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风乱吹

[周边游] 元旦穿越太白山(25日准备会必须参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6 11:50: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友情提醒:12月18日第一次准备会,12月25日第二次准备会准时开,下午6点,地点:南坪沃尔玛楼上新高度户外运动俱乐部
发表于 2008-12-19 00: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顶上去
第一次准备会了,有多少人啊?
发表于 2008-12-20 19: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河北廊坊
跑马梁爬起累。
发表于 2008-12-22 20: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期待你们再次创造辉煌,等待你们的pp。
上面那个红色的帐篷是我的帐篷哈,嘿嘿,特此注明一下。
发表于 2008-12-22 20: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菜刀,我顶你
发表于 2008-12-23 00: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天津
太经典的一条线了,因工作原因每个月都在飞西安,可惜在那边的鬼佬也没有同行的,所以一直没机会去穿,实在是太可惜了,祝你们一路顺风~~   回来多发PP哟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3 15: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提醒:元旦徒步太白与螺髻山的报名人员请25日晚6点参加准备会,长线人员不会随意增加,请考虑好前来,带身份证明与报名费300元,请准时报名。
发表于 2008-12-23 15: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太白山我去过.我们半夜摸黑登山全靠用手电头灯找着路标前行.积雪太深如何辨识路标?要注意安全哦!
发表于 2008-12-25 11: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驴行太白山(转)

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李白
   在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后,怀着对太白山的向往,我和另外几位驴友在4月30日晚登上了开往西安的火车。
   在火车上大家有说有笑,就着啤酒和卤菜,谈论着太白山的种种神秘。随着火车有节律的哐铛声,我们迎来了五一国际劳动节。抵达西安的时候已经是凌晨5点了。
   天,蒙蒙亮,古城西安一片静谧。我们不忍打破这样的宁静,决定徒步穿越西安老城。城墙,钟楼,鼓楼无不见证着这座曾经辉煌过古都的苍凉和历史的厚重。摸着汉砖秦瓦,不由心中感叹,也许只有晨练的老者才懂得它的苍伤!行道树抽出的嫩芽和初开的花儿才给这古老的城市带来了一片生机和希望。而我们在这凉爽的晨风中却热汗淋淋。
    可能在火车上没休息的原因,大家都觉得不在状态,才徒步一个多小时都开始喊累。最终到了水司汽车站时已经快7点钟了。
    今天一天都将在汽车上度过,第一站是从水司汽车站到周至县,再转乘到厚畛子的汽车,最后再包车到都督门(途经老县城)。想到坐一天的汽车都头大!!呵呵。不过,能在车上抓紧时间休息也是不错的选择,车到周至不表。在到厚畛子的路上,眼前一亮,高山,峡谷,一线天,让人心旷神逸,我们也兴奋起来了。进入黑河自然保护区更是别有一番景象,空气,清新而自然,山,翠绿而干净;水,透明而清澈。路两边的野花灿烂的摇曳着,象是在欢迎我们远道而来(不得白欢迎哈,交20元过路费哈。晕!!)。到了厚畛子,立即换乘两辆昌河小面包车,一车拉人,一车拉背包,呵呵,很吧!!小小的昌河车在陡峭崎岖的山路中怒吼着,翻山过河,不时我们还得下车来帮它使劲呢。到了老县城,四四方方的一座小城,城里孤零零的几家农户的房子。岁月在完整的城门城墙上留下班驳的痕迹,但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有过的繁华。让人又一阵感悟。
   终于到了都督门了,让人高兴的是在这里遇到了来自北京,江苏,河南等地的驴友。大家带着一个共同的兴趣爱好欢聚一堂,都感到很高兴。由于旅途的劳累,没有能够开展活动,大家早早休息了!
待续......

5月2日清晨,在各自早餐后打包出发时,遭到了保护站的阻饶,他们要收取20元的过路费,在经过长时间的争执和讨价还价,迫于难压地头蛇的无奈后,交清这无理的费用后才得已开始一天的行程.今天的行程是:从都督门-大熊猫活动界-太白庙-大坪-石海-老庙子(扎营).全长24公里,海拔上升1000多米.

一路上都在树林中穿行,山中植被很好,小溪自在流淌.因我们对植物无所研究看者各类的树木,我们也只以看个热闹的方式走马观花的看了.不过有种树木叫做红杉,树表面脱落有很多红色很薄的树皮,听保护区的人讲:这种树皮可以用来写信很是浪漫.同行中哪有听得什么浪漫之类的语言,一听人讲了浪漫二字,赶紧抢也似的跑道树边撕下已脱落的树皮,然后羊皮卷似的小心收好,贻以备以后时机合适时使用,将浪漫演绎到底!


一路欢乐着不知觉的就到了太白庙,太白庙看起年代久远而且破落得厉害,只有太白庙三字还清晰可见,在简短休息后接下来的路程就全是爬山.刚开始大家还欢歌笑语,后来就渐渐寡言,只剩下爬山的喘息声,而且队伍也慢慢拉开了.在山林中爬山不是见快乐的事,很多树丛挡着视线看不见其他风景,身体渐渐陷于疲劳状态,脚步也成了很机械的挪动.这是才深刻的感悟到:说什么征服自然都是妄谈,人类永远无法征服自然,我们需要征服的只能是自己.山中阴晴无定,山雨说来就来,并且打起雷来,队友们都得冒雨前进,我在无法坚持的情况下拿出雨衣穿上,可没几分钟雨又停了,让人是十分的无奈.非常值得提的是:在爬越一座陡山时,我被拉在了后面,先到山顶的大山下来帮我把包被上了山,当时心中的感激不知如何说起,过多的语言都会显得苍白,只由衷的说声:大山谢谢你!


在到大坪后吃过简便的午饭继续行进,山中小溪已离我们很远,可前途漫漫,路在脚下.没有止点……
在下午4点30分左右到达宿营地老庙子,老庙子的海拔是3058米,老庙子地势开阔,有一座年久失修的空木板房,周围是很后的饿一遍枯草,枯草旁边有很小的小溪流流过,发出潺潺流水声.这里正是扎营的好地方.在扎好营后,后面其他队的驴友也陆续到达,老苗子开始变得热闹起来,枯草上一顶顶各色的帐篷象一朵多绽放的百花甚是好看.支器炉具作好简饭并饱咽后,大家开始嘻嘻哈哈开起玩笑阔摆龙门阵,让笑声解去一身的疲乏.


睡意渐渐袭上眼皮,大家各自回帐篷睡觉,山中的夜是那种黑黑的静谧,是非常适合睡觉的夜,很快就让人进入酣酣的香梦……

5月3日
山上的黎明比山下来得似乎早一些,还在迷糊中就听得有人在感叹了.出得帐篷,发现帐篷上竟是一层白色的薄冰,天气冷得让人直哆嗦.抬眼望去,天边云层在蓝天下恣意舒展,轻曼的舒醒,等待太阳的照耀,山中的空气清新而纯净,喜拍照的的驴友忙碌的摆动手中相机,让刹那短暂的美变为经久的凝固,


今天的行程是从老庙子-将军庙-封神台-莲花台-尼玛堆\万仙林-雷公庙-大爷海(扎营)路程32公里,雨季用时8小时.今日路程虽长但坡势较缓,上升海拔高度在500米左右.从老庙子启程穿过一片树林,地上满是落叶和枯草,厚厚的一层,走在上面软软的,觉得很是安逸.走出树林一片开阔,印如眼帘的就是40里跑马梁,也是全程风景最美的地方了.远处的山,各态的树枝……一路真是风光无限.也许是因为这一路风光太美,以至于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形容赞叹了.跑马梁上风景虽好,但天气变化却太大.本是晴朗的太空,一阵山风过来,白雾立即笼罩,使的能见度极低,凉意也侵蚀因天热裸露在外的皮肤.山雨也是想下就下,没有半点商量和拖延.下雨还好点,雨毕竟还是有抛物线的,冰雹却也是说来就来,落在身上就有一些些轻微的疼了.当正在为冰冷的冰雨发愁时,天空却已是暖阳高照了,累得一路上我们都在忙着添减衣物,而这跑马梁却是老也走不到头,茫茫前路让人走的有些麻木了.而且进山已有两三天,吃的都是干粮和方便食品,队中已有人边走边念叨着平日里餐桌上不起眼的回锅肉了,呵呵!在笑了他们的同时,我也是在暗想着种种美味吞咽着口水中走完了跑马梁


在跑马梁是之后一片怪石嶙峋的石海,在这里已没有什么高大的植物了,都是贴着地面类似小草高矮只类的植物,清晰可见的是散落到处的积雪.在着恶劣的条件下让人惊喜的是路边地面上开满的野花,不畏风霜的娇嫩而坚强,用独美的娇艳为过行人在这高山带来一片片心喜和鼓励,真是爱极了这美丽的野花.


在快到大爷海时,某些地方的积雪渐渐厚了,不小心陷下去,雪会一直陷到到大腿处.下午5点走左右我们全队都到达大爷海,大爷海的海拔3590.也许是季节不对吧,大爷海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凛冽的北风使劲的吹,海子里的冰也很厚,在这里没有植被,全是冰冷的石头,天气冷得羽绒服穿上身都不觉得暖和.由于这里全是石头,最后只得把营扎在海子边上的路上,地上全是碎石头,就是在这冰冷上的石头上扎营,在此的管理员在没提供任何设施的情况下,还收了我们每顶帐篷20元钱,在扎营时天开始下起雨来,风也越吹越猛,使得搭帐篷的过程边的艰难了许多.在终于搭好帐篷后,一个个全都转进帐篷不敢出来,连晚饭都在帐篷里煮了.风呼呼的吹,吹的帐篷呼呼的响,大家都无不担心帐篷会给吹跨.在担心和疲劳中渐渐入梦和黑夜同眠了,


清晨醒来,风早已不刮,雨也早已不下.昨夜虽雨横风狂但没有想象中的冷,还算是过了一个比较温暖的寒夜.早起的驴友们开始闹腾起来,打破了海子的寂静.由于拔仙台离大爷还很近,而今天的下山形成又不经过拔仙台,于是大家决定先轻装冲顶后在回来吃早饭和收拾帐篷.大爷海到拔仙台的路上全是石头,而且路很陡,融化的雪也使路又变得很滑了,小心的手脚并进的往上缓爬.爬到半山看见山那边的云层霎是好看,云层下面是起伏的高山,云层上是白百的一片,而太阳一从后面生起.也许是厚厚的云层抵不住太阳的妁热,而露出了一条缝隙,阳光就从缝隙里流淌下来,似一道金色的垂帘挂在天边,给人一副欢悦的景象.而山的这边,从所站位置望下去,大爷海一片沉静,海子面呈椭圆形,厚冰未化,还水静止似一面镜子.继续爬完这陡峭,山顶是一片开阔,往最高点行进的路上仍是怪石林立,,而且满是尼玛堆,这是上得山来得人们把自己最真的愿望和祝福留在了这里,在怪石中穿行,遇一座庙宇,庙门口有两口铁铸的钟,看似有些年代,仔细读了上面的文字,得知一个是康熙年间,一个是光绪年间的.上面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字样,及进献此钟的人名和制造者.在古时的人们生产力有限,受限于环境外物所制,无法象现在这样得组助与现代科技的帮组,就只得拜天求地,以获得风调雨顺的好日子了.


在庙的后面就是太白的最高点3767.1米,拔仙台据说是齐太公选拔神仙的地方.坐在这最高点的大石头上.三侧是陡峭悬崖,思绪不有的神驰,想象中勾画神仙得道之前在次的情景了.在天气好的时候,在这里应该是望得到山下的二爷海和三爷海,但今天雾很大,无法同时看到两道海子的美景了.但迎者冷峭的山峰还是让人心旷神怡,真的有"愿乘冷风去,直去浮云间"的同感.

今日的路程全是下山,从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玉皇池-南天门-厚畛子.由于连着两天都是爬山,乍一走下山路,大家都觉得很轻松,脚程也加快了.在路过二爷海感觉二爷海比大爷海纯净多了,因为纯净固而觉得他要美了许多.大爷海因为名气大去的人多所以污染也就比较严重,到处可见人工痕迹.三爷海和二夜爷海差不多大小.而玉皇池比前面所见的海子都要大,而且没美了许多,似一块白玉镶嵌在地面上,冰清晶莹而冷冽.个人认为玉皇池是太白山所见最美的海子了.在玉皇池到南天门的一段路全是在山腰的形态各式的石头上行走,南天门也是一座庙宇,是一路所见最大的庙了,令人惊奇的是驻守南天门的竟然还是我们的老乡,于是老乡见老乡,嘴上笑哈哈,在一阵攀谈后经过老乡的指点,背起行囊告别老乡继续下山行.接下来的路就是特别的陡峭难走了,树木也变得高大并逐渐多了起来.在六里坡的途中还惊喜的发现,有那么一两朵露出绯红脸的含蓄杜鹃.漫长的六里坡完全在山坳里,呈很陡突降的下山之势,有的地方甚至没有路,只得靠大家的相互帮助抓住树藤慢慢往下滑,不敢有一丝的疏忽.走了太长时间的下坡路,腿已无力,,膝关节连弯都不想弯一下了,小腿也很疼,真的是深切的理会了什么是比铅重.身体也变的极度的疲劳,大家的脸上都挂着疲惫,身形也不似先前那么灵活,而显得笨拙了,只剩下麻木机械的行走.

不知何时穿来一阵欢快的流水声,使得麻木的神情得意苏醒,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见到小溪前面的路就不远了.沿路的景物也多了起来.小路一直随着小溪蜿蜒而下,树木野草绿绿仓翠,不知名的各色山花大朵的在绿色丛中展现出来,在这里没有尘世的喧嚣,除了山中溪流及鸟儿的畅鸣,剩下的就是一片寂静..随路而行山中百花见多,花色朴实而娇艳,树木高大而苍绿,山中清流一路畅流,时而飞流直下,时而欢快跳跃,时而深潭清幽……穿行在其中感觉到了一个梦幻的境地,而一切又都是那么的有生机而活力.此时的我才恍悟:为什么那么多高人会舍弃世间繁华,而愿到清山绿水中隐然而居,平静祥和悠然自得无欲无求,才是生活的真正的经久快乐吧,而久居尘嚣的我们满身带有太多的尘染,是不可能在着短暂的时辰里得以净化的,那些高人境界也是我们不能完全感悟的,姑且就用恍悟来定论自己吧,也许终其一生我都不可能如高人那般脱俗,而生活在庸人自扰的困惑里.但眼前就短暂的抛弃物欲来感悟自然享受自然吧!身体的疲惫在这美境中渐渐隐去,只因了这对美的贪婪强盖了身体的疲劳,美丽的野花带来的一次次惊喜冲淡了疲乏,真是爱极了这美丽的野花儿,不知花儿为何生得那样艳,原来娇艳和坚韧是可以和谐并存的


由于一路美色颇多,大家忙着拍照欣赏去了,脚下不由得放慢,使得队伍渐渐拉长了.而事先声明 只管人物花花,不管植物花花的的花花驴友自然是跑到了最前面,累得我们在后面一阵紧赶.在下午6点左右,我们走出了茫茫绿野山林,印入眼帘的是现代水泥建筑的休闲山庄和平而又平的路面,见到阔别几日的汽车竟是觉得那么的亲切,亲近得再也不想迈开脚步,急切的要扑入汽车的环抱.从这里坐车返回到厚畛子 已是晚上七点多,到了厚畛子赶紧找了家馆子饱餐了一顿,当晚宿与厚畛子农家乐.


第二天清晨醒来已是5月5日了,再次深吸了独有清新空气坐上返回西安的汽车,告别了太白山,并做当晚的火车从西安返回达县,顺利的结素了太白山之旅.

发表于 2008-12-25 12: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太白山之驴行漫记
太白山之旅英雄传
登太白山不是为了赶时髦,是被太白山厚重的历史遗迹和他的博大精深所吸引,那么太白山到底是怎样一座山呢?
太白山乃是秦岭之脊梁,也是我国东部的一座高峰,海拔3767米。秦岭山脉是南方和北方之间的天然屏障,也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太白山作为秦岭主峰,其自然地理条件更为独特,它那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瞬息万变的气候神姿,自古以来就给人们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太白山奇峰林立、山势峥嵘,高山区至今还保留着完整的千姿百态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所形成的冰蚀湖臂膊荡漾,湖光山色,令人陶醉。古人及当地老人称之为神湖,自古就有太白池光高山明珠之称,被列为太白八景之一。
太白山历史悠久,自古就是一座名山。夏商时期称物山,周代称太乙山,至魏晋始称太白山。历代帝王对其封王加爵,文人墨客的足迹遍及太白山,留下了大量赞美太白山景色的绝妙诗篇,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等名人学士曾多次登临太白,吟诗作画。太白泼墨山传说为李白的做诗之处。
太白山地质构造独特、植物茂密,现存种子植物1700多种,野生动物230多种,是天然的动植物博物馆。
这几年登太白山的人们多了,穿越的驴子几乎天天都有,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行走在大爷海、拔仙台上。
我们眼中的太白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也是吸引我们亲临太白山的原因,200697日晚上终于成行,去探索太白的神秘,可以说大家从思想上、物质上、体力上都作了相当充分的准备,怀揣着忐忑不安又满怀信心的走上了太白之路。
本次太白小组五人,依次介绍和大家见面:
文哥:不善言谈,但是乐于助人,不失豪爽,闯荡驴坛多年,犹善上坡路,是这次太白之行的召集人。本次穿越总是冒进,时不时的就把队伍拉下一截,被众驴批评为左倾冒险主义。(以下四人都比文哥要小,故都称为小字辈)
小张:身高180厘米,人高马大、体格健硕,平时经常举举杠铃什么的,以往除了参加过省直举行的登山比赛和有时候周末带孩子爬爬抱犊寨之外,没有长距离徒步爬山的经历,这是第一次负重40斤以上爬如此大的山,但是一直紧跟头驴,居然说还没有感觉到累,真一猛驴也。
小赵(可西):个子不高,身体偏瘦,但毅力和耐力令人佩服。爬山途中嘴离不开水袋的出水咀,走上几步就的喝一口水,本来自我感觉良好,可一上3000米就出现反应,把他害惨了,头疼欲裂,走不动路。最终还是靠毅力,战胜了缺氧,登顶成功。
小温:极能负重,是勇于挑重担得好同志,背包最重时达45斤之多。还担当重任是夫人的专职摄影师,耐心等夫人摆好姿势,不厌其烦地为夫人选取角度来拍照,一路下来摄影技术大有长进。
小张(女):小温的夫人,心直口快,身体素质不错。虽然主要重物由老公承担,自己也背了小20斤的背包,一路上紧跟老公左右,不叫苦不叫累,还时不时的指挥老公走这儿,走那儿。
最后是向导老岳:40多岁,职业带路人兼背夫,取得了太保局颁发的上岗证。人比较实在,主动分担大家的物品,时常是突前到达休息点,放下背包,就返回原路接应他人背包。但是由于多年带路的磨炼,没有多少文化的他,也有了狡黠的一面。有时候会利用你第一次上太白,故弄玄虚,让你不得不多花钱。下板寺到汤峪本来有专线班车,他故作神秘,说是下去找熟人开的车,可以节省门票。然后回来却说没有车来了,租车吧,其实租车也不是太贵,几个人合下来,也就是班车的价钱。他明明想叫你包车,不明说,当然主要还是他剩下了车费。
97晚上1939分太白山行动小组一行五人乘坐的T 55次列车开动,躺在卧铺上,在咣当咣当的车轮飞转声中,睡去醒来,迷迷糊糊。于98早上620 到达西安车站,出站后打一面的去西门附近的朗森户外用品店取了背包罩,步行到水司汽车站,乘830开往周至的班车一路走高速,1020分到达周至邮电宾馆旁边的汽车站,一打听到后胗子的班车已经走了。几个面的司机过来揽生意,我们不知所措,只好先去吃饭。在路边小面馆里每人来了一碗抻面,利用吃饭间隙,我给先前联系的向导越建平打电话,询问包车情况,了解了行情。期间经过和面的司机讨价还价,确定包车150元到后胗子,付三人黑河森林公园门票120元,共计270元给送到铁甲树。买了干粮,面的上路了,这时已经1120。车开出周至20公里左右进入了大山,一直沿黑河蜿蜒的山路行驶,山区的国道路面还算宽敞,就是修路挖的大坑让你无法开得很快。沿路风景很美,树木苍翠,黑河时而宽敞,时而狭窄,变化万千,司机介绍这是西安市的饮用水源。
一个小时后,下道拐入黑河森林公园管理区,是要主动买票交费的,门口告示牌子上,门票每人40元,车辆20元。司机下去买票,20分钟后才出来,继续上路到景区门口,自动门紧闭,司机下去和门卫交谈,门开了。一路上有很多景点,如果有时间不妨走路到后胗子,欣赏峡谷一线天、吊桥、瀑布,我们为了赶路直奔后胗子。1330分到达后胗子,这里是一个乡镇,街面正在搞建设,有宾馆有商店,还有农家乐。一直联系的向导岳建平在路边等候,和他简单介绍人员和行程后,他指定由哥哥岳天义为我们带路。
在后胗子宾馆停车场看到了周至-后胗子班车,问司机,原来每天周至发后胗子就这一班,10点发车,票价15元,错过了只能包车。
后胗子到铁甲树8里路,上坡30分钟到达。
背包上路正式开始太白山之旅,路边是一棵树龄1700多年的铁甲数,树干粗壮而显得那么沧桑,树冠硕大,枝叶茂密,枝枝杈杈上挂满了善男信女栓的红布条,树后平台上是道观,三开间的木板建筑,中间供有道教塑像,边上搭了床铺,可以住人。北侧山脚下一座新的道观大殿正在建筑,已经进入装修阶段。
上来有一个收费站,每人20元,我们走到这里大门紧闭,中午回家吃饭去了,哈哈,逃票成功。
由此进入了原始森林,路在河流上来回穿行,几回回过吊桥、走独木桥、刺激好玩,一次次穿行新式的栈道,体验山道难。有几处路被水冲的无法修桥,就搭了两根树干,横在水面上,需要谨慎通过。
小桥流水,森林茂密,河中被大水冲倒的大树横七竖八,能够想象得到当时水流的肆虐,走在这里仿佛是回到了原始的世外桃源,一切是那么的真实,一切是那么令人震撼。
1620分到了三合宫接待站,帆布搭的大棚,木板大通铺,锅碗瓢勺炉灶齐全,大门紧闭,老板可能去采药了。我们没有在这里停留,直上三合宫瀑布,其实这里并没有什么宫,只是因为有三条水溪在这里汇合,成为一条河流,故而得名三合宫。瀑布水流很大,带起的水雾凉飕飕的,是摄影的好地方。
1640分继续上路,沟变的窄了,树木更加茂密针阔叶林混交,知道这是进入了云雾沟。一株株大杨树十分高大,棵棵超过六、七十米,桩桩树干上长满了苔藓,路边一棵直径近两米的大杨树,两个人手挽手勉强围抱,高达上百米,可让大家开了眼。
1720分到达云雾沟中段的一处宿营地,较平坦,可扎七、八顶帐篷,水源很近。我们开始搭帐篷、准备晚餐,老岳找来了树枝树杈准备篝火。当夜幕降临,篝火在噼噼啪啪声中燃起,照亮了云雾沟,趋走了寒意。
今天晚上是七月十六,月亮应该很圆,到20点她还没有出来,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钻入帐篷,明天的路很艰难,早些休息了。
半夜醒来月光透过帐篷明亮亮的,沟中水流声依然哗哗的响,恍惚中来到了水中,冰凉刺骨,猛地坐起,原来脚蹬到了睡袋外边。

99早六点天还是黑蒙蒙的,我走出帐篷,呼吸着醉人的清新的空气,在一旁活动自己的筋骨,受到我的骚扰,大家陆续起来了,睡得都不错。在水溪旁洗了一把脸,太凉了,有些扎手。小温他们几个还正儿八经的刷牙、打肥皂,认真地洗了一把。
帐篷外帐都是水珠,边做饭一边把帐篷晾好,吃饭、收拾背包,830才上路,沿小路继续上行。有时稍陡一些,基本上都是之字形的上坡路。910分来到了著名的六里坡起点,路是一直漫上,并不想有些人描述的那样恐怖,但也不轻松,毕竟是六里多地的无休止的上坡,还是比较好费体力,谁都会气喘吁吁,所以这里是公认的比较艰难的路段。好在沿途风景很好,古栈道、茂密的树林、遍地的野花飘香,空气十分的清新怡人,随时都可以停下来喘口气观风景,结识花草和树木,倒也和快适应了这六里坡。
940分来到南清关,所谓关就是关隘的意思,一块巨石板斜靠在山体上,形成一个三角形的门洞,路只能容一人必须从门洞中穿过,易守难攻,故称为南清关
南清关到老君殿一段路基本上是横切路段,比前一段路坡度有些缓解,两公里的路程,用时一个钟头。我走的较快,1150到达老君殿,六里坡结束。
老君殿这里原来有一个道观,据说是文革期间毁坏了,庙遗址的模样还在。后来人们在旁边搭了一个石棚子佛龛,供人们朝拜。这里是一个垭口平地,扎20几顶帐篷应该没有问题,但是无法补充水源,向导老岳说向北侧下山半个小时可以取到水,这里有人宿营的痕迹。
向北望去一座似馒头一样的山峰,很独特,叫天柱峰,壁立陡峭,十分雄伟。
1220分大家都到齐了,开始午餐,烧饼火腿,狼吞虎咽。
1330分踏上了下午的路,来到了连绵不断石海,就是第四纪冰川遗迹。石海气势磅礴,蓄势待发,大有奔流而下之势,身临石海,感悟到了大自然无穷魔力,惊心動魄,令人震撼。
1514分,来到朝阳寺。其实这里并没有寺庙,一个山头、几棵形状奇特的松树,说是原来有一个寺庙,但是没有看到遗址什么的。从这里开始就比较轻松一些了,路是山坡上横切,时而漫上时而平缓,走过了六里坡、二里坡,这真是一种享受。
1530分到达南天门,有道观也是接待站,能容纳百人住宿,帆布搭的帐篷,里面都是通铺,睡一晚上60元,在这里扎帐篷每顶要收50元,要把刀子磨刀快快地,狠砍。
我们预定的扎营点是药王殿,南天门到药王殿的路是高山草甸,花草遍地,路很平坦,有几处沼泽草滩需要注意,是漫水区,一脚踩上去十分松软,要快速通过,不然脚会陷到水里。
1640 分我率先到达药王殿,这里阳光好明媚,十分暖和。放眼西望,东跑马梁历历在目,北望玉皇池道观、主峰拔仙台清晰可见。今晚在这里宿营,赶紧打开帐篷、防潮垫,在太阳底下晾晒。



昨晚的晚饭是在大棚里吃的,牛肉、火腿、豆腐丝、熏鸡蛋、炒鲜蘑菇、木耳,喝白酒,着实腐败了一把,当晚睡得很舒服。
910810分出发,沿大殿北侧右转上山,进入了风景秀美的放马梁,这是3200的高山草甸,是森林的边缘,绿草如茵,奇花遍地,不知何年何月的树根,有如天然的根雕,为放马梁增添了几分深邃、几分古朴。经过1个小时的草原跋涉,940分来到了玉皇池,碧绿的湖水,深不见底,面积有几千平米。湖边有道观,大门禁闭,道士不知去了那里。在这里碰到了从主峰下来的几个人,他们要从后胗子出去了。沿湖东侧的路上山,都是在乱石滩上行进,这一段路程爬升较大,走了一个小时到达三爷海,三爷海面积比玉皇池小得多,水碧绿。湖边有用石头垒砌的道观,铁佛像、铁钟、铁瓦当摆在那里,供人们瞻仰。
稍作停留继续前进,1215分到达二爷海,这是黑河源头,水面面积也有几千平米。这里离主峰很近了,兴奋的心情催促我们尽快登顶,我和小张用了30分钟,登上了太白绝顶。主峰拔仙台恰似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锥体,孤高峥嵘,参天如云,三面陡峭,凶险无比。峰顶宽阔平坦,向西南倾斜,西窄东宽,面积约8.4公顷。拔仙台建有道观封神台、雷神殿等建筑,登顶远眺,顿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进入拔仙台道观,惊奇的发现院里有一台锈迹斑斑的轧面机,不知道是那年弄上来的。老道看到人来站在门口迎接我们,自称姓吕,居然是河北沧州人,直呼我们老乡。
道观里供奉有真武大帝、太上老君、玉皇,有通铺可以住人,道士是用煤气罐作饭的,水是用大爷海的水。
我们五个人在拔仙台合影留念,充分享受海拔近四千米的阳光,远眺鳌山主峰和40里跑马梁,风光无限好。
14点下撤到了大爷海,午餐。
1640分到达了大文公庙,这里海拔3400,也是个接待站,有了联通的手机信号。太保局正在逐步对山上的接待站进行改造,建造钢结构屋架、铝塑板夹泡沫墙壁,保暖又美观,据说明年五一前全部接待站改造完毕。
大文公庙到小文公庙大概有8公里的路程,百分之九十是乱石坡路,不是碎石就是松动的大石块,虽然路比较平缓,走在石头上脚很难受,速度上不来。
我和向导老岳1930分到达已经掌了灯的小文公庙,这里也设了一个收费站,但是没有人查票。老岳拿上我的头灯返回去接应他们去了,20点全体到达小文公庙,每人吃了接待站的面条一碗,住在了接待站的房间里面,舒适暖和。
911早上6点我就起床了,穿好羽绒服,等着看日出,618分太阳像一个橙色的小火球出现在东方,在云层的压抑下一道彩虹向远处伸展,红彤彤一片。
从小文公庙下山就是景区的路线了,下山路进行了修整,水泥台阶路,失去了自然风貌。
710分离开小文公庙,
748分到达上板寺,从这里开始有了缆车,下行35元一人,我们还是选择步行下山,805分到达拜仙台,920分终于到达下板寺,这是本次穿越的终点,至此五人利用2天半的时间顺利完成后胗子、拔仙台到下板寺的穿越,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初步认识了太白山,感受了太白山的原始、神秘、险峻、幽美、峻峭。
我们也期待着再次走进太白山怀抱的机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8-14 23:05 , Processed in 0.09236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