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戈 发表于 2007-3-30 00:56:00

<p>那还是1998年,我刚刚加入梁先生的"自然之友",我就在"自然之友"买了一些环保书籍,其中就有一本"西藏墨脱的诱惑",还有金辉先生的签名,现在就在我的手边.金辉 以近于探险的艰难跋涉为线索,向世人展示地处边陲绝域的墨脱风情: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地方,神秘的环境,壮美的景观,罕见的遗风 (东方出版社1995年9月出版 )看完我就有一种向往,对墨脱的向往,我发誓一定要在40岁以前去一次墨脱.期限快到了,我也觉得离墨脱越来越近了! <br /></p><p>走得如此之惨痛-- <br />   <br />   动作全部变形,腿脚早已不听使唤。走不像走爬不像爬鸡飞狗跳踉踉跄跄鸭行鹅步东倒西歪盲人瞎马醉里挑灯看剑踏破贺兰山缺以手扶膺坐长叹...... <br />   <br />   每一缕肌肉都在呻吟,每一片骨头都在呼救...... <br />   <br />   死亡真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解脱。可这无边无际的苦海,无着无落的苦寂,如同无始无终的苦剧和无限无期的苦役,让你求生求死都不能。 <br />   <br />   呜呼(属于文人的叹息悲号),哀莫大于心死,悲莫惨于心狱。 <br />   <br />   万念俱灰也是一种境界。 <br />   <br />   远近已经无所谓。时间已经没有意义。走到吐蕃王朝石器时代二十一世纪都由它去。 <br />   <br />   世界已经不复存在。只有木然茫然呆呆然昏昏然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的移动复移动。 </p><p>   --这是属于作家文人的岂止切肤的更是切入骨髓的苦难体验。至于吗?也许至于。不信你亲去墨脱走一遭。那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地方。 <br />   <br />   然而那条路上依然还在走过许多人。百姓,官兵,干部,科学家,旅游者。他们自己吃过苦中苦了,独有文人把它渲泻了出来。并以此哗众取宠。更不必说藏地世世代代的朝圣者,就为了那个飘渺无际的圣地白玛岗的传说,翻过那山,走在连现今这路也不如的无路之路上,走死过多少代人。</p><p>&ldquo;墨脱&rdquo;旧称&ldquo;白马岗&rdquo;,白马岗藏语就是&ldquo;莲花地&rdquo;。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南麓。喜山两侧居住着门巴族、珞巴族、登人、夏尔巴人等。与藏文化传统有同有异,国际上称之为&ldquo;喜马拉雅文化&rdquo;。这当然也包括现在麦克马洪线那一侧和印度、尼泊尔边境上的少数民族。这一文化也是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热点。由于墨脱的历史上的与世隔绝,现今仍然交通不便,那里就特异。《西藏墨脱的诱惑》既是寻奇访异,又很真切实在。令足不出户者在舒适的环境中也可以遥想那片边地风貌,那份艰苦卓绝。金辉不虚此行。<br /></p>

流浪天涯伤心人 发表于 2007-3-30 02:53:00

耳环 发表于 2007-3-30 05:21:00

我要去!<IMG src="/oldbbs/editorFace/cheers.gif" _fcksavedurl="/oldbbs/editorFace/cheers.gif">

矛戈 发表于 2007-3-30 05:35:00

好的,到时候我叫你!

林海茫茫 发表于 2007-3-30 06:32:00

墨脱号称西藏的&ldquo;江南&rdquo;。我想不会那么恐怖吧?有机会我也是要去的哦。

古兰丹木 发表于 2007-3-30 16:49:00

不准备去了

孤独的心 发表于 2007-3-30 16:58:00

你去的时候联系我哦 就是死了也要去的

脸红红 发表于 2007-3-30 17:48:00

<p>确实黑漂亮!</p>

3414 发表于 2007-3-31 02:42:00

自由的向量 发表于 2007-4-3 00:39:00

<p>我准备在24岁的时候去~~~~~~~~~~~~</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西藏墨脱的诱惑(点了我的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