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游记攻略] 绵竹九龙镇双同村志愿者救助站纪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9 00: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北京

透明的金子-四川绵竹震区救助站日志

透明的金子-四川绵竹震区救助站日志

早晨迅速的起床,洗漱完毕,吃了点稀饭和面包。籽籽和廖平匆匆骑着附近老乡主动借给我们的摩托车背着物资去看望94岁的刘大爷,说好了很快就回来让我先组织准备物资。

今天是6.1,今天来关注震区小朋友关注孩子的志愿者真多啊。洗漱这一会功夫,救助站门口开过来开过去了无数辆大车小车,仅仅我看到的车牌就有来自四川、重庆、贵阳、云南、安徽、江苏、北京甚至广东的志愿者车辆,看着车上载满了玩具学习用品和从各地汇聚来的满满的爱心。我想,不论他们来自哪个省,在今天他们就是绵竹人,在今天他们就是四川人,他们就都是一奶同胞,都是中国人。都来疼爱自己的孩子都来照顾自己的孩子。。。

好在我们的6.1活动已经在昨天提前完成。这里的孩子们今天会去新村委会,那边一个香港的基金会,也在给孩子搞活动。今天在震区,孩子们是重点的重点,所有的关注焦点都会聚焦在孩子身上。今天的这里的幸存下来的孩子都会被爱心彻底包围。按昨天的分工安排,我们就留下了一个放映员肘子带几个妹妹,在幼儿园帐篷电影院里继续放动画片电影。尽管肘子老大不乐意,但也没办法啊,发电机是个技术活赫赫。我们能再去村里,去看看有那些急需要帮助的乡亲。

籽籽和廖平回来了,籽籽的表情有些伤心。可能是为那大爷伤心。因为今天出去发物资的人很多,出发前籽籽又重申了出去发物资的注意事项。如何收集并记录情况,如何与老乡沟通,如何与特殊需要照顾的老人沟通,以及每个人在发物资时应该说明自己是谁?是来做什么的?同时需要注意和老乡说话时的态度,不要居高临下,还特别声明了,不许对着老乡乱照相,不许带相机!换个思维想象看,如果你家受了难天天有人来来往往,都举着大大小小的相机来闪你。你自己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因此对老乡的尊重也必须是摆在第一位的。我发现在说这些的时刻,籽籽表情神态一点不像个小妹妹,声音不大却明亮,语言逻辑清晰,干净利落没有一句废话,这女孩真不得了。

按昨天的经验装包,除了普通的物资外,如果女生只带带了卫生巾女式内衣裤等,而男生只带了男式内衣裤是不行的。真的走出去后,每个大包都会自成一组,这样每个包里的东西就不完全了。所以每个包都要带全物资而不论男女。其他所有带了大旅行包的志愿者都把自己的包腾空,总共11个大包和无数个小背包总共分成4个大组和11个小组,每小组两到三人。我分好了组就各带一边出发了。籽籽坏男人带两个大组向上,我廖平带两个大组向下,向我们昨天四个组走过的更远处巡查。

继续走的路上一个农用三轮车看着我们背着大包,在村里发放物资。主动的要我们搭乘坐他的车。巧克力昨天跟籽籽走过一遍今天让他带队,与分给他的两个妹妹上了车。去找刘金福大爷,昨天籽籽发现他没有做饭的大锅。我们今天给他带去。

我、飞羽、云去看一个婆婆,昨天她问我们要头疼药,她在被地震时被伤到,一直头晕却一直没去看病。我们不是医疗专业人员不能乱发药品。云微笑着拉着婆婆的手,细声的耐心的问婆婆头疼的感觉,我让她去镇上的医疗中心就看看,云估计她有轻微的脑震荡。地震到现在过去10多天了,她为什么一直不去看呢?我们反复向她说,现在看病是免费的不要担心钱。昨天天色以晚,云千叮万嘱的告诉她,明天你一定要去看。他的儿子也从田里回来了,于是我们又再次嘱咐了她儿子。今天我们第一件事情就来找她。看看她是否去医院了。我们把她送上去医院的汽车。
马路这边的所有地段,我们已经都有小组覆盖了,我们小组就越过了马路向更远的地方走去。沿途一户一户的发着物资,查看着乡亲的情况。这时一个穿着不像村里人的成年男子找到我们。诉说他的困难,我们赶去他的家发现他的屋子很结实没有坍塌,堂屋里堆满了彩条布矿泉水大米生活品等物资。因为他的东西并未压坏,所以这些物资他并不需要。他的腰伤是陈年老伤,腰椎间盘突出,希望我们能联系到让他免费住院手术。我们不是医疗队,只能让他去救助站,把他的情况记录下来,转达给政府和医疗救助点。

一路上和飞羽聊着如何把志愿者的工作做得更好更长更久远,飞羽是个沉稳的有思想深度的小伙子。讲起这次志愿者的组织工作滔滔不绝,近期的、远期的、前方的、后方的、组织上的、心理上的面面俱到,显得沉稳而老练。
不觉得我们过了个河沟,看见了地里劳作的乡亲漏水的鱼塘和大片的废墟,这个村的帐篷很整齐,都集中在一起。我们分别看了有婴儿有老人的家庭分发了物资。几个年龄很小的妈妈带着吃奶的娃娃。我们聊天中得知孩子这些天都是吃得糊糊。我们把所剩的婴儿奶粉留下。在一个丁字路口,看到一个低矮的帐篷,躺着一个婆婆。帐篷边上有拐杖,说明帐篷里的婆婆残疾了。这么大的太阳,所有人都在树荫下坐着,而这个老人却应为行动不便。无奈的躺在路边的窝棚里。我俯身进去看了看婆婆的帐篷那是个不能叫做帐篷的篷子。一张木制的单人床,床头一边搭了个架子另一边就架在床头的两根横木铺上了草席,白天暴晒晚上又会被蚊子咬死。我们赶紧找她的家人,她有亲人照顾吗?邻居出来了,说她有儿有媳妇,前面那个大院子就是他家的房子。那他的儿子儿媳住在哪里了?邻居指着前面的大帐篷:那是他们的住处。天啊,居然有这样狠心的子女,自己住舒适的帐篷却让婆婆萎缩在这种地方。没闲工夫跟这样的不孝子女制气,必须帮婆婆解决她的住处。我跟飞羽合计了一下。时间已经是正午了。我们回去下午多找些人手来,给婆婆搭一个离开路口安全的阴凉的防雨的帐篷。

回到营地,洗手消毒时巧克力他们组也回来了,不禁佩服起这个小伙子来。他个子不高把我为自己准备的大包背走了,那个包因为是为自己准备的,所有的物资我都比别的包多装了一份,一定很重很沉,他背走后的路上我还数次担心他是否能坚持下来。现在看他是个坚强的小伙子真棒。大家一样出去都累了,可籽籽、廖平和坏男人的身影依旧在忙碌着,在抬水在生火在刷锅洗碗。在。。。大家午餐时我看籽籽累得躺靠在石头上睡着了。

中午吃泡面时汇集了一下上午各队的情况,很多小队走出了双同村,走出了九龙镇。那个睡在路边的婆婆韩泽慧就是另一个镇,东白镇广和村一组的。而有的组走到了白玉村,有的组走到了遵道镇的辖区。整个九龙镇双同村的情况大致清晰了。

下午集中力量突击几个重点需要搭帐篷的人家。我说这组还需要几个人手谁愿意跟着一起去?泉、巧克力和彦彦主动加入了进来,加上上午去的飞羽和云。我们一共6个人,带着搭帐篷的工具出发了。我骑着老乡的摩托车把整箱的矿泉水和面给婆婆送去,路上遇见了一个上午发他们物资时很能说的感谢的人,原来他一直在外打工很久没务农了,这次地震赶回家里来自救。这部农活熟悉了把自己的脚给锄伤了。我赶紧把车上的物资卸下来,把他载出去到了公路上,看他拦了车直奔镇上的医院方安心回来。

按长期志愿者的经验这种搭帐篷需要劳力的事情找村长联络可以找些乡亲帮忙。飞羽和云去了半天回来了。身边多了一个人,穿得笔挺打着阳伞。在我们身边站了一会,趁我们忙着给婆婆移帐篷的时刻消失了。虽然没经历千难万难我们把婆婆的帐篷床移到了他家果园里,又在帐篷的上方搭上了一块彩条布。飞羽一边搭帐篷一边说,我是学结构的哟。结果学结构的建筑师和大家一起搭起了一个能挡风遮雨遮荫凉的临时住处。但是没有蚊帐,晚上婆婆会被蚊虫围攻的。我们在劳作的时候婆婆的媳妇出来了,给我们拿了水。我们虽然没喝那水却对她说谢谢。她喃喃道说,我该谢谢你们哟。算了没法说她,这里为什么有些人这样对待老人。
由于路非常远,FJ骑车来接走一部分人,我和云在公路上搭了一段班车,车上的售票员和司机居然不卖给我们车票。再次感动ing。。。
路过村公所看见某香港基金会给孩子办的活动在热闹的进行中。那里依旧传来欢快的笑声。。。
回到营地,FJ让大家快速的收拾装备,而这时看到籽籽、廖平和坏男人在收拾营地的垃圾,我过去和他们道别。
孜孜喃喃的说:“当你留在这里的时间越长,你越会发现这里每天都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渐渐的,你对这里对乡亲产生了感情,于是就不想离开这里了。”
是的,从这些孩子嘴里你听到都是某婆婆某大爷如何如何,双同村如何如何。他们没有称呼这里为灾区,也没有称呼这里的人为灾民。他们没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他们仅仅伸出他们的肩膀,他们的胸膛,与乡亲们在一起!
他们真正做到了“我们在一起”
那个男孩坏男人没听他说过一句话。所有的印象只是干活干活不停的干活。那个被葫芦夸奖的廖平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仿佛有无限的精力。还有彦彦、巧克力、竹子、西瓜、2小姐以及所有的3批的我没点到名字没记住名字的志愿者们,包括这次活动的组织者飞羽,他们大都是80后的年轻人。
他们的默默的无声的肩膀上扛起了这样的担子。
为什么这些80后的孩子能在一夜间成长?
为什么这些80后的孩子肩膀能在一夜之间硬朗起来?
巧克力说:“看过灾区景象,看着活出来的乡亲们眼神,看着他们的表情,只感到很疼,唯有让自己,尽全心,出全力。”
竹子说:“其实没有什么东西让我们改变,是本质的,骨子里就有的,不需要任何东西来改变我们。”

是的
应该改变的是我们以前对80后孩子们的认识
这一代在贫与富的边界上走过,在自由与约束的边界上走过,在纯良与邪恶的边界上走过,在闭塞与开放的边界上走过,在贫穷与财富的边界上走过,在道德与良心的边界上走过,在世纪与时代的边界上走过。   
今天他们作为志愿者走到了这前线
这个前线就是一个展现他们优秀本质的舞台。
这个前线就是一块试金石。
这个前线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孩子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是透明的
那么的纯那么的净
这个前线让我们看到这些孩子坚强的肩膀。
这肩膀一定能像他们的父兄一样扛起民族的大业。
甚至比他们的父辈兄辈更好更棒!
是的
只要是金子他总会发光。
我深深的敬佩你们。
孩子们!!!

[ 本帖最后由 苍岩 于 2008-6-19 00:13 编辑 ]
发表于 2008-6-19 09: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原帖由 苍岩 于 2008-6-19 00:06 发表
不许对着老乡乱照相,不许带相机!换个思维想象看,如果你家受了难天天有人来来往往,都举着大大小小的相机来闪你。你自己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因此对老乡的尊重也必须是摆在第一位的。


非常赞同

另一方面,看看救灾的电视,每当从废墟里面救出一个人,医生强调要把伤员的眼睛蒙上防止强光刺激伤害眼睛。但是仍然可以看到不断有闪光灯对着伤员在闪烁....
发表于 2008-6-19 12: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写得真好

你们写得真好,做得更好。
让我感动.也让我觉得很骄傲.
发表于 2008-6-19 13: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天津

三天的感动(禾叶姐姐的日记)

三天的感动
发表于:2008年6月15日 13时51分14秒阅读(11)评论(4) 举报本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495202660/blog/1213509074

三天的感动
     2008年6月7日到6月9日,我随22名志愿队去了绵竹市九龙镇双同村的救助站,在那里陪村里的五保户过端午节。
    临走之前,就强调了我们是一群志愿者,告之了一些注意事项和纪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只是尽我们的一点力量,我们是去服务的。要听营地领队的安排,要保持低调,不发表个人言论,也不参与当地的矛盾;不可以在公众地方拍照,不要让人们感觉我们是来玩,来观光的,不要让他们感觉到我们象救世主。
    6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在下午2点30分到了救助站。经过简单的整理我们分成四组出发下到各个村里。在那里三天的时间让我感触很深:
    6日的下午一点多钟,当我们的车渐渐进入绵竹市映入眼帘的景象是一幅幅标语激励着人们,让人很是感动。车再向前开,情况越来越严重,一排排的帐蓬搭在马路两边。灾难带来的破坏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像。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那里的状况——一片废虚。这是真实的灾区。那里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大多只剩残垣断壁,无一房屋不受影响。就是没有倒塌的也是不能住人了,因为结构已经破坏,还有就是余震不断。
    我们看到的只是房屋倒塌的凄凉,但是疫情控制得非常好。一点都没有疫情的状况。我们去的时候井里的水也可能饮用了。那里的房屋因为不能居住,现在所有人都住在帐篷里,但是夏天都存在着漏雨的问题。物资方面,有政府和各界人士的捐助,基本生活都能够得到保障,商品销售也已经开始恢复,物价控制较好。我到镇上看了一下也问了现在他们的生活,肉类比地震前还略有下降。现在他们普遍缺日常用品,炊具、特别是锅和暖水瓶。整个九龙镇供电全部中断,当地的电杆一根都没有倒,只是因为终端线路有问题怕出危险,我们去的时候供电部门正在加紧抢修。
    地震发生后,很多家庭都痛失亲人,看着自己艰辛建立的家园瞬间全毁,经过了最难受的日子,大灾后,这里的乡亲表现出的是超出我们想象的坚强和一种爱。一个大姐告诉我们她的女儿只有七岁在村小读一年级,照片上看来是个很可爱的小姑娘,还在学跆拳道,本来是有机会跑出来的,因为她是小班长帮助老师转移同学,所以没有能跑出来,教室垮塌的时候,因为无力自救,活活窒息。而她的大伯是村里的五保户,大灾过后她把老人接到了她的家里来照顾,她说:她要顶起这个家,这样也可以为村里减少负担。她很感激那么多的人来帮助他们,她知道我们来这几天都是自带的干粮,没有吃上一次米饭,几次走过她的帐蓬前她都要我们在那里吃饭。
     我们在村子里等民兵连长过来带我们到村民家里去,在路边和一位一中年男子聊起,他侄女侄子在这次地震中都没有幸免,他说:宁愿自己倾家荡产,自己有什么,也不愿侄女侄子死,侄女是他从小一手带大的,侄女马上高考了成绩很好,侄子今年中考,从来没有学过画画,但是可以画什么象什么,一直想要做一个画家,说到这儿,他含着快要掉出的眼泪转身躲向一面。他在我们面前,始终没有落下一滴泪。
    老村长告诉我们这里的房屋几乎全毁,没有倒下的楼房屈指可数,没倒下的都是搞建筑的自己家修的房子,水泥用量都达标的。我们在清理时发现,村民自己建的房屋质量水平都很差,那些失去小孩的家长他们说学校的教学楼质量严重不达标,出事时就只有低年级和高中的教学楼塌,四五六年级的都没塌。这次地震,应该引起我们对建筑行业的反思、重视。
    真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人最善良本质的一面全都展露出来,全民都异常团结。我们在那里得到了当地乡民的支持和帮助,一路上,只要有顺路的车经过,不管是军车、营运车、非营运车、私家车辆,一看我们胸前带的志愿者的标志和手里系着的红丝带,都会主动停下来招呼我们上车。他们的村干部很配合我们的工作,新龙村的许村长这三天带我们走遍了村里分散的五保户,他自己家里的秧苗都还没有来得及栽,没有他和那么多基层干部的帮助,仅凭我们二十多个人的力量根本就无法完成几个村的145户五保户的走访。村民之间发扬团结互助,在这种非常时期,邻近的几家人都居住在一起,吃一口锅里的饭。
    当我们路过,虽然不是去直接帮助他们,他们都非常感激。在灾后,他们真正需要的,更多是心灵上的安慰与关怀,让他们感觉我们没有忘记他们。当我们去了解,问到他们缺什么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什么都有都不缺,就怕给我们造成负担。一说就是你们辛苦了,我们受了灾,你们那么大老远的来帮助我们,水也不喝,饭也不在我们这里吃。真的是这个社会政府好,有你们那么多的好心人,老是说感谢我们的话,真的是我们只是做了一点点小事,他们都是铭记在心上的。让我们一次次的热泪盈眶。在那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出出的感动,就连那里的小狗小猫都通人性。我们去到一个村子里,出来的时候,有条狗一直跟在我们后面送我们,送了很远,我们说了很多次让它回去,它还是一直走,过了几个小桥,它才到回去了。许村长给我们讲,地震后的全国哀悼日那三天,每到天刚刚黑的时候那些狗呀猫呀,都头向着天,撕心裂肺的叫,有的还流着泪,直到集体默哀三天结束后,一下子就平静了。
     我们去之前就告诉我们要准备自己三天的食品、水,不要给灾区增加负担,三天里也不能洗澡。只能有水可以洗脸,我们都带了湿巾什么的。到了第二天下午,驻这里部队的营长得知有这样一支志愿队,且很多女孩子,主动来营地开车接我们去部队洗澡。是部队野外作战用的洗澡车,一次可以容纳10人洗澡,能在军用洗澡车里洗澡,我们都很兴奋。部队的尚营长特别关心我们,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还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多的帮助。我们走的那天尚营长还专门到我们营地来送我们。真的是军民一家亲,真的是感受到人民子弟兵在危险时刻永远冲锋在前。永远都在为民众办实事。
    我们的营地以前是村委会,后来两个村合并了,就空在那里。这次地震成了一片废虚,就只有一个坝子可以利用,营地的指挥点就设在那里。我们睡的帐蓬就搭在坝子上,那里厕所是掀了顶只剩一半的,因为只有一个厕所又是公用的,进出也必须踩在废虚上,还得问一下里边有人吗,条件很有限,但是我们是一群志愿者,什么都是可以克服的。
    我们这三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每天背上很大一包物资,到五保户家去分发,然后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把信息带回来。背上二三十斤的东西,在强烈的紫外线下徒步穿行几十公里,上午、下午来回两遍,还是很耗体力的。但是没有一个叫苦的,他们都争着把重的东西往自己的包里放。
    我们这次去的人中包括那里留守的好几个都是80后的年青人,他们这次给我们所有人都上了一堂很生动的课,真的是他们是一群很了不起的人,每天他们都有很多让我和我和队友们感动的故事。留守在营地的小廖我们戏称他为营长,他只是一个25岁的大男孩,他是从5月17日跟随志愿者到了成都,由成都市团委分配和另外几个有来自北京、重庆的志愿者组成的小分队一起进到绵竹市九龙镇双同村,开始组建的这个救助站。当时他只是向单位请了7天假,7天很快过去了,他感觉这里太需要人了,他也熟悉了这里的一些情况,他又向单位请假,单位没有同意,他立马辞职安心的做起了这个留守在这里的营长,每天他们的工作量相当大,20多天里他跑遍了整个村队,那些村民全都认识他,我问他,你到这里来这么长的时间你爹妈放心吗,他说当时不同意也不放心我在这里这么长的时间,现在没事了,我在这里很好,他们也应该放心了,我说你还在这里有多久,什么时候想要回去,他说我肯定想回去,只是这里也需要我,等有人来接我的工作了,我就回去,但是我以后还是会再来的,因为他们要把这里作为一个长期的救助点。真的是让我们所有的人都很受感动,那么朴实的语言,那么可爱的男孩子。
    和我分在一个组的随风妹妹,也是80后,看起来在家也是乖乖女,那么斯文、秀气每天我们一起出去也是背上很大一包有什么重的都是抢着往自己包里放,那天分派她去给一五保户老大爷煮棕子,灾后他们都只能生火做饭,她从来没用过柴生火,最后的结果是把一大锅水烧干了,煮了一小时,熄了无数次火,我们在旁边搭蓬,烟子让我们都睁不开眼了,终于把棕子煮熟了。大家也都成了一只只花猫。一看人全不见了,旁边帐蓬的一位老大娘说,这姑娘心真好,跑那么远来煮棕子,不过这烟好大哟,我朗个受得了哟,我还是到外面去走走,煮完了我再回来。最后得知那棕子本来就是熟的,这煮棕子的事变成了那天饭后的一大笑料。
    我们这一组一个叫法翼的小伙子,他看起来那么白净很有一些书生气息 ,但是做事主动积极,从来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也从不抱怨叫苦。特别是那天我们去给一眼疾的五保户搭帐逢,因那地方的地势低,一下雨就没有办法住人,我们就想办法用大石头铺一层地基。那天我们本来就已经去了两家,走了二小时,中午的太阳很热。我和随风妹妹大的搬不动只能搬一些小的石头。就他一个人,搬那么重的石头,一块块的砌,终于铺了一层地基。看他那么累,本来白净的男孩子都给晒红了,一直也不肯休息,我们都很心疼。叫他休息一会,他说不行已经到中午了,一歇下来就干不完了,再不干完我们都会没有力气了,实在不行了,喝了两瓶霍香正气液,又继续干。因为我们干完了还要赶回营地,下午还要回重庆。
    真的是这次让我感受很深的是,这些平凡的人,朴实、善良、爱心、坚强、负责、不求回报。这是一个民族的伟大精神。这也是一个民族的希望.
发表于 2008-6-26 09: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北京
感动出了感动还是感动
发表于 2008-6-26 22: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感动加敬重,向志愿者致敬!
发表于 2008-6-29 18: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强烈要求这个69俱乐部把广大驴友所捐款项收据公布出来!!!
这些钱用到什么地方去了!!
总要给个说法吧,你不可能又说太忙,根本就没得收据哈!!!!
发表于 2008-6-30 21: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第五批志愿者名单公布:
婷児、籹吇、河马(自行乘车去)
第六批志愿者名单公布:
禾叶、法翼、兰台、方子、潇湘雨露、严巧敏、赖星、刘杰、杜勤、许建勤

[ 本帖最后由 釺唫鮭鮭 于 2008-6-30 22:02 编辑 ]
发表于 2008-7-1 17: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天津

你们是69的托儿吗?

我是小小生,初级驴,小虾米,认不到罗西,实话实说老前辈,老驴,在下小生有礼了!
感谢你们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追到69俱乐部打,把他揭发出来了,不过我不懂重庆的驴圈,不晓得这里的行规,多有冒犯,请教几位大虾几个问题:
1、首先谢谢你们让我们了解了69俱乐部,而且每天在空间里如雷贯耳的向我们宣传他,只是我没搞懂,你们是想炒作他们还是炒作自己呢?
2、如果是炒自己,罗西GG 已经是大名鼎鼎,还需要炒吗?而且跟那个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的69混到起炒不是坏了你大领队的名声?实话实说好像也不是炒自己,因为您穿的马甲,没人认识您,您不是白炒了?所以按照推理,你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炒作69俱乐部!!不晓得小生是不是头脑太简单了?
3、你们是想要把69俱乐部炒成什么样子呢?是想要揭发他的坏吗?那么我们这些小驴很感谢,我们了解了,以后一定不跟他们的团去驴行。不过他们好像很少召集商业出行队伍啊,很多都是公益的,每次都报名得爆,我们这些小虾总是挤不进去,看来他们以前的名声似乎很好哦!!
4、那么你们是想把他们炒火热咯?提高他们的知名度哦?因为我们这些驴圈的边缘人就不知道这么个俱乐部。你们这样一炒作,我们都知道他们了,虽然暂时不晓得他们到底是好是坏。不过我看过重庆630和重庆商报对他们的大幅报道,知道他们做得不是坏事!!至于你们说他们吃了车前,我想那些志愿者估计都是自觉自愿“被宰”的吧,因为听说里面还有些为数不少的老驴,他们不是傻子吧?不会不知道包车的价格吧?
5、唯一的解释就是:罗西和实话实说似乎是69俱乐部的托儿咯?   是不是你们拿了69俱乐部的好处费呢?????

现在大家都知道69俱乐部了,好有名气哦,看来真的得要感谢你们几个哦?如果69俱乐部是做的好事,公益事,那么你们的炒作就是大大帮助了69俱乐部了哟,看来那个老板要给你们发锦旗了!!
发表于 2008-7-2 02: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重庆69志愿者联欢暨救助工作答谢活动

       自建立绵竹九龙救助站至今,重庆69志愿者们已陆续奔赴绵竹重灾区参与救助工作达一百多人次,并有一批志愿者长期留守下来继续救助和协助灾后重建的工作。在整个志愿活动的进程中,我们的工作得到了重庆广大驴友和市民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极大爱心支持,谢谢大家,真的,谢谢!我们的任何一点工作成绩都要归功于大家的爱心和公益行动。
       在此,我们邀请所有参与过救助站工作的志愿者和热心捐款捐物的驴友,并特别邀请对我们的工作提出疑问和建议的朋友们(罗西、实话实说、一清二白、anan、雨滴、组织部长、腾腾菜、冰冻伤痕等等所有关注我们的兄弟),衷心希望大家能参加这个活动,希望大家能在活动中互通有无、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的建设性意见和想法,督促我们改善工作程序和细节,给我们的志愿者工作一如既往的理解、关注以及支持!谢谢大家!
      近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作为第一次参加志愿活动的志愿者们,我们回顾这段工作历程,自觉仍有大量的不足和疏漏,未来的工作需要更多朋友们和志愿者的坚持及努力!希望能用大家的力量,支持我们作为民间组织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进程中去,为民族复兴做一点自己的微薄贡献。

活动内容:
1、公示驴友捐款捐物明细及支出账目;
2、解答驴友对志愿活动的疑问;
3、听取与会人员对志愿活动的建议及意见,答谢大家对志愿者工作的支持;
4、志愿者文娱活动、水果PARTY;
5、晚餐AA制FB。

活动时间:7月6日,星期天15:00

活动地点:重庆69俱乐部,联系电话13500332995

活动费用: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7-2 19:39 , Processed in 0.08430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