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戈 发表于 2007-3-30 14:32:00
<p>新疆喀纳斯行 <br /></p><p>(作者:远帆.这次莽山驴行认识的朋友,湘潭老驴也.发表于 2006-10-19 )</p><p>原本决定利用暑假,到向往已久的西藏去还一个高原的梦想,让种种的失意和怅然溶化在那片蓝天净土,可青藏铁路通车带来的人流却使我最后决定还是去新疆领略那广袤的西域风光。 <br />8月7日凌晨1点多,揣着好不容易找人买来的车票(广州到兰州的快客,衡阳到兰州400元多点),从衡阳踏上了广州开往兰州的火车。经过30个小时的旅程,8日7点半,火车到达兰州,儿时邻家的大姐已在车站等着我们了。大姐知道我还要去乌鲁木齐,就张罗着让司机带我去买票,可此时的兰州车站却已是摩肩接踵,略站了一会,便发现近几日往乌市的票都没有了,只好上车跟大姐先去家里安顿,再做他想。 <br />终于靠着邻家小妹使尽解数,解决了2张9日从兰州始发到乌市的特快卧铺票(票价比我想象的便宜很多,上下铺2张加起来才600多)。车出兰州,在西北干旱的旷野中飞驰,灰蒙蒙的天地似乎没有尽头,直到祁连山麓,因为高山雪水的滋润,才突然变得满目苍翠起来。车窗外茸茸的草沿着山坡似地毯一般铺开,上面点缀着闲适的牛羊,一直向远、向高伸展,直到最后与雪峰相接融入天际。如画的风景,让已被窗外的单调弄得意兴萧索的旅人们精神一振,车厢里顿时活跃了很多,但当列车蹒跚着驶过曾有中国铁路最陡峭之说的乌鞘岭后,又一头扎进了荒凉之中,很多地方除了不断向前延伸的铁轨,似乎进入了亘古的洪荒,完全看不到生命的痕迹。 <br />经过24小时左右的旅程,我们到达了乌鲁木齐,出了火车站后,即在车站的前坪乘2路车往驴友帮忙预定的新疆财院培训中心落脚,沿途先经过了碾子沟长途汽车站和刀郎歌中的“八楼”并停靠。 <br />网友苏离已帮我们代购好了11日19点由乌市往哈巴河县的车票(含保险150元,在此,再次向热情的苏离表示感谢),11日白天我们就在乌市看了看户外用品店,几经辗转,最后发现在离火车站不远的长江路国贸批发市场负一层有个户外用品批发店,里面的东西相对比较价廉物美,尤其是登山鞋等,品种较多,一些品牌的价格也非常有优势。 <br />11日晚19点,从碾子沟长途车站我们乘坐卧铺空调大客车准时出发,在12日晨 7点左右到达了哈巴河县城,原拟乘坐县城到白哈巴的班车,但要到下午才有车(清晨6:50有一班车出发到那仁牧场,途经白哈巴,到白哈巴的时间大约是中午12点多,全程车票40多元,到白哈巴车费30元/人),于是同行的几个人一商量,决定还是包辆车往白哈巴。哈巴河是个小县城,平常没什么游客,去白哈巴的路况基本只有越野车能走,因此包车很不方便;到处探询后,找到了一辆老北京吉普,开车的师傅是当地邮局退休的朱玛大叔,哈族人,与我们没有什么语言障碍。包车的费用是当天到白哈巴450元,第二天到那仁牧场一起700元。定好车后,朱玛师傅即开车载我们去哈巴河边防站办理边境证(用身份证即可办理,免费),等一切就绪,从哈巴河出发时已快11点了。哈巴河到白哈巴之间是砂土路,路况很差,车行路上非常颠簸,下午17点左右到达白哈巴,途中经过的铁列克边防检查站查验了我们的边境证和身份证。抵达白哈巴后,朱玛大叔将我们一直带到了他的同学图瓦人索隆格家,当晚即住在索隆格已出租给他人经营的木屋里,木屋里被褥很整洁,我们4个人包了5个床位的一间房,大洋100,还算便宜,但用餐就比较贵了,当地的食品基本都是从外面运进来的。晚餐我们通过朱玛联系,就在索隆格上了中央电视台进行家访的大帐里,吃着60元一斤的手抓肉,喝着酒听他弹琴,大家并合着琴声都亮了亮嗓子。 <br />白哈巴是个紧邻哈萨克斯坦的图瓦小村落,根据索隆格的介绍,图瓦人是蒙古族的一个分枝,他们的祖先当年曾跟随成吉思汗西征。整个村落由毡帐跟木屋组成,地势海拔较高,背依的群峰虽在盛夏,却依稀可见皑皑白雪,满山都是白桦与温带的针叶森林,平地和缓坡上则是青青的牧草。虽然已被划入喀纳斯景区,但总体来说,游人不多,显得非常宁静,我们从哈巴河方向过来,也没有人向我们收60元的门票,一些外来人在此经营号称XX山庄的旅舍,但条件都很简陋。边境一线我方一侧已用铁丝网隔离了一带警戒区域,除了当地的牧人和巡逻的官兵,其他人是不得入内的,否则就要被请到边防部队驻地里学习几天边境管理条例了。这个规定,使我们在清晨徜徉界河欣赏日出时碧水被轻纱雾笼的愿望落空了,好在通过客栈老板与驻军联系,我们被同意到界河边的5号界碑处观赏留念。 <br />去那仁牧场从白哈巴出村不远就是一个门票站,如果是从喀纳斯方向来白哈巴,就得在此买60元的门票了,我们逆向而行,工作人员看了下车,朱玛大叔用哈语告诉是去那仁的,我们也就蒙混过去了。从白哈巴到喀纳斯的柏油路已经修好,2地相距约50公里,可惜的是我们从白哈巴开出不久,车就左拐又驰上了破败不堪的砂土路,到那仁短短30多公里的路程,竟也颠了1~2个小时。原来我们打算在那仁找个向导,带领我们徒步走到双湖,再从双湖徒步到喀纳斯,可在那仁等向导和马匹一直耽搁到下午14点多,最后由于那仁的哈族老乡向导跟马匹要价太高,且没有商量的余地,于是我们决定自行徒步直接去喀纳斯。 <br />走了约3小时后,途经一个森林检查站将我们留住,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以240元的价格由检查站派出一人一骑继续走小路带我们去喀纳斯景区。途中,向导告诉我们,行经的路线经常有野狼跟黑熊出没,要我们尽量加快行程,看能否在当晚赶到喀纳斯景区的观鱼亭附近。又跋涉了5个小时后,已是夜里23点了,看看天色马上就要全黑,向导告诉我们再翻过一座山隘就能看到观鱼亭了,他要返回,不能再送我们了,我们的人也已精疲力竭,基本没法再走,正好此处有个牧场,有几户牧民,于是就在此扎营,一晚上伴着牛儿的咀嚼声、牧羊犬的吠叫声迎来了天明。起来收拾好营帐,出发,果然爬过山隘没多久,在望远镜里就看见了观鱼亭,但走到喀纳斯老村的这段路程依然用了我们6个小时,途中有些牧道非常明显,有些地方却已被杂草覆盖,难以辨认。当地人告诉我们,选这个季节来不太是时候,如果早一个多月,可以看见雪峰高耸,遍地繁花,而再晚一个多月,经霜后的白桦树则金黄绚烂,木屋点缀其间,人就仿佛置身于油画世界中。虽然有些遗憾,但此时我们也能看到夏季牧场上丰美的牧草和成群的牛羊,广阔的草原和壮观的原始森林也让南方过来的我们叹为观止。 <br />14日中午时分,我们终于从观鱼亭后山下来到达了喀纳斯老村,景区已被开发的非常成熟,游人云簇,可象我们一样背着硕大背包的“走驴”却几乎没有,这使我们在景区里显得非常扎眼,门票要260元,由于逃票的缘故,我们得非常小心,以免被稽查发现,这大大影响了我们在景区里的心情。喀纳斯景区里的区间车除上观鱼亭山顶的外,全部免费,因为费用已包含在门票中。我们将背包留一人看守后,与其他游客一起登上了环湖的游览车,开到湖边浏览了一下湖光山色,又乘环湖车返回了喀纳斯老村。在痛下一番决心、做好被抓的准备后,我们背着包往去贾登峪的区间车上蹭,登车处散布着很多穿各类制服的人,好在没人理会我们,胜利大逃亡:)。区间车沿着喀纳斯河往贾登峪途中经过许多景区,每个景区都可随意上下,参观完再乘其他车辆往贾登峪,我们由于大包的拖累,直接到贾登峪出景区(贾登峪是喀纳斯湖景区的门票点,距喀纳斯湖约30公里)。 <br />贾登峪处热闹非凡,看见我们大包小包,马上有不少人围拢过来,问我们是否租车去布尔津县城,车资是40元/人,但我们要去的是和木,所以找了一个在和木经营山庄的司机,商量好在他那里住宿按25元/人、洗澡另加5元的价格后(这个价格回家后他被老婆痛骂一顿,因为他那山庄投资了2、30万),以每人40元车资的标准出发了,原以为距离不远,结果柏油路上桑塔纳还开了差不多3小时才到,途中经过一处门票点,我们4人中下车2个绕开,另2人花120元买了门票进和木。 <br />和木也是一个图瓦村落,依山傍河,但规模要比白哈巴大很多,在政府的主导下,建设的木屋整齐划一,虽然有雕琢的痕迹,但风景确实漂亮,由于海拔比白哈巴低不少,所以这里的树木主要是白桦林,山庄的老板告诉我们,现在他家的标间价格是180元,而一些摄影师跟他预定的9月中旬的房价是480元,那时全国很多摄影师云集于此,这里也将热闹非凡。 <br />第二天清晨,在后山的观景台将和木的风光尽收眼底后,我们还是搭乘山庄老板的车去往布尔津县城,车资依然是每人40元, 3个小时左右到了布尔津县城。这是个美丽异常的小城,规模比哈巴河要大很多,在这里,一顿黄面烤肉的晚餐极具特色,吃过后让人实难忘怀。 <br />15日19点从布尔津乘坐卧铺空调公路客车,16日晨6点多返回乌市,直接去比较有名的马兰招待所,结果没有床位,而且现在的住宿价格与原来网上介绍的变化很大,做为一个招待所2~300元的标间还是太贵了,我们又去找其他地方,最后发现在火车站小商品城附近的武警招待所跟新疆军区二招条件不错,标间才120,对于驴友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住下。 <br />拿到朋友帮忙定好的乌市到汉口的票后(600左右一张),离发车还有一天时间,遂决定去著名的天山天池领略风光,天池名声虽大,但从风光来说,建议南方的朋友没有很大必要去看,因为跟南方山间规模较大的水库没什么区别。 <br />18日13点多从乌市登上开汉口的特快列车,20日10点多到汉口,从汉口转往武昌,紧邻武昌火车站就是长途汽车站,14点多登上开往湘潭的大巴(票价110多),19点到达湘潭,结束此次旅程。 <br />沿途总结喀纳斯一线徒步的经验,觉得最好的方式是选择先到布尔津县城,从乌市过去白天、晚上都有车,如果时间充裕建议搭乘白天的车,即算在车上也可欣赏到沿途如魔鬼城等的风光。到布尔津县城后,有2种徒步方法选择,一是先包车到贾登峪,再从贾登峪雇向导租马或骑或徒步到和木,需要2天的时间,参观完和木后,继续骑马或徒步到喀纳斯,也需要2天的时间,在喀纳斯景区稍做停留后,可选择继续徒步或乘车去白哈巴(乘车需买门票),然后由白哈巴乘车到哈巴河县返回乌市,也可在喀纳斯乘景区区间车返回贾登峪,然后回布尔津。走过贾登峪到和木以及和木到喀纳斯的徒步路线后,风景方面其他地方基本只是地名不同了。在贾登峪跟和木租马大约是每匹马100元/天,向导自己的马跟每天50-70的带路费都算你的,徒步时一般不用带帐篷,沿途有牧民放牧时搭建的木屋,但睡袋跟配套的东东还是要带的,我这次去是盛夏8月,带去的冬装基本都用上了,象白哈巴,晚上温度不到10度。到喀纳斯一线基本都是普通游客,为避免太显眼,建议驴友们去那里背包不要太大,否则逃票有些麻烦。新疆旅游,以4-5人为最佳,包车费用相较内地算比较便宜,很少有收过路费的地方(高速除外),以风光旅游为主的朋友,包车后,自由度很大,每车一天几百元的费用一摊下来,跟坐公车差不多,因此,包车是个不错的选择。有人说到了新疆,才真领会到中国之大,朋友们,去吧,去新疆吧,开朗淳朴的新疆人,各种美味的瓜果,苍凉大地的雄浑,绝对会让你觉得不虚此行。</p>rbm8724 发表于 2007-3-30 15:55:00
写得真细,不错,要有照片供欣赏就更好了.古兰丹木 发表于 2007-3-30 16:45:00
高山流水<BR><BR>图瓦人是从俄罗斯图瓦共和国迁移到新疆境内的,他们与那里的人操同样的语言,具有同样的生活习惯和特殊民俗。古兰丹木 发表于 2007-3-30 16:46:00
可惜没有看到照片流浪天涯伤心人 发表于 2007-3-30 20:45:00
矛戈 发表于 2007-3-30 21:31:00
原贴没有,我去找他要,再来贴.慕少帅 发表于 2007-3-31 02:41:00
图瓦人不是元朝时成吉思汗的后裔么?<BR>很好的文章!矛戈 发表于 2007-3-31 09:42:00
中国新疆图瓦人 <BR><BR> 新疆喀纳斯是图瓦人在我国唯一的聚集地。图瓦村位于喀纳斯湖南岸2-3公里处的喀纳斯河谷地带,周围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是布尔津县前往喀纳斯湖旅游的必经之路。海拔1390米。 <BR><BR> 图瓦亦称“土瓦”或“德瓦”、“库库门恰克”,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录。隋唐时称“都播”,元称“图巴”、“秃巴思”、“乌梁海种人”等。 <BR><BR> 有学者认为,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时遗留的部分老、弱、病、残士兵,逐渐繁衍至今。这更象是传说。而喀纳斯村中年长者说,他们的祖先是500年前从西伯利亚迁移而来,与现在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图瓦人属同一民族。 <BR><BR> 喀纳斯图瓦人的房屋皆用原木筑砌而成,下为方体,上为尖顶结构,游牧时仍在蒙古包。狩猎为生,善射箭、骑马、滑雪,勤劳朴素、勇敢强悍。 <BR><BR> 喀纳斯图瓦人保存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语言,图瓦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哈萨克语组相近,因此喀纳斯图瓦人均会讲哈萨克语。现在的图瓦人学校基本是普及蒙古语。 <BR><BR> 在生活习惯方面,喀纳斯图瓦人除欢度蒙古族传统的敖包节外,还有当地的邹鲁节(入冬节)、汉族人的春节与正月十五元宵节。 <BR><BR> 图瓦人信仰佛教,但萨满教对他们的影响也较深。 <BR><BR> 图瓦人较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部落氏族观念和宗教信仰。图瓦人每年举行祭天、祭湖、祭山、祭鱼、祭火等宗教活动。“敖巴节”是每年一次最大的节庆。 <BR><BR> 喀纳斯图瓦村与喀纳斯湖相互辉映,融为一体,构成喀纳斯旅游区独具魅力的人文、民族风情。 <BR><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