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望
- 点
- 贡献
- 点
- 驴币
- 块
- 体力
-
- UID
- 1240
- 好友
- 记录
- 日志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05-7-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如何作一名合格的骑手
' u `9 x3 c2 g6 v6 k
# W7 w4 A' ^2 u8 ~●务必保持稳定平顺的骑乘动作# d+ x' u! |' h; _4 ~6 U! V7 ~
自行车车队行进中没有什么比出现一个毛毛躁躁的车手还会扰乱整体车行进度的了。有些人会作出突如其来的举动,使整个车阵中的成员都倍受威胁,举个例子来说:有些车手在路上遇到障碍物时,不但指出障碍物的所在,还扯著嗓门大喊「有石头!有沙子!有坑洞!有一只死老鼠!…」,并伸手在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上挥动不已…。不管任何状况下都应该保持动作流畅及预先掌握路况的骑乘原则,车队行进是一种相当需要互信的运动。/ J8 ~, b2 c4 q5 z" M% b @$ v
!於车行中勿放双手骑车& T) s l7 M. b
●务必保持将手掌置於刹车握把、下弯车手柄或接近竖管的车把顶端在车行之中
9 m3 U! B/ k" ] d! D之所以万万不可把手置於休息把上骑车,有好几项理由:首先,你会被其它车手责骂,在一些公路绕圈赛中,放双手的很明显都是些新手,这表示你完全没有集团骑车的经验。虽然这已是老掉牙的事,但犯这些毛病的人仍是大有人在。/ G' ~4 C9 p- }! I& _" X, B* V
第二,放双手意谓著你主要是用手肘来控制车行动作,其操控性远不如将双手置於握把上—这并非是让你在集团中受欢迎的方法。最後一点,若遇上紧急事件,由於你的双手离刹车握把过远,你还得骤然坐起来找寻它们的位置。当然了!在车队行进中,我们是不会想到要减速的,但如果真有需要时,你就得手忙脚乱的找刹车了。- u" n d# v* U) n: P) S. f2 y3 J
!勿在爬坡时变换至最高档齿位
9 E3 H, n9 a- ?. u0 L! n' T●务必选择可让你顺利通过坡段的适当齿位
$ f7 L' I( N) Y( E在穿越艰苦路段的时候,常有人会因受不了而变换至大齿位。虽说,如果维持冲力,在你碰上石头或树根时可较顺利跨过;但反之,若你的速度不够快,就可能会「原地踏步」了,如果你的体力够强且技术也足以应付上坡路况的话,当然很好,但是一旦你的齿位变换过了头,那就会一下子就停在半路上了。所以在爬最陡的上坡时,最好将齿位选在比你心中的齿位再低一些为宜,在遇到石块或地上突然冒出的突出物时,便可游刃有余的撑过障碍,而不致於拖著沉重的脚步过不去。
! L$ i# `1 f8 E!勿到上坡就死命的踩动踏板8 R3 C2 T) n8 D% `7 @1 o
●务必善用齿位变换,使你在上坡时施力情况维持稳定
8 b2 c7 D( S, `8 L, i2 S你过去的骑法可能也和这些人一样—每遇到上坡就猛力冲刺,并将臀部挪离车座,拼命猛踩。这样不但会破坏集团的连贯性,也会害每个人都累断了腿。即使在最轻松的比赛中,到了最後十哩路程时,大夥也常会因疲累而落队。爬坡是一段很艰苦的阶段,但在此时最重要的不是拼命想跟上主集团,而是要设法维持速度的稳定。在比赛过程中不要有过份的英雄主义行径。0 B1 G7 w" M: X* v
!勿死盯著路线或路上的障碍物
: R; z8 F9 T4 L2 ^! f; r. w7 X7 Y●务必专注於你单车的行进动线
* ]! _' n' f' K$ J你是不是也曾在行进中发现大石头,明明想避开它—但却不偏不倚的朝它撞了上去?理由很简单:车子的动向是随你的视线而移动的,如果你的眼睛盯著障碍物不放,你的单车便会自然而然地朝它行进,战斗机飞行员称之为「定向地标」—只要他们全神贯注於地标上,便能正确返航,在陆地行进中,也会发生相同的情形,解决之道便在於把目光焦点放在前头路况良好的路线上,千万保持心无旁鹜,自行车便会十分神奇地自动随著你的视线前进。# f% y9 X0 M6 k2 U, ~# u
!爬坡时勿突然站起身来骑
# W5 g8 q$ X" v( _6 R1 Y/ s# b●务必以缓和平顺的动作,慢慢的将臀部挪离车座3 Y% d; F2 a9 m6 J
当你突然站立起来爬坡时,你的自行车会有轻微的後顿倾向,车身左右摆动会抵消前轮的动力,或者,最起码也会把同行的夥伴吓出一身冷汗。如果你不断以这个方法在行进中骚扰同伴,你在车友之间的风评势必很差。平顺地从坐姿站立起来,将齿位变换至比你坐时还重一、二齿的齿位,配合踏板的上、下转动,向上、向前转动臀部,并使臀部离开椅座,让你的体重顺著踏板转动,同时不要死握著车把不放。你的目标是要能从坐姿到立姿变速一气呵成。
& x5 j, O/ `0 {# g. Z) F# u$ ]) g- L* I!转弯时,内侧踏板勿在下4 L: e y* `8 A* ~; ?- \! |5 D# q
●务必将重心置於外侧踏板
* c, [, c" ^6 A& M: U* v最令人捏把冷汗的莫过於见到一位新手在过弯时,将内侧的踏板向下,再几公分就触地了。一旦踏板撞及地面,後轮就会碰到路面,发生不折不扣的摔车事件。要安全地过弯,在你接近转角时便得停止踩踏的动作,让外侧的踏板朝下(如果你要左转,则将右踏板踏下;反之亦然)。踩著踏板的同时,将身体重心转移到车身外侧,并微提车座。确定内侧踏板在上,以远离伤害。另外再把重心放低,才能安全帅气的过弯。在交通离峰时段,选块空置的停车区多多练习你的过弯技术。 c/ S1 E; {2 m, a9 \; I+ k
!勿绷紧上半身,没命的骑车 {$ j) b' j1 }0 J4 K( ]3 b
●务必放松手掌、手臂及脸部的肌肉
$ G" p! k, r$ A2 w% L你可能有过跟在紧握车把骑车的车手之後的经验,他的肌肉过度僵直、指关节变白、手肘僵死、牙关紧闭、颈部青筋外露,如果你也是个这样的车手,给你个良心的建议—放轻松,试著将你的上半身当作车上的另一个避震器,放松肩部及手臂来吸收路面传来的震动,如果你在紧绷中的车把上作轻触的动作,可能会造成刹车握把咬死,这样突然的改变会传至前轮而导致摔车。
) L8 ?6 N; P0 c9 n& m$ v8 Q!勿在你取得车队领先地位时加速/ L; T. ?" z8 r4 v; J
●当你在先头位置时,务必保持集团速度的稳定不变
% F; M, r9 g) [& ?! W' q. c' R1 @车队在速度稳定时表现最佳,其中有些要领要叮嘱骑在前头而缺乏经验的车手,也许加速可以炫耀他们体力有多么强,或者在看到一长列的车阵被甩在後头会感到很过瘾,但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冒然加速,这样的加速会造成和後头车队间距的加大,而使原本在车阵中能较轻松些的车手们疲於奔命。告诉各位一个小秘方:当还位在车阵的第二顺位时,先检视你的路码表,看看集团前进速度为何,当你争到领先地位时,保持相同的速度就行了。' C; J; E" ^: }4 z: s3 w# c6 R0 ^) `
!勿让车阵间距拉开
& c8 u, M9 S% r% N; S& Q; N( g●务必保持跟在前车的车轮之後: m5 B4 u$ b9 e% H
另一个简单但却很重要的车队行进技巧:紧跟住前车车轮。如果你在车队中间位置,而又与先导车脱离,这会你让再花上不少力气才能迎头赶上,而在你之後的车手都会如此辛苦,倘若你实在落队太多,後头的车手将超越你,自行赶上他们各自的目标。所以最好是花点力气平顺地跟上前车,并与前车保持五尺(约150公分)宽的间距,不要因一时偷懒,後面才花更大的力气去追回二、三十尺的间距。反正要不就现在多费点力气,不然就得在後头才辛苦。* |' b' q8 K! `1 {- G' r6 y. z
!勿与前车车轮并行
( T/ ]4 {, O8 ?( `+ J3 w- Z●务必骑在前车後方一至三尺处3 ]4 g( r- q4 V
大部份的连环摔车或二车相撞,都是其中有一名车手将前轮与另一辆的车轮并行所造成。如果领头车手突然转向或骑偏了,尾随的车手便会迎头撞上,「碰!」,所以要随时保护自己的前轮,把它看成你最珍贵的东西—脆弱、稀罕、金枝玉叶,不让任何东西碰触到它。你的前轮应该是像在一个隐形的力场里兀自转动才是。& H v6 C: t6 Q4 a9 W7 S, S0 F
!勿在雨中硬骑1 N0 `( a9 a: `3 L2 T) D6 h4 `
●务必学习一些在潮湿路面过弯的简单技巧0 ~ p0 S$ |% Y: }9 Y5 G
如果你有观看`98年环法赛在Epic山区这站比赛的话,你或许会注意到选手们深受湿滑状况所苦。这些职业车手是如何以超过时速六十公里的速度,在湿滑的情况中於下坡路段及惊险的弯道中奔驰? 我们请教了过去曾参加过环法赛的一些车手,像是Ron Kiefel及Davis Phinney。0 r& X' @5 w9 ?# j1 M" K
■ 在直线路段加速。在过弯前先带刹车,缓慢通过弯道後先将车身摆正再加速。当车身过於倾斜有滑倒之虞时,得一次将前刹握死。- S& D) C$ R# Y/ D
■ 配戴护目镜。镜片可防止砂砾触及眼睛,如果能保持视线清晰,你便能安全地享受骑乘之乐。/ r5 e/ Y9 x3 ]! `" c7 {0 r
■ 将内胎稍微泄压,并选用较宽之外胎。如果发现天色即将下雨,就要改用雨地专用外胎。5 T/ F/ P4 K& `+ M& ^
■ 多多练习。不要一遇到下雨就噘著嘴,躺在家里睡大头觉,选一处停车场练习过弯,感受你的轮胎在各种不同状况下的抓地力如何。. k6 M% B. l8 O- w* P) ?
■ 在过弯当中适切地分散身体重量。让你的上半身尽量接近上管,臀部微往车座後方挪动,放松手臂及肩膀。要是你一紧张,大概就很难控制住侧滑的现象了。$ o3 R U* ` ^) J: n
■ 骑乘登山车到各种路况中尝试感受:轮胎於湿地打滑时,如何才能在轻松且自信地稳住车身。
) G- v2 h/ F9 V i( y!勿直盯著前方车手不放" f9 J- Q2 A) X' [6 O0 r; x. r
●务必环视正在跟上的几位车手* g' W& w4 k# n# W
当骑得很辛苦或很疲倦时,你的眼光可能会变得有些呆滞,只盯著在你正前方的车手打转,但如果这时在前头发生摔车或有人突然转弯,你会因没留意到而来不及反应。Len Pettyjohn,Coors Light职业自行车队的前任教练告诉他的车手们:如果你死盯著你前头车手的後轮,在你撞上人行道之前,这将是你所见到的最後一幕了。破解之道十分简单,保持头部抬高,视线穿越在你前面的车手,这样你便能看清前方路况,趁时间还充裕时,提早对异状或危险因子作一些处置动作。& N* a6 j- l* K/ w3 P9 W" z
!勿全程以坐姿爬坡+ H5 T! G( ^( ]8 w+ h9 L7 |
●务必适时变换臀部位置,并偶尔采用立姿骑乘
/ d1 R/ l$ y5 {( i9 |1 V7 x7 B要爬长程上坡道有一个技巧可以最省力,要诀十分简单—但许多的车手都会忘记,每隔几分钟便以立姿及坐姿轮流交换骑乘,倘若你的位置一直不变,同一块肌肉将很容易疲劳,且你的效率及骑乘乐趣也会消失殆尽,故以坐姿骑了几分钟後,就变换到较大齿位,改以立姿骑一会儿,摇摆车身後半部,同时身体微向前倾,让体重向下作用在踏板上,过几分钟後,再换回坐姿,并退回较小的齿位;在到达坡顶前,全程反覆运用这个要领,如此一来,你会觉得比较轻松,而且也较不劳累。1 y9 q y) ?' ]
!勿强行顶风前进( G9 c9 F6 P6 G' a. g
●迎面遇到强风时,务必要聪明的闪避,并耐心等候风势减 缓# j9 N5 |# ^5 h' Q0 @ R
一年之中有许多时候,我们都得在大风之中骑车。以下是如何与疾风周旋的方法:
* d, Y% M. D k9 z0 n# _& j■ 采取out-and-back骑法,以叉开的外侧脚切入风势,这个动作一开始十分辛苦,得利用风势作为抗力,後以步行的速度倒骑。江湖一点绝,从这个姿势再将脚变回原来样子并不致於太难。6 @" l. N1 g. w; P1 Q2 j. j5 ]
■ 不要变换至小齿位。如果你想一如在平静无风的路上一样地以大齿位维持正常速度的话,多半是会大失所望的。最好还是乖乖的把齿位降低,保持踩踏的节奏。这方面你不单要有实力,还得要有更佳的训练才行。
: S1 P0 D* X `$ T. X■ 压低身体,正面的迎风面越小越好。当你在让你的手腕休息时,将你的手臂垂下,环靠在刹车握把上头。假如你是独行骑士的话,可使用aero手柄。维持背部平直,头抬高,这样才能看清路况。
9 \+ v2 L% g+ K( c9 g! Y■ 要有坚强的意志。无情的强风相当容易折损一位车手的意志。所以要不断激励自己,你的体力更胜於风力,而且你对迎风状况的处置技巧非常高杆。
( `. j( K# {5 V7 Z: z' b9 m5 K# }) z4 B( T, K" F5 N
) z& ?2 n, s% \) a! f 车队技术训练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