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望
- 点
- 贡献
- 点
- 驴币
- 块
- 体力
-
- UID
- 27470
- 好友
- 记录
- 日志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07-9-2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发表于 2012-11-23 10: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违规登山或为救援费买单 《四川省登山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入围明年立法计划候选项目
3 U: W1 e( b& w: x4 {2012年11月23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 o" w( g9 F; l \2 M3 W
- D6 b" I" N4 e; O: X7 L 违规现状; b0 x2 |+ P" U; b
现行《四川省登山管理办法》对违规登山的罚款为500~2000元,相比起来,救援成本动辄数万元% I4 x- {, Y+ y8 {) _, Q6 b c
立法计划; P' H' u! {7 ]) C
违规成本或增至1万~5万元,并且引进追偿机制,让违规者为救援成本买单
1 j# N7 z& u! \" N+ L 存在侥幸心理的驴友们要注意了,以后在四川违规登山,遇险后产生的救援费用可能会被追偿。
+ c5 s# k4 w$ ~$ `# `1 _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从省政府法制办获悉,《四川省登山管理办法》(修订)草案目前已入围我省2013年立法计划候选立法项目。省体育局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殷旭向记者透露,目前草案还在修改中,除了提高罚款额度之外,新草案还可能建立救援费用追偿条款。
$ T; T" X' x2 T3 A; R+ Y 违规登山拟涨罚款" i: q7 e4 v9 q& n: B3 U
想参考外省 最高罚5万元
( U, O! b5 j8 p3 |/ h 去年发生的四姑娘山违规穿越事件中,省山地救援总队及当地政府出动上千人耗费十几万元,救援违规登山者。救援任务完成后,对违规穿越“驴友”只给予了1500元的罚款。
. |* }& T( Z3 R6 S) L 违规成本与救援成本为何有如此天壤之别?
5 k9 |9 W1 J6 U, X, {1 x 高敏是四川省登山协会副秘书长,同时也是四川山地救援总队总队长。他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在四川地区发生的驴友遇难事件约20起,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违规登山。
% v+ F9 ?# G( v. D2 v9 T “由于违规登山驴友的信息很难掌控,救援行动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高敏称,最保守的估计,近年来直接的救援花费也在50万元以上,更不要提其他难以核算的无形成本了。而这些钱,除了其中几位家属补贴的3万元外,全部由政府支付。- G% \ @+ b+ v$ x/ S( z
而对违规登山者来说,如按2001年出台的《四川省登山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未经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进行登山活动的,以及变更登山时间、路线或山峰等未重新报批的”等违规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给予登山团队警告,并可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与动辄数万的救援费用相比,这项顶格处罚才2000元的条款受到诸多诟病。9 f9 Q/ J$ e, Q. ?
“我们将在新草案中提高罚款额度。”殷旭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参考了西藏登山管理条例的处罚标准后,“计划将罚款额度提高到1万元、2万元甚至5万元,但现在还没有定论。”殷旭表示,罚款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为了起到震慑的作用。
- E# Y$ J; i5 Y- M 有望引进追偿机制
8 g2 d3 `: o8 P; o$ |% }& h 让违规者为救援成本买单
& w8 f" C: {" Q7 R8 q8 A4 z 除了提高罚款额度,殷旭还向记者透露,新草案可能引进追偿机制,由违规登山遇难的驴友承担一定的救援花费。* A+ }5 I. G1 f* |' o
不过,在救援问题上,遇难者与救援者的认识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M) X" z3 f7 X1 S! C" V. } `+ |
殷旭举例道,去年四姑娘山遇险驴友被解救之后,声称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人来救他们。作为草案调研负责人的殷旭也在反思,“如果我愿意冒险,即便遇难了也与其他人无干”这种观点能不能成立。+ o& _& ~6 `" h$ Z8 @
不过殷旭相信,政府的首要职责就是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因此不管驴友自己怎么看,一旦他们遇难了政府肯定要采取救援行动。“生命的安全也不完全是自己的事情,我们还有朋友亲人。”殷旭说,“实际上很多求救都是家人发出的。”! M, O3 D/ Q" }6 B1 p) r* ?) U
殷旭认为,违规登山是对登山运动的不尊重,对自己生命安全的不尊重,同时也是对社会公众的不尊重。“由公众来为违规遇难驴友买单显然是不公平的。”殷旭指出,这也是我们探讨建立追偿机制的初衷。/ A2 n( o6 W' [' S9 D; N4 q/ w
追偿机制可以给公众公平,但对违规登山者也必须公平。
) W0 {) N9 w- x( s1 Y* M 而这一点,恰好是该机制的难题,“难在救援花费的成本核算与评估,也就是说确定怎样的救援成本才是合理的。”殷旭说,“只有标准确定了,才能进行追偿。”由于标准难以确定,追偿条款能否最终入围,“还有待深入的调研与商议。”殷旭说道。
. i5 s w6 l8 f 成都商报记者 郭锐川
' h% X8 J9 e1 {) x8 M4 _1 j+ a# s+ u/ ? | 9 b P! j/ }- L! c9 E
$ Y0 s: Q8 { C2 @+ s/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