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望
- 点
- 贡献
- 点
- 驴币
- 块
- 体力
-
- UID
- 121118
- 好友
- 记录
- 日志
- 精华
- 注册时间
- 2011-5-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30 12: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穿越十里钢城
_, \: G) y, D2 B3 N7 g# z3 \& P站在三高炉炼铁平台,面对空旷而安静的厂房,几张空荡荡的长椅布满了灰尘,围坐在一张用刷着绿油漆的铁制圆桌。两只土狗在高炉的出铁沟槽上追逐打闹,叫声在空旷的厂房回荡,几株枯黄的野草在随风摇弋。
, |2 j7 e" k3 {“你找那个?”一个民工模样的人端着一碗面,走出旁边的工棚,打断了我的思绪。
) e: \: z3 l) o: ]" B( w; ?“我是重钢的工人,回来看看工作过的地方。”我回答。
2 i0 L8 ^! b( C' R- o“抓紧时间看哦,过两天这里就要拆了,到时候这里一片废墟,啥子都没得了。”他一边吸拉着面,一边懒洋洋地回答我 。, e0 o7 S5 u J+ }+ e7 x; x, _
在这一刹那,回忆如潮水一般冲击我的脑海,我恍惚了。那通红的铁水飞溅,映红工友们淌汗的脸膛,大家围坐在铁桌子前大口的喝着老阴茶,粗犷的谈笑着,那情景仿佛还在昨天,如今,所有的一切都成为回忆。- R3 t( q. C/ V' A; |0 |* v
在2009年9月奔赴长寿新区参与新重钢的建设后的两年零三个月后,我决定重返曾经工作的重钢老区,穿越整个重钢,从焦化到刘家坝五厂。
* @* `5 b. I* p- A5 j多么熟悉的一切,青春和热血挥洒过的地方,已经如烙印一般藏在自己心中最隐秘的地方,这一刻,所有的记忆全部被唤起。
: E2 N0 K' c' H3 X我轻轻拭去一块“班组园地”的公示栏上满布的灰尘,几个工友笑得如阳光般灿烂。" M) U6 S0 Q$ k
“炼好最后一炉钢,出好最后一炉铁”红布的横幅在秋风中飘摇。
6 ]( I6 Q$ @& W* p" B9 D- F“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是的,昨天,已经成为遥远的回忆,1938年到2011年9月22日,辉煌,在这片土地已经划上一个句号。
) p3 L; p3 g$ c0 [- m. r8 A* D不,应该只是一个顿号,一个崭新的重钢在百公里外一个叫做江南的地方,重新矗立,凤凰在烈火中又获得了新生,展开了有力的双翅正在腾飞。
; d3 M1 G: q- W% |& C今天,是2011年的12月11日,在这个落叶萧萧,略带伤感的日子,我走下高炉平台,继续怀旧之旅。
0 N$ D% R, ~* {$ I6 A% V偌大的炼铁车站,曾经繁忙的火车铁路上,除了我们一行人以外,竟然看不见一个人,记得以前,这里可是最忙的车站,一列列拉着铁水罐的火车发出轰隆隆的声响,鸣起响亮的风笛,不停在高炉和炼钢厂之间穿梭,穿着蓝色工作服的职工三五成群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在打饭的时间,炼铁的饭堂外,挤满了手拿饭盒的工人。可是此时,铁路两旁已经布满齐膝的荒草。远处,传来一阵“咚咚”的气锤声,举目望去,原来是1350高炉正在拆除,一段砖制的烟筒在气锤的打击下轰然倒地,扬起一阵尘土。
9 o$ K( k' S9 \炼铁站的站场线上,几十个铁水罐子列队的站立,整齐而庄严,上面布满厚厚青苔,这些铁水罐子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新区实现了一贯制。先进的工艺流程已经淘汰了这些“老兵”,等待他们的,将是最后被肢解进入废金属。
$ y4 i2 D' ]6 L9 z4 Q- f9 v炼铁站的一角,就是火车的煤台,这里,曾经就是我们火车司机休息的地方,给机车补水、加煤,吃饭,然后继续新的工作,推开煤台的大门,屋里空荡荡的,那把缺了一角的长椅子还在,可已经灰尘满布,一只蜘蛛飞快地从上面爬过。眼前我仿佛又看到大家端着饭盒,围坐在煤炉旁,拿出各自从家里带来的饭菜,一边开着玩笑,聊着天,一边分享各自带的菜品,场面温馨。现在新区坐在那清洁明亮的食堂,端着不锈钢的托盘吃饭时,有时,我还会怀念那互相品尝各自从家中带菜分享的场景。煤台旁边的水槽旁,我亲手栽下的棵小黄桷树已经有碗口粗了,在风中微微摆动,仿佛在欢迎曾经的主人回来。, V9 C; C5 f" D1 P
继续前行,七厂正在拆除,厂房的透明琉璃瓦已经拆除得稀稀疏疏,里面的设备也撤走不少,偌大的厂房里几个拆房的工人正在忙碌,一位工人阻止了我们进入厂房,说怕出危险,我们很理解他,没有执意前行,因为,我们也是这个企业的工人,进厂的第一天,师傅告诉我们的安全知识还在耳畔回荡:进入厂房,劳保用品要穿戴整齐……。' d; V0 E( f+ a3 D: Y' {
穿过炼钢站,沿着铁路我们继续前行,阴霾的天空下,0357号蒸汽机车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停留轧钢站站场线上,这是我曾经驾驶过的机车,我曾经驾驶它在十里钢城的每一个角落里穿行,拉来一车车原料,送走一车车成品。我走上前,轻轻抚摸这位老朋友锈迹斑斑的车轮、摇连竿、锅筒、煤斗,还有那已经被风雨锈蚀穿了的蒸饭器,我仿佛又看见了,火车停下,一位司机走出司机室,一手抓住栏杆,一手从火车的蒸饭器中取出热气腾腾的饭盒,打开饭盒,菜盒,香气顿时布满司机室,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季,打开火车的炉膛门,红红的火焰温暖每个人脸庞,师傅一个劲地把好菜拈到我的饭盒中,“多吃点,吃了才有力气烧火,火车才跑得快。”
! c0 |, O0 \% y; \, O* H顺路,我们还去浏览了马桑溪古镇,曾经我们工友“打平伙”的地方,这里已经拆除成一片废墟。沿着铁路向五厂出发,穿越刘家坝火车洞,铁路上倒塌的大树已经截断了铁路,这条路曾经是七厂的钢胚和五厂的钢板往返的重要通道,洞口至刘家坝的铁路已经拆除,绵延的道路唯留下两条长长的印记,如钢城对那些奋斗岁月思念的泪痕。4 Z+ P% c" U2 n2 U! ^+ f& i' y
五厂到了,那曾经五厂的位置已被夷为一片平地,我静静地站在那片废墟前,铁路没有了,厂房消逝了,摆放一列列待发钢板的机车也不见踪影,工友们也看不到了,工友们都到哪里去了?一阵秋风吹过,刮落路旁枝头的几片残叶,打着旋,仿佛在回答我:江南,一个美丽的滨江小镇,在哪里,在哪里,新的希望正在升起!
1 {- A8 O. r& [4 i短短五个小时,我们在穿越十里钢城,也是在穿越曾经奋斗的青春,火热的激情。一个老工业基地的消逝,一座环保的,充满活力的都市正在渐渐打造成型,一个百年的辉煌正在另一个地方创造,一群热血的重钢人正在为之奉献,拼搏,努力!
' ?8 i! m2 j! W, ^8 S9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