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3|回复: 1

[游记攻略] 中外专家警告:别让“旅游热”掏空古村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5 1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p>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是中国各地保护古村落所采用的通行办法。但是,出席在江西婺源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的中外专家担心,盲目地发展旅游业会掏空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内涵。</p>
<p><br />
中国文物和古建筑学专家罗哲文说,中华文化的根基在村落,西安、洛阳和北京等都是从村落发展起来的。他说:&ldquo;一个古村落的居民大多由一个庞大的家族组成,那里有创业始祖的记载和传说,有古老的遗训族规。而且古村落的先民在村落选址、建筑与环境营造方面,运用古代堪舆学的理论,择吉而居、顺应自然、合理布局,创造了天人合一的境界。&rdquo; </p>
<p><br />
因而,一座古村落绝不仅仅是一个古建筑群,它更是民族深厚历史和文化的载体。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张安蒙说:&ldquo;保护和发展古村落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人民,适度地对古村落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是合理的,而且还可以促进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但是,在开发古村落旅游资源时要进行科学规划,要以不破坏古村落自然景观和文化内涵为前提。&rdquo;</p>
<p><br />
张安蒙一直致力于中国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近年来走遍了中国各地的古村落。她对一些古村落大张旗鼓发展旅游业表示担心。她说:&ldquo;当古村落成为景区以后,停车场、餐饮设施、宾馆和道路交通建设不可避免。大型停车场、宽敞的水泥路和功能完善的宾馆为游客提供了方便,却破坏了古村落独有的儒雅和幽静、清丽和妩媚。&rdquo; </p>
<p><br />
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古村落成为&ldquo;景区&rdquo;后,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乡风民俗受到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一把花生一杯茶,都成为有价商品。家家的门头成为餐馆、宾馆和小卖部。只要掏钱,游客可以推开任何一栋私家宅院参观拍照。市场经济的&ldquo;一分利&rdquo;观念深入人心。现在有些古村落景点内,游客在老乡家门口的水井里舀一瓢水喝,乡亲们也要向来客索要一角钱。张安蒙说:&ldquo;就一角钱,古村落可亲可爱的乡情民风顷刻间荡然无存。&rdquo;她说,由于商业味太重,有些古村落让她有去一次不如一次的感觉。 </p>
<p><br />
法国文化部建筑遗产城总监裴杰明认为,对包括古村落在内的文化遗产,正确的态度应该是&ldquo;与其保护,不如管理&rdquo;,保护肯定会死亡,而管理则能注入真正的生命力。他强调,对古村落的开发也不能局限于旅游一项。 </p>
<p><br />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和新兴产业崛起,各类垃圾成为威胁着古村落环境和水资源的一个严重的问题。上海同济规划设计院院长周俭也反对盲目发展古村落旅游业。他说:&ldquo;对古村落而言,发展旅游并不是第一选择,更不是唯一选择。我们应该结合古村落自身的资源特点,发展有各古村落特色的产业,比如花卉、编织、盆景、园艺、农产品和水产品等,从而使古村落实现可持续发展。&rdquo; <br />
</p>
发表于 2006-11-17 0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版主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7-3 02:29 , Processed in 0.070013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