经纪、草料等行业也衍生出来。丽江的马帮旅馆集中在牛家巷、积善巷、双石桥一带,也就是现在的新义街。1945年抗战胜利后,对外的陆路、海路随之恢复,而沟通滇藏印,依靠马帮这种古老的、缓慢的运输方式来进行转运贸易显然耗时太长,成本太昂贵了,丽江、拉萨等地的众多商号开始衰落甚至倒闭。   生意越来越不景气,坚持下来的马帮越来越少,再几年之后,多条进藏公路陆续通车,滇藏茶马古道和走在古道上马帮商队的真正地成为了历史。五十多年过去了,那些当年的马锅头、赶马人至今仍然健在的寥寥无几,许许多多发生在古道上的马帮的故事和茶马古道一样,逐渐在人们的视野里从依稀可辨到渐渐地完全隐去了。虽然古道上延续千年的故事曲终人散了,但马帮并没有完全消失,现今在云南、西藏最偏远闭塞的山区,仍然得依靠一些小马帮进行短途的物资运输,成为那段历史的缩影。 几百年过去,古城中那些由斑驳的五花石铺就的街面,早已被打磨得光可鉴人,与那些老铺古宅一样,永远刻下了历史的印记。而阿妈家的老人也早已不在了,听着阿妈略带唏嘘的语调,我也伤感起来,仿佛看到了院子里昔日的热闹和喧嚣,马夫们来来往往的身影。突然,我灵感一动,冒昧地问了句阿妈“您这院子有没有打算出租啊,我好喜欢这里的历史和沉淀下来的故事,能不能租给我啊?”,阿妈用犹豫地眼神看了我一眼“这个这个……我得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呢!”从此,这个院子成了我每天黄昏散步必到之地,经常和阿妈聊天唠嗑,我和阿妈亲近得像一家人了。终于有一天,阿妈被我感动了,答应我说服另外三家亲戚,把院子租给我打理,那一刻,一种久违的感动在心头升起,所谓的“金石为开”大抵就是这种感觉吧。 白天的七一街是古镇最热闹的地方,摊粑粑的,炸臭豆腐的,炒饵块的,做鸡豆凉粉的美食摊档一个接一个。但是当你一转身来到旁边的兴文巷,空气马上变得安静起来,俗语说得好: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怎么样在喧嚣里寻求一片宁静的天空,怎么样把院子的风格融合进纳西古朴风和现代舒适风,打造出一个悠闲典雅的环境,让客人能尽情享受丽江的丽日阳光和古朴风情,触手可及一份温馨和浪漫,在闹市中独享受一份幽静,在这里让客人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排除世俗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把这个院子打造成为我寻找宁静心灵港湾之所在,成了我日思夜想的大问题。 丽江纳西族传统的民居以鲜明的特点反映着纳西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民族习俗、生活方式、伦理、宗教信仰及哲学价值观念。 纳西建筑的特色:四合五天井由正房、下房、左右厢房四五坊房屋组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除中间的院子外,四角还有四个;漏角;的小天井。一般正房两端各带两开间进深较浅、房高降低的耳房,耳房由一天井相隔与正房相邻厢房的山墙相望,即为三间两耳组成四合五天井;。 三坊一照壁;正房一坊、左右厢房各一坊,四合五天井中的正房所对的下房由一照壁合围成一个三合院。  两拐房;在经济条件暂不许可时,先盖两坊,此两坊屋不能对面建盖,必须成曲尺形布置,故形成二坊拐角的平面型式,其他两面由照壁及围墙合成庭院。四合头它与;四合五天井;一样,由正房、左右厢房四坊房屋组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所不同者有三:一是前者相邻两坊屋面错落相叠、正房高于厢房。既有空间层次,又避免了斜沟,建造上有;十斜九漏;的说法;而;四合头;相邻两坊房屋屋面等高,相交处产生了斜沟,也就是合头之处。二是;四合头楼面厦子四坊相联,即成为;跑马转角楼三是前者列三种平面的木构架可任意选用各种形式;而后者只局限于采用无腰檐的冲天蛮楼;构架。 前后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四合头;两拐房;四种平面,都是以院子中心的基本平面类型,为小型民居;前后院;则是由上述两类型组合成两个院相连的平面类型。它的特点是用花厅联系两个院,前院作花园,后院为正院,两个院的轴线均在房的轴线上。前院房屋一般是小巧玲珑的厅阁等与宅园相协调的建筑。好在自己也是浸淫在建筑行业好多年的一份子,对建筑有着一定的认识,结合纳西庭院的特色,加上一些现代人居住的必备舒适度,经过一年时间的总体筹划和精心装修,我的蘭杜雅舍终于完成了初期的装修,准备迎接客人,而阿妈自然成为了我首个邀请观摩检查院子的贵客,当四家房东从上到下轮流看完院子后,都感叹得说;我们真的没有选错人啊,先祖有知应该放心了!我们以后也可以放心地让你来管理了; 客栈未来将打造成一个集摄影特色、户外休闲旅游、纳西美食一体的服务集中地,客房提供冷暖空调,免费WIFI、自助洗衣机等设备;提供免费纳西特色早餐、二支矿泉水、茶叶;提供厨房自助做饭设施、自助烧烤器具;在公共休闲区可免费喝茶(优质普洱茶、玫瑰花茶、云南滇红)和水果、看书、消遣、晒太阳、发呆;提供以下免费服务:代订票务、寄存行李、旅游路线咨询等服务。客栈的每一间客房名取自中国古典诗文中的意境,并力求从装饰上营造诗文中的画面与美感,打造不尽相同的写意人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丽江兰杜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