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351|回复: 2

<骑行技巧> 山地自行车骑行技巧课程集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8 05: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持续更新中,请多多关注!9 j6 A( w! E! Q& {& a% Z! \! s7 L* a2 Z

, g4 J- t* Z+ k一、《山地自行车》之如何倒地, _4 d& p8 e7 k/ z( H6 l3 [. u
' A3 m& M' |  ^; ~# c
作者:(英)苏珊娜-米尔斯 赫尔曼-米尔斯
* W2 g; e, t2 I& c0 X1 S, ~2 |+ Y- _6 V0 {3 ]8 X
车手在骑车过程中如果摔倒,不仅会弄痛自己,还回感到十分尴尬。如果小心谨慎,并牢记一些简单的规则,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避免摔交,至少能把所受的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3 t! _5 J% H- M9 O% \0 ]
$ T) Z9 O6 V1 B( \; e) g4 C( nA、尽早停车。 假如刚刚骑到山顶,突然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冲蚀、布满沟壑的斜坡,而坡底有一个满是大石头的深坑,如果此时下冲速度太快,已经来不及停车,身子要立即向一侧倾斜,就势倒在地上。这样做的后果只不过是身上有几处小小的擦伤,如果径直地冲到沟底,那时所受的伤是难以估计的。
) _" P2 I! A1 L* ]8 ]! B% N$ `1 i  D1 k" v/ O
B、四肢收拢,把身子绻成一团,顺势在地上打滚。尽管这样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但是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需要牢记的一条是不要把手臂伸出来,企图支撑自己不要摔倒,因为这样的话四肢最容易受伤。要让躯干承受全部的冲击力,把身子缩成一个球(就象柔道课上老师教的那样),可以保证身体不至于受伤太重。
* p6 C) E# s. }# H" q7 _" r6 b$ j# x7 `
C、继续保持原来的冲力。即将摔倒时,不要用力挣扎,要保持原来的前冲力,继续向前骑,直到支撑不住时再摔倒。身体着地时,就势向前滚动,直到最后能停下来。如果紧急刹车,轮胎有可能会被撕裂,到头来车手也免不了受伤。当然,如果正朝着悬崖或者比较陡的斜坡下冲,则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把自行车停住,与此同时,要寻找可以使自行车停下来的东西。1 O- P; e9 D1 ~7 @5 q. `: u
) O2 F2 ~$ a- O- }8 ~
D、让自行车吸收一定的冲击力。有时,可以让自行车也顺势倒下,为自己充当衬垫。自行车坏了可以更换,但人如果受伤,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 }0 }* O5 d3 i  E$ X
/ q" L0 Z  W* p( y. B( BE、从自行车后面跳下来。自行车即将摔倒时,如果正处于下坡过程中,而且也没有办法补救,那么车手可以松开自行车,从后面跳下来。自行车最终会停下来的,而且因为负重减轻,还有可能不会损坏任何部件,最重要的是车手本人能够避免摔伤。7 T. S, `0 e: @# A  t

* O0 S9 A! ~+ ?# hF、摔倒时千万不要肩膀着地。摔倒时肩膀着地肯定会摔断锁骨,甚至会更糟。如果发觉自己就要同近旁的物体相撞了,请想方设法向前或者向后摔倒,这样,就不至于肩膀先着地了。3 G, s% x! w" x# L. \6 _% h6 S

1 p8 z7 X* T* p% m' X
) R) A2 t  ]) O" k1 t: S7 S
$ U* V+ j: H: ^) Y二、《山地自行车》之爬破$ j/ A1 E4 ^5 e4 y7 N
: _( e: Y+ H- `5 v/ S: V! i
山地自行车运动是在山地中骑车,因此爬破也就成了这一运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具备强健的体魄和足够的力气之外,正确的骑车技巧也有助于车手成功地应付各种各样的山道。能否驱动自行车向前、向上运动,取决于二个关键性的因素:一是动力传动系统的运转与力量的大小,二是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动力传动系统的运转与力量的大小同车手身体的强健程度和力量的大小直接相关。摩擦力则与骑车技巧、自行车轮胎的类型、车手身体的重心位置以及轮胎的压力有关。$ n$ I8 i5 F- }. K0 G; a
# Q& @/ W0 d  d6 h
陡峭的山坡、质地松软的烁石路与低摩擦力& C- M: x9 `7 a9 A7 i: y* G; V% x
: ~1 N* b- `* r% ^; a: R: w
保证自行车在爬破过程中一直向前运动的秘诀在于要使车手身体重量的分布、骑车姿势、力量的大小、踏蹬的方式以及最佳路线之间的协调达到最佳状态。! W' K6 H; T2 b* E6 E) B
重量的分布 在爬比较陡、比较难爬的斜坡时,有些车手习惯于采取站立的姿势,这在质地坚硬、摩擦力大的地面上比较奏效,但是在典型的越野运动中,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此时,骑车技巧显示了它的重要作用。车手要尽量把身体的重心移到车座的后部,增加后轮上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但这样做,前轮很容易翘起来,致使自行车驾御起来比较困难,而且还有可能向后翻倒。如果重心前移,前轮则不会离开地面,但后轮又有可能在土质比较松软的地面上原地空转,结果自行车寸步难行。
  Q4 S5 q: A8 S+ C; Z8 w# t# o8 A* k% H0 E' _* q7 w
骑车的姿势 考虑到上面提到的各种因素之后,车手应该根据地形随时调整身体重心的位置。为了使身体重量达到最佳分布,骑手的屁股自始至终可能只是轻轻的坐在车座前端。
; d5 q' \* i4 L0 @9 h6 c2 E  c+ f& a, g# L3 E8 ^
力量的大小和踏蹬的方式 为了能够驱动自行车向前运动,车手必须连续平稳地向动力系统传送能量。如果用力太大,则有可能会减小摩擦力;用力太小,则又有可能减慢车速,或者致使自行车停下来。如果上下猛踩踏板,而不是平稳地使踏板做环行运动,车轮会因为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小而打滑,在原地空转。! L: B) C' B" A0 x$ m: B
+ a2 f: F0 [' S: x, v% ]6 F
技术性爬破" q% `" d" W" j  C  K# V2 J

* a7 {3 M. W- d( y% @5 |5 ?在爬比较陡的斜坡时所适用的各种规则同样适用于技术性爬破。唯一不同之处就是技术性爬破不需要车手专门去寻找合适的骑车路线,车手只要能在乱石、沟壑或者突兀的树根之间找出一条路就行。目视前方5米之内的地面,选择最佳车道。不过,一旦确定了骑车路线,就不要随意改变。
$ n: |& |, @! A6 w% v* L# @$ F; g8 m7 e8 @  Z
长距离爬坡
( z) M8 j7 W* T9 o& h& y
8 v- e* G" P4 \) T; q. [一般的各种骑车规则在这种运动中都适用,但具体规则要根据地形的难易程度以及斜坡的坡度大小来定。不过,为了能够骑完全部路程,车手就必须量力而行,选择合适的速度和齿轮传动速比。要想征服所有的斜坡,需要车手身体强健,有足够大的力气,掌握相当的骑车技巧,并能对运动采取正确的态度。* T- G6 P, [9 B$ a# v' x
一开始,有些车手身体不够强壮,还不能应付某些种类的斜坡。不过,通过足够的锻炼,情况是可以改善的。刚刚开始训练时,不要把目标瞄准整座山,要先从应付得了的地方着手,然后再逐渐过度到比较难的一步。另外,还有记住,只要能实现目标就可以,不要计较什么时候。如果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征服大部分斜坡时,则需要考虑速度问题了。8 W" w+ n8 M6 ]: Y+ L: v  j$ G  F

2 m! \) j- X4 Z6 b. x; I如何在土质松软,又比较陡的斜坡上从新发动自行车' l: ~2 T( O. q  E

5 x( c" A5 U* m  ~( o一旦自行车在斜坡上停了下来,从新起步并非一件易事。车手必须下车,向前走几步,或者向后退几步,选择合适的地点从新发动。所选择的地方必须是地势平坦,摩擦力大,比如说一块比较平整的岩石。同时,选择传动速比不是太大的齿轮,只要能够应付当前的情况就行。如果太大,自行车还有可能会抛锚。选择好合适的齿轮以后,利用用的最多,力量最大的那条腿蹬动自行车,同时按住车刹,等自行车开始向前运动时,把另一只脚也放在踏板上,然后平稳用力,加速,直到回到预定的车道上为止。另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把自行车斜停在车道上,等发动起来后再把车头掉过来。% W; W, b- |* _) A; f/ g2 U0 ]

9 f9 S: h6 j  q: T( Y7 N$ ~
6 z, p& ^( M( b. f; V: \5 W三、《山地自行车》之下坡: H8 _& W" ^; Y& Y# Z1 V

' Y# I$ d; ~5 D# e8 D身体放松。骑车时如果四肢僵硬,不仅车手自己会左右摇晃,自行车也有可能会上下颠簸。车手应采取下蹲的姿势,双腿和胳膊稍微弯曲,臀部轻轻的坐在车座上。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车速,车手还会感到非常舒服,以便能更好的控制自行车。车手身体中心稍微靠后,落在车座后端,会使车架的活动空间增大,从而能够吸收一定的冲击力。还可以把车座放低3至4厘米左右,这样也能增大操作空间。要紧盯着车道,而不是路上的障碍物。' s' k3 L8 a% {5 h  Q/ ]

# H7 i! g5 M" i( B. m. P% `5 q, a高速、短距离下坡% O& E/ b0 R% ^9 h9 j, S* v7 d% g

6 e4 E% r# M& P  B3 F  u+ d在这种斜坡上骑车,车手能够一眼望到坡底,因此可以选择一条直达坡底的路线。这一点非常有用,因为在整个下坡过程中,只要地形允许,自行车可以达到最快的速度,为冲上对面的斜坡最大限度地积累冲力。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力量,以提高全程的平均速度。在这种运动中,车手的首要目标是选择合适的下坡路线,以及冲上对面斜坡的路线,然后坚持到底。
/ z6 u7 G- d3 ~9 q# W: P3 b7 A3 f0 D5 ]: m2 N) n+ h& e
长距离下坡  n3 {7 N/ A) F. H& l6 u" W
+ z9 W  q5 g8 @+ S! w' q
长距离下坡,即需要选择比较容易应付的地形,还需要掌握相应的骑车技巧。在这个过程中,车手不可能一眼从坡顶望到坡底,因此在整个过程总应该边走边观察。要目视前方,根据骑车速度,留心前方15米远的地面,至少要留心地形允许视线到达的地方。选择好要走的路线,然后沿着这条路线骑下去,但也不要忘了根据地形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这听起来有些困难,但是骑上一段时间过后,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开始时,要选择自己肯定能够比较轻松应付的速度。不要用力太猛,速度也不要太快,否则的话,很快就会感到筋疲力尽,从而引发撞车等事故。# W) D2 M( ^7 r) d$ Y! \

& _  g$ o. y7 u2 K) h0 ~技术性下坡: t  L4 a! `4 n* S, u' y  ?7 G" @
. Y; ?+ q; p& T6 w* c* q1 l
在没有了解前面的地形之前,下坡的速度不应该太快。车手需要熟悉途中有什么障碍,以便能够安全的绕过去。即使对当前的地形比较熟悉,但最近没有在这里骑过车,尤其是近来天气不好,车手也应该先仔细观察一下地形,以免比较危险的意外事故的发生。" y/ n7 r1 e' s0 @
专业的速降运动员通常是提前在车道上骑上一圈,遇到障碍物便试着处理一下,直到找到最好的骑车路线,然后才满怀信心的进行比赛。一个比较好的建议是在比赛开始以前,心中对整个路程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同时还要记住我们这里所有讲到的相关技巧和各种提示。进行技术性下坡运动时,一定要带上备用的保护性设施,比如专用的头盔、手套、护身衣和具有保护作用的短裤等。* p3 [5 ?9 Q+ y+ G

5 j: O+ _- v" t* b之字形下坡
& x2 L6 o+ w9 `) c8 }/ N2 h+ x* A) f2 g( n% c
之字形下坡运动通常包括一系列的短距离下坡,而不包括再爬上对面的斜坡。因此,车手必须控制好车速,以便能够应付急转弯和其他各种以外情况。最受欢迎的骑车技巧是在运动之前绘制出途中的弯道,但需要考虑到每一段路程的距离,以便能够及时刹车、成功转弯。在弯道处刹车是绝对不允许的,一方面,这会严重影响应付艰难地形的能力;另一方面,重心的转移还有可能把车手从弯道处甩出去,这样再想以较高的速度跨越弯道就更难了。
8 `4 U9 e1 D6 V$ a
7 V% {  g: s2 {# d9 T4 ]四、《山地自行车》之地形& I# ]4 r2 Y2 q5 z( \+ r

& n: X- ~% W4 y" H, X. `了解各种地形的基本特征有助于车手增强自信心,但这需要车手亲自进行实践。
, t# ?* h4 k3 w! g/ D: o  H5 {: s' |/ |
巨石, z. Q5 u8 p/ }. n
1 K) j; e7 X$ g$ k2 \0 I
遇到比较大的石头时,最好避开,从旁边绕过去。要想从上面跳过去,则要看石头后面是否有足够的空间,自行车落地时是否安全。如果自行车速度较慢,石头又比较大,则需要特殊的骑车技巧。考虑到整场比赛,靠近大石头时速度要放慢一些,等到越过这一障碍以后再加快速度。同时要选择动力传动速比比较大的齿轮。一般牙盘和飞轮都选用中号的。( c8 m: e" I' J  o
5 g7 N4 u  o5 g" X
小石块
6 T' h8 j: T' v* o( B
5 |2 J# i& _: i所谓的小石块,大小有钢球大小。但在上面骑行,自行车容易打滑。因此,布满小石块的地形对所有的车手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遇到这种地形,控制自行车和刹车都很困难,必须掌握相应的控车技巧。
! I. J; ^7 I2 d: }6 @7 a9 J
0 T! w6 B/ H0 R. h$ k/ ~* w9 _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也许是我们最不应该忘记的。那就是,在布满碎石或鹅卵石的地面上控制自行车不如在质地坚硬的地面上容易。因此,骑在车上时,车手一定要全身放松,根据情况,随机应变,不是“驾御”自行车,而是“指导”自行车从某个比较硬的地方跳到下一个比较硬的地方。要想成功,在骑车过程中必须选定某一个地方,瞄准,然后冲过去。要想改变骑车的方向,车手只需要把身体的重心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再轻轻的推动自行车朝着某个方向前进就行了。- F* ]. ^# O" r3 F6 r

9 H+ T! `) y  e9 ?! n. i; q5 Q刹车的习惯也需要改变。下坡时,身体重心需要后移,使后轮获得更大的摩擦力。前刹使用不要过于频繁,转弯时尤其如此。也不要使前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太大,要保持的恰到好处。尽量多使用后刹,少用前刹。否则,自行车碰到石块或鹅卵石就会打滑。这时候,自行车不但不能减速,反而加速,从而失去控制。# A$ n# J* K6 v( [7 o! u
7 I, @8 g" ]3 [
沟壑& ~$ m0 J! z& d
8 {, z# P: ^% U6 ]
穿越沟壑时,要尽可能的使自行车保持水平状态。如果被卡在沟中,轻者会撞击一下,重者则会损坏自行车。小沟可以跳过去,如果沟比较宽,则需要另想办法。如果沟的宽窄合适,还可以从沟底骑过去。前轮碰到沟沿时,先把身体重心后移,使之离开前轮,然后推动前轮下到沟内。等到了对面的斜坡时,在提起前轮并从沟中冲出去。身体重心前移时,要继续踏蹬。这一技巧与跨越比较大的石头所用的技巧相似。不过,这里要做的不是从障碍物上面跃过去,而是从沟底冲出去。: l$ {8 Y8 y& V7 g
7 W/ @/ _" c" ]+ O
由流水冲刷而成的V字型沟壑是比较难对付的地形之一。这种沟通常宽50厘米,最深处也在50厘米左右。最简单的办法只把自行车从沟上面扛过去。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在跨越沟壑时运用前轮离地平衡特技。后轮碰到沟底时身体重心稍微前移,同时继续踏蹬,直到冲出沟底。9 Q( t' U6 C  Y8 {* r0 y2 ]
; V7 }  F/ ?& d; e0 t& ~
如果自行车被卡在沟内,需要找一个坡度较小的地方骑出来,也可以采用侧身齐足跳从沟内跳出来。但是,如果沟太深,要慢慢减速,等自行车停下来以后再爬出来。$ ?6 I2 L8 b) @$ e. U% k) W( R
" w; e! T8 V; L4 b* Z' G
沙地% J& _6 N1 y: v
: a* C( g4 L" F5 I1 a! e5 p: e) c
沙地常常让车手望而生畏,但应付这种地形的技巧与铺满碎石和沙烁的地形一样。遇到这种地形,自行车前轮很容易陷在沙中,车手也很难控制自行车前进的方向。普通骑车技巧在此是不起作用的,正确的操作如下:1 o- F- F1 L9 L, }* t; f$ T

; o3 u0 {$ i- C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靠近沙地,瞄准目标地点,重心后移。
% L: h3 k& i) h; E. m2 H* I  b7 N- F! ^
平稳地用力踏蹬,保持车速。从比较厚有松软的沙地上穿过时,要象在海上冲浪一样,轻轻地“掠”过去。提示:不要忘了,其他自行车手和摩托车手走过的地方比较结实,骑起来比较省力。; A( ]6 B8 w, O

  [. C7 Z# h) x0 ]/ f! k树根% X' u. t* e# I
" D' a. M- l: b5 I
树根对许多车手来说,简直就是祸害,尤其在斜穿斜坡时,车手肯定会被拌倒。遇到这种情况,或者是扛者自行车跨过去,或者是运用前轮离地平衡特技,抬起前轮,紧接着重心前移,让后轮从书根上面滚过去。记住一定不要增加动力传动系统的压力,否则会减少摩擦力。7 ?9 w$ b! b) }/ o* X% K
$ A* P5 S+ S# h# B( T7 r/ A
圆木
1 A) `/ T4 Q% |; e, b1 r. M! a1 V- |- r; k! {7 b
对待圆木要象对待大石头一样,使用相同的骑车技巧。唯一的不同在于,在后轮碰到圆木的那一刻,一定要保证前轮已经落在圆木的另一侧了。此时,身体重心一定不要太靠前。比较细的圆木可以利用齐足跳技巧跳过去。
' e9 f; E3 `! M8 T% p2 \" R9 j4 D
7 O4 i5 u4 Y7 q横穿积水
4 X" p; D. x( A3 K- Y; I8 t# |! g, ]$ M; c: o3 c
从有积水的地方穿过肯定非常刺激,但是这么做之前最好先检查一下水的深浅,看一看水中是否有石头或者深坑。即使非常了解这种地形,这一环节也不可以省略。如果不了解,或者说有好长时间没有从这里走过了,最好放慢速度,或者干脆下车,步行过去。借用著名的速降运动权威人士阿尔博特的话说就是:“由于积水和泥浆既影响变速和刹车,又对自行车不好,最好扛者自行车从水中步行穿过,鞋子湿了,还会干的”。不过,如果很自信,认为自己能够安全穿过,那么就放开胆子冲过去,但一定要把身体的重心后移。1 W2 ~# U* z( |( l+ H4 ?
  z7 Q: T5 i) {+ g3 f0 P

/ ]4 m+ K* z+ ^, K; F% r' @0 g' a# D* K3 z, I
                                                                                                                            车队技术训练中心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8-12-3 16: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北京

专访黎明:我不演梅兰芳 我就是梅兰芳

即将全国公映的《梅兰芳》是对黎明的一次挑战。在媒体和公众的质疑声中,这位昔日的香港“四大天王”之一扮演了京剧名伶梅兰芳。在拍戏中,黎明发现自己和剧中人有相通之处——成名甚早,台前风光,内心却敏感、封闭,多防卫、少自信。在接受本报专访谈及是否怕输时,黎明答道:“作为一个艺人,你必须面对有一天你会输,但是会输到什么程度,这是不知道的。”  穿着夹克、球鞋,黎明走进来。他坐在椅子的前端,双手搁在大腿下面,身子前倾,一脸明媚地和记者打招呼。
% y) X" ^2 c' Z0 c' x  这就是红了20 多年的香港“四大天王”之一。外表上看,除了脸上多了些沧桑,黎明和当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三七分的发型,整整顶了20 多年都不曾变过。“对呀,变了跟没变一样,如果现在我还坐在这里的话,就没必要变了”,黎明用飞快的语速回答道。% u) U. x. T1 a9 N
  平日不化妆,也不弄造型,黎明只求干净。他说自己很讨厌头发长长,总是想把头发剪短,但是造型师会说,“还是留着吧,迟些时候还有个洗发水广告呢”。: C' \; J$ O# T: \3 {+ D# i) ?3 g# y6 d3 Z
 “当一个艺人,当你觉得时机到了,环境也允许你去变,你就可以去改变;但是在不适当的时机去改变的话,就是坏事情。”黎明认为,现在还没到他改变的时候。& `0 F7 t9 P! }5 f/ d
  7 岁时,黎明离开北京,后留学英国;25 岁,在香港成名。去年,41岁的黎明回到了北京胡同,面对媒体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他花了大半年时间,和同样备受争议的陈凯歌,一起把中国京剧名伶梅兰芳的戏曲人生搬上银幕。3 _+ S0 a/ c3 W* j3 g. d# P
  看完内部点映的《梅兰芳》,挑剔的记者给黎明的评价同是两个字:“合适”。' l6 ?! W* U+ _3 r0 H
    因为他和梅兰芳有相通的人生经历和性格特质:成名甚早,台前被众多粉丝追捧、风光无限;内心敏感、封闭,多防卫、少自信。- P$ z) w$ x1 }0 i
  黎明对记者、对陈凯歌导演都说了同样一句话,“我告诉你,我不演梅兰芳,我就是梅兰芳”。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求真的人,在香港拍戏,人家叫他Leno;在《梅兰芳》剧组,大家叫他黎大爷,其实是把他当成梅大爷。
* `# E  z% J9 U$ F2 a1 O8 _- l3 i" v  g  黎明喜欢吃汉堡、喝可乐。接受记者采访前,已是晚上8 点了,黎明刚吃了份三明治,又把一碗牛肉饭便当装下肚,他笑自己胖,“但肉还要两天后才长在身上”。有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去香港煮菜师傅那里去消夜,他也答应了。黎明告诉记者,“吃饭可以,但是吃完就要回酒店睡觉了,就不要聊天了,他们不了解我们的工作性质,明天还要开工干活呢”。" ]2 o3 }- y, D' H6 g% D/ p. K

. p& G: \' V: q  l3 o# o1 T" h采访结束后,他声音里都带着欢快,“太好了,终于可以卸妆了!”话音还没落,他就跳着脚,奔进了房间的洗手间,对着镜子开始折腾。0 N4 g& u  |3 _. B; n# V2 U
  10 年前,黎明的理想是做唱片公司的经理人。现在,他不仅实现了理想,还担任了A-music 公司的老板,光良等都是他手下的艺人,经营得有声有色。黎明说,下一个10 年,他想在电影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还有很多人认为我不适合,其实我能演的角色,很吸引我”。
发表于 2009-7-14 17: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好多内容,先顶了在回头看,经常看,反复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4-4 00:27 , Processed in 0.129260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