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望
- 点
- 贡献
- 点
- 驴币
- 块
- 体力
-
- UID
- 114868
- 好友
- 记录
- 日志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0-12-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1 09: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云南昆明
本帖最后由 小非 于 2011-1-11 10:04 编辑 0 s( D9 U- l, t) U
! W. s) e# k+ ?, ^ @七、《户外活动安全秘籍》 & 《野营旅户外活动守则》3 U, I. f8 a: J+ q! c
一、 基本事项 . E7 s8 c1 Z: i$ a' @7 { N
★ 虽然远足并不需要特别的技巧, 但如果有适当的训练和准备将有助应付大自然多端的变化,以及减少意外发生的机会。 6 r+ b% k* m" C
0 a. f, _7 h4 C& e
★ 本文所提供的安全指引和紧急事故应变措施可帮助远足者减少意外的发生, 促进远足安全。 7 V; {! w( z) O/ D) g( V
$ P. f' m+ S1 g" c9 ^) G, ^★ 请谨记,本文只供参考。于计划行程时,应同时参考最新版的地图及阅读其它有关远足安全的资料。如有任何意外发生,应尽快求助。
b% p/ C* N0 G4 H" I) b, x) o6 t* U2 I
二、 领队篇
, }" ^7 }# f0 Y
9 f P2 u( ~8 k9 @3 V/ ?+ `★ 出行前,领队需对每条线路计划有详细的行程安排,并指定中途意外后的下撤线路,交通指南。 8 ~$ U, ]4 u# t
% q6 Z ? ?4 E' H" u& E( v4 o★ 如线路难度高、参加人数多,10名队员以上,俱乐部增加一个副领队。- U7 @8 i ?4 A- Z( ?
, ]/ t9 b. B; K I
★ 对于俱乐部的常规路线,沿途设置统一标记物。 / c8 E( P! F n6 d
4 E2 L* A& X0 z P! o& x
★ 控制队伍行进速度,保持节奏,以免首尾脱节,首尾通过对讲机保持联系。 Y: Q# @3 u" |) A2 q3 H) R2 f
% c1 Z6 ^5 W* Z$ i1 o* Q1 p/ F& c★ 密切留意队员的体力情况,发觉有状态不佳者时,应派专人予以照顾,确保无人离群。: v0 d' n& e' u( p ^
9 y9 r) Z: m# f5 A
★ 留意周围环境变化,事先收听电台天气和新闻报告,以便尽早采取应变措施。
' D: L0 v( T, G6 K6 b1 N& W$ G8 ^8 H/ m+ ^
★ 如遇天气变坏,应审慎考虑缩短或取消所计划的行程。8 n+ \" T3 i1 I Q: {2 @2 C
2 t4 V T- a* H' X7 M: ], w+ c) A★ 如遇紧急事故或天气突变而未能依时回程,应设法通知参加者的家人或由联络人代转。 * u' o* ^3 R! m& [% Q9 z
% w& V+ c! b' B' a3 r7 A6 X) v
★ 切勿随意更改既定路线或尝试行走杂草丛生的捷径,领队不得随意冒险。" Y5 d2 y) L# t' O; k: I) r' T& p& p
" R R- S! C. N4 z! T" X# D3 N
★ 对于队员的个人冒险行为要坚决予以制止,劝阻不听着,劝其离队,并取消起参加活动资格。
( c! K+ ]. }8 X( [: l0 Y2 l$ G+ V
' P6 Z" e) w* \) }* m) I4 }/ `三、 队员篇 4 y$ o* V$ C8 i) p! z. Q9 m
出发前 9 b7 d/ q0 p' z% Q4 ?
" `$ U, D ?0 D" s, c" r& M
★ 远足前一晚必须充分休息,出发前吃一顿丰富而有营养的饱餐,以便有充足体力持久步行,减少意外受伤。* W7 T7 @7 O% G! \" z
0 x) ` ^0 a9 E途中
6 b$ N3 |( A2 Z$ |. P2 y5 ]0 p& P7 v! X$ [. P
★ 尊重领队的经验,依从其决定和指示。! m& d3 a9 z; L5 U, n9 f5 x
3 E2 y( B# s5 N+ H- X- @★ 切勿逞强好胜,远足者必须清楚本身的体力和健康状况,量力而为。
, U1 I. m! A" u9 ]9 Y6 t7 d2 i; F4 ^& P* S% H( ^
★ 活动中避免单独行动,坚决反对个人的冒险行为,因为这是对其他队友的不负责任。
' I( e5 J( |1 e8 [* K# z b; T, C& D4 f9 z3 Y/ F
★ 切勿采摘野生果实食用或饮用不确定的水源(紧急情况下除外)。
8 G3 H+ G. \3 i& U5 c/ E- ]' P: v
★ 切勿离开现成的山路而随意步入草丛或树林。9 M4 u0 T1 Z' F, v; o
9 e! Q/ `8 }4 @5 N* z★ 切勿在非指定地点生火或煮食,此举极易引起山火,亦属违法行为。
8 c: |5 _; W6 Z7 R0 N
7 h" R; D' V4 o) q/ o, L★ 避免站立崖边或攀爬石头拍照或观景。
( e5 W2 C6 F }2 B/ t% z( z+ j* R
* P: V! F+ c$ N# Y★ 避免行走在湿滑石面,泥路或布满沙粒的劣地上。
3 X$ K+ V! P( L9 t* `& ? g
四、 装备篇
D6 A; i; ]) `+ \
" m1 h l `( c7 e# \6 ]/ x★ 穿着有护踝及鞋底有凹凸纹的防滑的登山远足鞋。
_7 Q+ O! s% F; P& Q6 ]6 g
2 t1 B1 R6 t# g" N2 a. C8 |★ 有可能的情况下,携带登山手杖。$ ?8 c5 o4 E6 n2 I6 F
5 }% k1 t2 Q* h. q) q5 z* H
★ 穿着适合远足用的衣服和鞋袜,避免短衣短裤。戴好帽子,夏天遮阳,冬天保暖。 1 y7 o! X% {. ^. F/ d/ W. N
+ A8 e$ u! _* {, V3 Y- a1 z★ 手机可说是最为快捷的求助工具,但应注意其服务覆盖范围,在某些山岭间特别是山谷内,往往没有信号。此外,也要注意节省手机的电源。7 H( K' H5 Z+ O3 l
$ v: ], r5 m% {+ e7 m) W! q3 M* a★ 随身物品:例地图、指南针、水、食物、头灯(手电筒)、备用电池、雨具、收音机、急救药箱、哨子、手机、记事簿和笔等。1 x3 h& W, ?9 W5 B+ {2 R
五、 意外事件的处理 " }9 w: i: t2 g
" C0 n0 {& }+ |) _& z- ~* {
①山火 ②斜滑的山径 ③山洪暴发 ④山体塌方 ⑤雷击
1 @; g: |' s- N) U5 d( f
# N, J! ?7 ?/ c& h⑥迷路 ⑦中暑 ⑧暴寒 ⑨蛇咬 ⑩蜂螫 ⑾危险植物 7 D/ a7 O/ J, g- J
+ y1 S3 i; C! j: o1 z4 \9 M◎安全指引 ◇应变措施 ' k, k) A S6 {: B9 I) n0 `' ]
6 ?- I0 E' u/ k. U) r+ k7 O0 e& J7 G(一)山火 ) O3 N# d6 B; m0 M$ v; a( A
* O7 o s T9 q6 S1 `& t在干燥的天气,山火于较斜的草坡上顺风向上蔓延速度极快,远足者绝不可轻视山火的威力。
}$ Y* x; u% d0 r! O0 b% r& m! ^# z0 F+ o: j8 ]1 N- ]
6 v" W7 N! h8 ]1 U: k9 z
◎ 为己为人和保护大自然的生物及美景,任何时间都应小心火种。8 K1 k! F# o. |% J$ k5 Z1 ]+ N8 V5 D
- t; g! b2 Z0 D2 E1 @; d
◎ 切勿在非指定的烧烤地点或露营地点生营火煮食;吸烟人士应避免吸烟;烟蒂和火柴必须完全弄熄才可抛弃于垃圾箱内或带走。0 Y, P. ?" c* Q6 g
) h* w% k Y2 E; p
◎ 由于山火于日间比较难于看见,应随时留意飞灰和火烟味。如发现山火,尽速远离火场。
: P5 t4 Q X! Y
) B R% ]' O+ V* E+ T: X3 ~$ o4 ~◎ 紧记山火蔓延速度极难估计,如发现前路山下远处有山火,也不应冒险尝试继续行程,以免为山火所困。 9 U" y8 ^. m: A
: Z" a, m+ n% } }9 P4 V s0 `. ~) @1 I3 R* z; y
' S7 y; h9 Z( P) H% M B
◇ 遇到山火时应保持镇静,切勿惊慌。
. F! K$ N; A7 v0 v9 ?4 w' q* j s9 z' H) Z' d
◇ 切勿随便试图扑灭山火,除非 & ~. P6 q- \# {' H% L
2 b. Z7 }" ?8 p9 f8 f1 A. ] u
a.山火的范围很小。 / ~& q: v/ Q6 R' ]+ `& ^" g
+ c; ]" j* X0 Q1 U2 V. p- ^3 v3 a
b.你确实处于安全的地方。- b* K! x$ n% } l( c& H$ A
$ v' r) y" `6 l" h* Y) X
c.你有可逃生的路径。. L3 J( ?! h* {+ ]
9 n, y; [ H( k- w
◇ 估计以下情况,以便迅速离开火场。 9 \# t+ U& B0 n \. x* Q2 v
7 ~0 R- q j% J5 }8 T5 X5 T5 I3 Na.山火的蔓延方向,避免跟山火蔓延的同一方向走避。6 P& s/ d' Q$ ^ e4 e
% s6 a2 ^( n7 i9 F( k$ l
b.附近小径的斜度,选较易逃走的小径。
% ^3 |6 ~* Y, E4 k' ]/ S; U7 }
) x( B2 g% \3 n+ {" n$ t6 ^c.附近植物的高度及密度,选择少植物的地方。
x$ J+ i6 D$ w6 L* H6 u7 }* Z/ I+ t
◇ 沿现有的小径逃生会比较少障碍,且走得更快。
! \4 }7 S1 G8 L$ t6 a* J/ J: d
7 Q, P9 o# i& N9 Y' m5 U◇ 若山火迫在眉睫又无路可逃,则应以衣物包掩外露皮肤逃进已焚烧过的地方,这样可减轻身体受伤的机会。如情况许可,切勿往山上走,因会消耗体力。
& H9 v- j$ W# W2 z4 M1 }: S$ @$ q1 m( o$ g' e1 C: Z- _4 q
◇ 切勿走进矮小密林及草丛,山火在这些地方可能会蔓延得很快而且热力也较高。 ' H8 o* J! ]4 n2 D, Q6 N+ r
(二)斜滑的山径
# g4 a. Q( u0 ~7 Y0 D! p7 c! R/ J+ _3 O! `$ p( Y
比如湿滑的石面、泥路或布满沙粒的干爽劣地,容易在下坡时滑倒受伤。
7 f) h2 |$ o5 V8 y! A( I! G! `( ^% C9 M @* q
◎ 在滑倒受伤时,检查有没有扭伤、擦伤或其它伤势。需要时、立即进行急救。& X6 ?# ?) v8 R- T/ Z" N
6 P4 g9 X% q5 S( s4 D4 w8 s4 L
◎ 有时骨折并不容易由表面察觉,若发现伤处红肿或痛楚,不继续行走。 3 C4 l9 m% H( _2 G* b7 i
: D1 J4 r* k. I/ D
◎ 若伤者可以继续行走,用手杖帮助或队友扶持,不可以强行独自行走,以免加重伤势。
& B! q( [( W9 L" K& t
2 H- @$ Y' n! P/ m◎ 在扭伤或行动困难时,利用手机或派人求救,并将伤者移至阴凉而平坦的干爽地面上,用衣物覆盖保温,等待救援人员到达。8 B9 S4 f9 x7 \' x( ^7 ?
(三)山洪暴发 : f1 A+ P0 i; @$ L0 l4 Y2 N
! t" d: ?8 a/ }3 `/ l# v
一般远足者不应低估山洪暴发的威力和速度。小溪的流水往往由于上游降下大雨,雨水会集涌而下,于数分钟内演变为巨大山洪,如游人适在溪中,极易为洪水冲走,引致伤亡。9 V9 I- u1 K* ]1 _" d
◎ 除非是有准备的溯溪活动,否则不要沿溪涧河道远足。
; U% ]0 D& Y5 [; y◎ 夏天雨季,或暴雨后切勿涉足溪涧。
2 @: s) A* E' d◎ 不要逗留在河道休息,尤其在下游。
+ A# E- z4 C9 ]8 ~4 H◎ 开始下雨时应迅速离开河道,往两岸高地走。; \9 d! n8 @, t1 ^2 w- E R( |. g
◎ 切勿尝试越过已被河水盖过的桥梁,应迅速离开河道。 9 v6 f$ B8 v3 A: I7 T$ Z
- w4 i r6 i0 @+ ^1 ~2 T◇ 发现流水湍急,混浊及夹杂沙泥时,是山洪暴发之先兆,应迅速远离河道。 : v2 W7 y( c0 e6 d4 f
◇ 如果不幸掉进湍急的河水里,应抱或抓紧岸边的石块,树干或藤蔓,设法爬回岸边或等候同伴救援。
; t; K, k% z* P: T+ `& D
/ r; V5 @$ _+ E) t/ N/ C0 `- Y
; @( L- ^$ r1 ?, n! A+ r2 S* D
9 W3 s0 M0 ]2 ~! S7 q* j3 |
(四)山体塌方
2 [* v; F4 u1 y3 G- u3 Z6 g& x! v
9 M) i2 c7 D, t- G5 f* p暴雨时或经连日豪雨,天然或人工斜坡经渗进大量雨水后,极易引致山泥倾泻,引发山体塌方。 & W& t- K) M. n
◎ 斜坡底部或疏水孔有大量泥水透出时,显示斜坡内的水份已饱和,斜坡之中段或顶部有裂纹或有新形成的梯级状,露出新鲜的泥土,都是山泥倾泻的先兆,应尽快远离这些斜坡。
4 G; c' Q2 ^: U: Q9 B* ]) N* `8 p# M
◎ 如遇山泥倾泻阻路切勿尝试踏上浮泥前进,应立刻后退,另寻安全小径继续行程或中止行程。
6 |% _- v6 v" M P, o2 M& ~
( f# M8 Y% @" }6 h◇ 如队友被山泥掩没,切勿随便尝试自行拯救,避免更多人遇到伤亡,应立刻通知有关部门准备适当工具进行救援。
- j$ W& z1 z& H
8 e3 J. G3 H8 j. h; @(五)雷击
4 H. Q3 F2 s/ R) G# p, t, p
* S- w# P: { R/ k9 [5 k. o/ H) z雷电通常会击中最高的物体尖端,然后沿着电阻最小的路线传到地上。远足者如遭电击,大多会因而肌肉痉挛,烧伤,窒息或心脏停止跳动。
! c O- H( M! ~8 S* J, x( r
; Y7 b4 m1 e! {" F◎ 留心电台或电视的天气报告。避免在天气不稳定时进行远足,雷暴警告生效时更不宜出门。 & J+ T5 l# p2 h4 X
% k' u' o3 E* ]0 N◎ 在户外,应穿着胶底鞋。
, I" e- [- t# M- z1 Y7 O8 W! P6 r* G, K
◎ 切勿接触水质或潮湿的物体。
0 U% t! }. S: j4 P3 a6 M
6 {- f0 }, T2 Z. \8 r◇ 切勿站立于山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树木或桅杆容易被闪电击中,应尽量远离。+ p! H7 o+ J+ q# o S
+ Y% g% f! U* q# u+ p# k◇ 闪电击中物体之后,电流会经地面传开,因此不要躺在地上,潮湿地面尤其危险。应该蹲着并尽量减少与地面接触的面积。
& F) y' U1 L7 z' ~
7 S$ Y* O6 g, ]5 ?, q◇ 远离铁栏或其它金属物体,身上的金属物品例如首饰等亦应暂时除去。 ) T* c1 @6 C* ]3 z$ U9 [9 s
5 Q# u# w2 b8 V* W* B
◇ 在可能情况下,躲入建筑物内。
2 E" ~ o$ {' }1 |2 q4 n/ d# \& Z/ d8 E0 a9 |6 f' B B4 ]
◇ 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离开水面及找寻地方躲避。( ^/ I6 ^% t& z; ^9 b6 k
7 X' l/ F9 @! J5 H4 y) B
◇ 避免使用带有插头的电器。
- T; f- G% S6 |- S3 N- @. ?3 f* {6 e9 O( H
◇ 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或其它类似金属装置。0 _' p+ a! j$ h" I
( O" z5 H: b" I8 b. S- S* Q◇ 切勿处理以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 e# {% x# E0 f6 ~' z6 M. I. P: m& t6 I/ [
◇ 应提防强劲阵风吹袭。( }6 j" Q3 W5 J1 M# n6 i, s
# d2 ]0 S4 t6 e) ?. Q
(六)迷路
2 ^4 k9 a9 ^/ A& \! u" \9 N& M6 { x
) p, W* ^- i. D- h) S于天气不佳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最容易引致迷途。选用有明确路标的山径及于出发前详细计划行程,都可以减少意外的发生。
8 W9 |8 t" W# G: b3 c% l' U- q# y/ D
◎ 选用有明确路标的山径及于出发前小心计划行程。* v( _2 H9 s7 |1 Z W6 ] w+ S
( M+ K$ {) h8 _. Q8 ~8 ]3 G0 v
◎ 远足人士应留意当天的天气报告,避免在天气情况不佳时进行远足。
5 v' C' D1 D( j* v
% l0 p+ Q i8 d; X1 O3 h5 Q$ I◎ 紧记带备必需物品,例如地图、指南针、水、食物、头灯(手电筒)、雨具、收音机、急救药箱、 哨子、手机、记事簿和笔等。 : k( [8 b2 [8 P, k' w# T
4 y: k4 ^7 A: }( z" X+ k! [
◇ 应利用指南针及地图设法找出所处位置。
3 ?4 a0 N. f8 L; o
8 d5 z, h2 l/ |& ]* S◇ 设法记忆曾经走过的途径,并经原路折回起点。若不能依原路折回起点,应留在原地等候救援。
5 w6 U, Y' o9 S* Z+ A$ Q$ j; a: ]. q" l
◇ 切勿再往前进,以免消耗体力及增加救援的困难。
Q( ?2 Y9 e9 }/ g8 h
% l- k+ j2 f0 T/ O0 W( H O◇ 若决定继续前进,寻路时应在每一路口留下标记。4 @) d3 W( H; N Z r- n
◇ 如未能辨认位置,应往高地走,居高临下较易辨认方向,亦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切忌走向山涧深谷,身处深谷不易辨认方向,向下走时虽容易,但下山危险性高,要再折回高地时也困难,以致消耗大量体力。
9 G- ~7 I1 U$ X! |
+ |; C3 G( ]: }. N- O◇ 如果天气寒冷而御寒装备不足、雷雨时或遇到山火,可暂离高地待情况好转时,再到较高位置等候救援。" u* F3 F, I3 Q7 |' q" S* }
◇ 发出「国际山难求救讯号」(见附录)。 D1 Z9 {/ K( A
/ e5 Z6 U8 O* w(七)中暑
4 N2 K F* u9 p9 l8 L
0 V: t# L$ m- o5 |当环境温度高,而人体无法籍出汗调节体温时,便会中暑。患者感感到热、晕眩、不安宁、甚至不醒人事。体温可能升上40oC 以上。皮肤干燥而泛红,呼吸和脉搏加速,,严重者会休克,应尽快降低患者的体温及寻求医疗援助。
/ ]; @# l) I0 L, [1 d8 g. W& [" P. q
! n- J# W- P( j; m过热亦可能引致热衰竭,通常是在炎热潮湿的气候中运动,尤其未能补水所流失的水份和盐份时发生。患者体力衰竭、头痛、晕眩及恶心及可能肌肉抽筋,其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呼吸和脉抟快而浅弱,体温可能正常或下降。- {, l: Z4 T' d
◎ 行程中有适当的休息,不应过度疲劳,以免消耗体力。
. i/ M$ A3 z: a" L" K◎ 避免长时间受到太阳直接照射。
) w% o! r/ L: n. k: B g◎ 要多喝水。
; k: \. u+ o/ F2 D◇ 让患者躺在阴凉处,脱掉衣物,双足翘起,若患者是清醒,便给其摄取流质饮品,不要让人群阻碍空气流通。 $ i" {) c/ A* E9 b8 C- Y
+ {3 U% [) H- r( T◇ 如有必要可加用浸水、敷湿衣及吹风等能迅速降低体温的方法,直至症状消失为止。8 N5 x6 W/ l2 r f
/ F1 u/ E2 @9 @" R( A◇ 继续补充水份及马上求救以便及早治理。( x7 Y9 E* p( J1 W0 H. W
+ s0 t% N) D# L# H$ x; e' k◇ 如果患者大量流汗、抽筋,可在水中加盐,每半公升水加半茶匙盐。 " N# T. @5 b @+ V& g( E8 c2 ~, w
* o; B* u0 `, Q+ U2 E2 B(八)暴寒0 G6 w: f3 m( `; W8 A* v6 F4 K
: {1 I0 K! s, s
身处寒冷的地方又没有足够的衣服,致体温下降,久了甚至会致命,称为体温过低(失温)。 即使在夏天,因突然而来的寒雨或暴雨,致气温急降,也容易引致暴寒。 * \0 F+ U' H7 l0 A0 D. D+ G
# G+ ]. ^" ^' X( e暴寒的征象:疲倦、无精打采、皮肤冰冷、步履不稳、发抖、肌肉痉孪、口齿不清、产生幻觉等。
$ P0 d! V5 g# \, F
# t; i' G# E) a3 K k% e◎ 远足前一晚必须充份休息。
' ~( M4 U" `/ i' K+ B' {◎ 如身体不适,就不应勉强参加活动。
- @- N4 N" u& I4 d+ M8 f* Z◎ 出发前吃一顿丰富有营养的饱餐,途中可吃高热量食物,如朱古力。" A9 v9 l+ ~2 N, \# B% `
◎ 带上备用保暖用的发热袋、睡袋或御寒衣服。
& Q% F+ x0 B& D C; h) C( W◎ 带上备用一套干衣服,以备更换。
; N# Q A1 b2 I7 H◎ 除非拉练之类的活动,否则勿带过重的物品,以免消耗体力。 7 O b8 K; R/ j- B
◎ 行程中有适当的休息,不应过劳,以免消耗体力。
! u. C2 N, V5 W0 V6 F Q' `1 C◇ 找地方躲避风雨。 " P7 c4 W+ T' y9 y8 i
◇ 迅速更换湿衣服。 : M( \/ }% N* {8 |
◇ 用衣服或发热袋、睡袋把头、脸、颈和身体包裹以保暖。
" j% r) i8 [$ Z, a5 {0 v◇ 以热饮及高热量食物,保持体温。
* \: p7 R8 Q& t; B$ w九)蛇咬
& S0 u: H9 J' j% c( Q! R, P( h! O- w4 v3 q( I
差不多所有的蛇都非常怕人,除非它们认为受到威胁,否则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只要给予机会,它们多数会逃走。
3 V4 g% h3 W9 j% \2 ]+ Z+ l
" y2 j6 z0 L) H1 P8 J6 _◎ 远足者应穿着长裤和有高帮的鞋。8 T# }( k0 n/ K7 \. y5 I) l( i3 F. f
; O! X) j5 R) G◎ 沿有现成的小径行走,切勿自行闯路,走草丛和杂树林。
& C2 b4 p& \/ h7 J7 ?+ w% I- M9 R% f0 x0 T& P: B
◇ 遇蛇时,保持镇定不动,让受惊的蛇尽快逃走。蛇的视力很好,受到快速动作刺激时,多数立刻反击。
: j- y# A" U/ M D1 m( D
% W5 b8 B1 e: ~5 h8 O8 D' ~◇ 如被蛇咬后,应注意的事为:
( E8 R6 f; [6 F& [) R( z# Y$ Z9 x
a. 除非专业人士,否则不要割开伤口的皮肤吸吮或洗涤。让伤者躺下,停止伤处活动,但不要抬高伤处。不可喝酒,亦不应作不必要的活动。如果带有蛇药,应尽快内外服用。
8 w) X( C. t; o# J: T6 d
4 w/ k9 k( ]' S0 E) i5 `b. 在可能情况下,用绷带缚扎伤口以上的部位。如伤口在手脚,可用宽阔的绷带包裹伤口以上的部位。
2 c" f# m* x4 u/ Y0 T- K6 t$ s/ r ?2 e2 g1 O
c.应安慰伤者。
* T/ {+ U) ]6 [+ F8 Z5 O+ x2 x$ T1 T N# j- ~) L. p
d.尽快到医院求治。如有可能的话,辨别毒蛇的种类,颜色和斑纹,如咬人的蛇已被捕捉,应一并送往医院,以便医护人员辨认,使用适合的血清。
" F( D1 k/ a3 w" p8 ~( t
! R/ j/ s3 R# ~/ f+ w0 O7 o6 W(十)蜂螫
: [, M* n1 Q1 E! x& b# b2 c在山野地方,经常会发现蜜蜂、大黄蜂或马蜂的出没,小心避免误触蜂巢,引致蜂群的攻击,而受螫伤。# ]8 [7 @% M! h$ b. k" a
◎ 使用现成的小径,切勿自行闯路,避免走蕨丛,那里通常是昆虫和黄蜂聚居的地方。 e! |: i4 F1 Q, R( _
◎ 不要打扰蜂窝,切勿以树枝等拍打路边树丛。 ( y: F& u6 d% t- |
◎ 在身体和衣服上喷涂防蚊油。 5 g" |" O# z4 d& t4 P9 V
◎ 避免使用芬芳味的化妆品,因为可能吸引蜜蜂。 * `- q& x+ Z7 U0 e7 Y
◇ 若遇蜂巢挡路,可绕路前进。 + L- j) a2 v; }" S
◇ 若遇一、两只黄蜂在头上盘旋,可以不加理会,照常前进。* @: v! X! y5 T+ P, M0 U9 n
◇ 如有螫针,可用钳子拔除,但不要挤压毒囊,以免剩余的毒素进入皮肤。 5 f- ^: y* r) C$ k9 S7 @3 s7 h1 l
◇ 若遇群蜂追袭,可坐下不动,用外衣盖头、颈,以作保护,卷曲卧在地上,待蜂群散开后,才慢慢撤离。
$ r2 n1 a* d5 v: p8 u) `2 J◇ 严重螫伤应尽快求医。 . C: ~$ |+ ?6 {: m6 c6 Z2 d
◇ 可以冷水湿透毛巾,轻敷在伤处,减轻肿痛。
& G; {5 x% v2 Y# \1 i, Y2 n' e9 q+ g$ [2 J( e
(十一)危险植物 6 k+ V! u2 U+ Y, u5 T, U4 ^
# Z7 w" [" I; L$ M9 T5 F
山野间常见有些植物会对远足者构成危险。例如: ; o2 X, I( B) X' L- I
! t4 W: x% ?. p9 N+ n4 g I
a, 漆树-令皮肤过敏 9 K0 Z$ P8 U/ ^
8 Y3 m( n& G( {/ {- Nb, 两面针-剌伤手脚
5 |: k% i: e. r1 a0 Q3 d [& y
$ _0 U- F2 c. F( c4 {1 Bc, 野菇/野果-有毒,进食会致命
% o! b: Z( B8 K: f! n |
; N$ C% C6 y4 x- K, J- K◎ 避免走入生长茂密的丛林中。
4 {' t. ?+ A a! w. w
; t w- c8 z7 p! T◎ 远足时应带上手套。
5 R# _% r) y! T+ K3 H8 D; A6 R3 S# f* J6 _
◎ 必要穿过丛林时,用手巾或衣物包裹头面,或外露的皮肤。
" n$ }* V5 Y" l# K4 k7 _2 g
/ m, G+ [# ~& e# M6 f/ j◎ 切勿用手接触漆树。
3 P+ T- b7 |' ]$ B; t% m
0 ?/ x" _! l, n& M◎ 用手抓植物时,留意是否有针刺。# B; G+ K2 V N% Q: [. ]
! [1 s, P# O, b; ~) ]◎ 不可随便采摘野菇/野果食用。! Y) w8 b! @7 R, T! J
) Q- @+ w1 I% }( C1 x
◇ 接触漆树,引起皮肤敏感时,应立刻求医诊治。
0 T8 ~3 l" l; v8 G! ?' ~; w5 ^
( N' d( `$ h1 ?◇ 误食野菇/野果中毒,应立即求医诊治。
, w+ ~5 \, K4 i! J: t$ ^& V q1 t M) M2 k. }$ N
六、 野外求救与营救
) U) z h' L# d7 |" Z( D# @0 U* @9 t8 \" W- g" ~0 J* }9 @) ]
★ 遇有山友或任何人士在山野严重受伤时,应立即进行救援。
l- q: C5 [2 t" R( p( L★ 发出国际山难求救讯号,直至有救援人员到达为止。
, | e# x5 U/ t) y- b★ 在可能情况下,应安排一名伙伴陪伴及照料伤者,另外两人结伴往求救。
' g6 L* D+ l% a' i7 T- r+ l6 H0 _★ 为免延误救援工作,前往求救之人员应将意外之详情、地点及伤者之状况用纸笔记录, 如有可能,记下地图坐标,减低求救者因紧张、迷途受困,或口头传讯含糊不清致求救讯息不能准确地传达。. N# i( N f9 I+ ?+ b) u
1 j G$ \! T# l. i, F8 B/ y9 B★ 如于登山遇有意外而需救援,求救时要尽量提供下列数据: ! e! o& _' N+ F' x3 a
# E& h6 w/ K8 ^! S* A& [a.意外性质/肇事原因。
+ |3 o0 K: @ o: xb.肇事时间/地点。
4 Y( R3 I7 f- `. [/ M0 n3 T2 |" Pc.位置/方格坐标/最近之标距柱号码。
: i! V' D0 g$ dd.附近地形或特别参照物。
" n' [( w) e9 l4 `1 z3 ae.伤者数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电话、地址。
, e& m l5 F8 V' i* v; A- gf.伤势。
5 e* {$ B) k1 I' M9 O5 jg.已施行之急救。
* K6 N3 L4 q+ D& ~) @h.天气情况。
; B# }- W! b& L m+ C8 Bi.同行者情况/动向。
9 D; K3 p) w( d0 r. g- i1 ]j.其它事项。
) @. B0 J6 T, L% ]6 D
. W5 a) |) L8 V* E野营旅户外活动守则
7 ]; N- x6 ]! b3 [9 Z
- e& _ i# _# f2 I8 K野营旅执行的是一个不一样的旅行方式和收费方式,有参加旅游团思想及不能吃苦的朋友不建议报名,为了使您自己及他人旅途的愉快,请仔细阅读俱乐部经营性质的特别说明及俱乐部公布的费用明细!
* J. _- J' ?( C$ J- G
; d$ n9 j2 h% w6 s相互间友爱关系
) p2 }. `! K2 C随着参与野营旅活动的驴友与日俱增的状况,也难免会出现可以预见及不可预知的问题。例如参与活动的多为年轻人,又可能是初次参加,相互不了解。大家参与户外活动不仅仅是旅游本身带给我们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这种活动通过相互间的友爱得以快乐的延续,增近了彼此间友爱的关系。9 T. y7 u! l7 a g
2 z/ P# D; G5 F% l+ b6 b. h我们不能控制每个人的行为状态,也不可能掌握每个人的所有状况,但为了每次的快乐之行,我们会给于大家更充分的自主空间。同时也隐患着某种程度上的安全隐患,例如来自野外自然界的危险及来自人为的危险。共同的活动同时也必然会给于大家更充足的自由活动空间,但大家要把握好自身安全,单独行动前需要告诉领队自己的去向,以免整队为你担心安全问题。所以制定部分守则:
; p7 a8 s8 y7 [& p) Y1 \1 U- @2 j6 U2 N1 S. F
1, 活动中或者大巴车上大家也难免开些荤素玩笑,但开玩笑要有技术含量哦,关照下大家各自的口味轻重。特别是有小朋友在场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做好大“哥哥”和大“姐姐”表率哦。
$ \5 G3 _" J. \
4 Q/ ^! T5 L" n4 E7 k- U5 a/ s0 A( M; ^2, 营地中的活动、游戏也难免有肢体上的接触,大家在尽情活动的同时也要注意动作的“幅度”哦,要在别人可以接受的情况下去“操作”:),以免给“流氓”喽,哈哈。也但愿参与户外活动的朋友们都有所不拘小节。9 T0 W2 u- y1 R3 D
) ~6 g. z2 b9 j* `3 m3, 关于露营活动的男女“混账”问题。原则上我们不限制也无权限制男女混账,因为那是个人意愿行为。但我们要嘱咐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相信参与户外活动的同学都是奔着一个朴实的自然心态。男女间也有可能单独谈心通宵而不扎营的状况出现,也可能远离主营区单独一边扎营状况,一旦你选择了他(她)或者答应了他(她)混账,那么就默许了对或许有的潜在危险自己承担。譬如发生强暴也是没有不可能的。所以只要是自己意愿的事情组织上不会干涉。相反也可能铸就一对美好姻缘,或更好的促进彼此友谊。总之要对自己及自己家庭负责。8 J- C6 j4 b% e8 ~$ D" Y2 f8 x) Y
, D* T3 s8 L+ |' m" u! W9 w4, 关于饮酒:这个要强调户外活动禁止喝醉,自己把握个度。很多时候喝多了会有一念之差犯错,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不愉快。+ W4 ^% S% |; R. A2 x3 O
" j5 `# I- _+ p3 O0 e&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