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ghsrtgy

仁川亚运会棒子脸丢尽了,丑恶无耻暴露给全宇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31 00: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江西吉安
柯林·罗 (Colin Rowe), 世界著名建筑和城市历史学家、批评家和理论家。1920年出生于英国Rotherham,1999年11月5日卒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
发表于 2017-1-31 00: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深圳
在1950年后柯林·罗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精彩的有影响力的理论文章,对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通过对建筑历史和实践的分析发掘出“现代”和“传统”之间一些新的概念关系,特别在古典主义的诠释上以及被称作“白色建筑”的现代运动中,柯林·罗提出了很多独特深远的观点。
发表于 2017-1-31 00: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四川成都
尽管柯林·罗声称自己是20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运动的追随者,但他却公开宣称基于现代主义思想的城市规划是一场失败。因为他认为现代城市规划所造成的城市解构影响了历史城市的延续性。事实上他的大多数重要著作和论文更多关注于城市形态,而不是建筑语言。在20世纪70年代任教于康奈尔大学期间,他集中关注于一种全新的基于卡米罗·西特的著作思想上的一种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城市设计方法。
发表于 2017-1-31 00: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深圳
 柯林·罗是一名杰出的学者、教师和理论家,他的有关于城市和建筑的著作深远影响了现代建筑思想。他的最著名的书籍《拼贴城市》(Collage City,和Fred Koetter合著),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城市形态的方法,认为不连续的、断裂破碎的每一次建筑尝试或者城市区段更新改造实际上都自发地最后形成了有逻辑的组织性。在建筑上他怀念建筑折衷主义,主张现代建筑应改摒弃那些纯粹的抽象,而应自然地随历史的演进而自然演化,在自身留下历史的记忆和注脚
发表于 2017-1-31 00:48:0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深圳
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很多建筑设计师,其中著名的就有他曾经在利物浦教授过的学生詹姆斯·斯特林,在上世纪60到80年代还有很多建筑系的学生、教育家和设计师被他的思想所感染和启发。


  柯林·罗在去世之前才加入美国国籍,之前一直拥有美国绿卡身份。
发表于 2017-1-31 00: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四川成都
1957年,因为“德州骑警”的解散,核心骑警Bernhard Hoesli 怀揣着6年的教学经验从美国回到了故乡瑞士。这一年,拉图雷特修道院刚刚完工,距拉罗歇别墅建成已然三十载。这一年,苏黎世的Freudenberg小山包上,由建筑师Jacques Schader中标的州立中学Kantonsschule Enge正在兴建,而此次竞标的评委之一是当时的先锋设计事务所Haefeli Moser Steiger(HMS)的成员、ETH建筑学院教授Werner M. Moser。其父正是CIAM前主席Karl Moser,从复兴主义建筑转向现代建筑的最早一批瑞士建筑师。这便是故事的背景,用Hoesli后来的话说:“(1960年10月入学的这批学生)他们生在现代建筑的当下,既不知现代建筑之发端,也不知其历程…… 对他们来说柯布西耶、赖特和密斯不再是同时代者,而已然成为历史中的传奇英雄。”
发表于 2017-1-31 00: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深圳
此时学院中却是另一番景象。ETH建筑学院依旧栖身于Semper设计的ETH主教学楼西北翼,虽然Giedion已经在此讲学11年,并且有一批追随现代建筑的建筑师教授加入,但授课仍偏向于将现代建筑做为一种风格来讨论,仍是经验式的教学。而当时一年级的首个设计题目,从Semper时期直至1956年竟然几无变化,一直是“门房设计”,掐指一算,一个世纪。1957年开始题目改成了独户住宅或者公共浴室等小建筑。
发表于 2017-1-31 00: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江西吉安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从Hoesli开始讲。

“让现代建筑变得可教。”德州骑警所推崇的理性设计教学理念与理工科性质的ETH一拍即合。1959年秋,在Werner Moser和Alfred Roth两位名教授的极力推荐下,Hoesli,这位11年前的ETH毕业生,回归母校教一年级设计课。到了61年,他全盘接管一年级的基础课程(Grundkurs),制定全新的教学框架,设立三门主干课程——视觉设计、建筑设计及构造设计,并直接负责其中的建筑设计课。这种课程设置沿用至今,可以说是eth的“入门三件宝”。因此,说Hoesli将瑞士当时滞后的建筑设计教学一举推到了国际前沿也并不为过。
发表于 2017-1-31 00:53:0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深圳
之后陆续出场的三位负责一年级建筑设计的教授,分别是Prof. Herbert Kramel, Prof. Marc Angélil, Prof. Christian Kerez。他们的关系如下:
发表于 2017-1-31 00: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四川成都
1982年起Hoesli不再负责一年级教学,1984年更不幸突发心脏病辞世,在ETH长达25年的教学戛然而止。一年级设计课在短暂的混乱之后,1985起由自1974年以来便主持构造课的Kramel教授接手。其实早至1962年,刚到瑞士的Kramel就已经是当时构造课Heinz Ronner教授的助教了,并且在教学中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直至1996年,在身兼二职的11年中,Kramel将基础设计课与构造课合而为一,在教学中传达“构思与建造密不可分”(To conceive and to construct is one thing.)的理念。Kramel之后,他的前助教及博士生Angélil从美国归来,接棒基础设计课,而Hoesli也是他的入门老师。十年的美国教研经历使Angélil的设计教学在ETH的脉络中呈现了强烈的英美艺术类设计院校的色彩,力图将文学、音乐、社会等种种因素带入课程,给入门伊始的学生以全景式的展现。2009年至今,Kerez教授继任一年级教学,他1988年毕业于ETH,当年应该上过Kramel的构造课,他是一位以建筑师角色出现的设计教师,教学上更重视空间氛围与设计概念的想象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7-27 01:46 , Processed in 0.16738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