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ghsrtgy

仁川亚运会棒子脸丢尽了,丑恶无耻暴露给全宇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31 01: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深圳
在对冯纪忠的多次访谈中,空间原理

他并未多提。一个原因是80年代后他的兴

趣点已经超越空间原理;另一个原因是文

革中所经历的一场场批斗、下放,几乎家

破人亡的绝望困境中,空间原理都是一个

靶子。
发表于 2017-1-31 0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江西吉安
我们发现了文革期间批斗冯纪忠的小

册子:同济建筑系印刷的“革命手册”大

事记(图 1)。为了批斗的需要,书中多

次重点记录了空间原理的教学执行情况。

教职工之外,各年级各班学生的批斗记录

仍然历历在目。书中高呼,“头号反动学术

权威”冯纪忠的“冯氏空间原理”是一颗“大

毒草”、“反党” ,当时批斗的火药味之

浓,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仍然心有余悸。??

有人觉得不公平,1967年请冯纪忠写了一

个材料,希望引起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正确

评价,结果反而招来更大的灾难。
发表于 2017-1-31 01: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深圳
不过这本册子倒成了空间原理传播的

珍贵历史记录,虽然在那个年代受到排挤

和打击,但“真”的理念和方法,终将传播开来:

1962年底冯纪忠去城市规划教研室介绍空间原理。

62年9月起,建筑学2、3、4年级全按空间原理系统进行教学(包括课程设计)。 62年底,空间原理组织编写教材。

63年3月,傅信祈(冯纪忠的助手)去南工介绍空间原理教学。

63年6~7月,教育部布置修改教学计划,精简学时。全国建筑学计划在上海召开修订会议。会议期间冯纪忠推荐按空间原理系统制定计划,并展出空间原理设计作业,遭到其它学校的反对。会后我系仍按空间原理系统单独制定教学计划。

64年5月,学术讨论会上,葛如亮作了大空间建筑设计原理问题介绍,会后讨论争论激烈(有校外设计单位等参加),当时冯纪忠说看教学效果,要10年后见效??
发表于 2017-1-31 01: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深圳
空间原理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不同年级、不同空间类型的练习,比如大空间塑造、空间排比、空间顺序等,结合课程组织,加上讲述和教授工作方法,让学生掌握设计原理。冯纪忠提出的“空间”是想让建筑区别于形式处理。作为他的现代建筑的基本概念,建筑应该是空间与形式的组合,所谓的空间是指“空”和“实”的整体。他对空间也分类,但分类是按空间组合中的主要矛盾、不是过去按建筑用途的分类。空间原理的基本构架如下:
发表于 2017-1-31 01: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江西吉安
从第一个小设计着手,次序不应是:总体→单体→室内,而应是:总体→单体←室内。第二个设计题小学校,把室内空间组成使用上不可分的组,但不忙于组成单体。以这样的若干个组与室外若干项用地同时组织总体平面,才能分析比较用地的经济。

从使用要求组织平面到立体空间。这个立体空间用物质(顶)覆盖起来,就不得不有所调整,首先是高度的调整。随之而来的是承重问题和功能上分隔联系有矛盾,又要进行调整,这时首先是平面的调整。构成形体后再根据多种因素,全面调整,
发表于 2017-1-31 01: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深圳
主要是居住建筑设计、居住生活中心。强调社会生活组织和建筑群体布局、居住建筑的基本单元和组合形式。从规划到建筑到室内不是接力棒,而是一环扣一环。每一步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承上启下,既服从程序的客观规律,又要反复,由里到外,由外到里。古典主义地由外到里和功能主义地由里到外都是片面的。

隔而不围,围而不“打”,是指工作方法。先把问题摆一摆,犹如“隔”,随后把问题与问题的关系弄清,即把各个问题“围”一“围”,然后才能或平行或先后地“打”。犹如围棋,不急于求活。土地要算了用,不能用了算。
发表于 2017-1-31 01: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江西吉安
包括大空间塑造、空间排比、空间顺序、多组空间组织等。是按空间组合中的主要矛盾分类,不是指建筑用途的分类。它们既是建筑的现象,又是设计过程的主题。

设计的步骤是先求主体使用空间,其次与附属空间组合起来,然后布置结构,最后处理造型。这是大体的设计步骤,但又要逐步调整。组合在结构布置之前,并在结构布置的同时加以调整,才能使功能要求处于主动。附属空间不单是消极地完成辅助主体空间的任务,而且也是组合中的活动因素。

视线设计,音质,体育活动净空,通风采光等技术条件应都是大空间要考虑的内容,力和使用空间的形状是决定大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发表于 2017-1-31 01: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深圳
大体步骤是先求单元,然后组合。在求单元时已把功能结构以至设备采光等因素综合起来,而在组合时又有上述诸因素的综合问题。平铺或层叠的组合又各有不同的问题。 排比是为了求得功能单元和结构单元两者最经济的结合。但不能把两者在三度空间上的一致作为排比的唯一结果甚或追求的目的。包括图书馆,办公楼,成片厂房等。教学楼多种用途的空间单元与相应的结构单元的确定,办公楼的桌距、窗轴距与结构中距,书库的架距

与柱距,实验楼平面与垂直的固定设备与设施的灵活分间的矛盾及其解决办法,成片厂房柱网的选择说明使用灵活和节约面积与节约外围结构的斟酌。

结合排比,说明模数化、标准化、定型化、装配化的含义。
发表于 2017-1-31 01: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江西吉安
空间原理立足于改变过去教学中的缺陷,过去建筑设计根据类型来组织:先做幼儿园,再做图书馆、住宅、剧院等,虽然也是从头到尾细究一遍,但学生就不能举一反三,没有学过的类型就不会设计。这就是教学体系的问题,教学不应该只教经验、类型,而应该是方法和原理。形式的规律当然也有,形式训练也重要,但必须从属于空间的主干,空间为主,形式为次。

教学上,不是割裂开了,只讲一个形式的规律,形式规律当然有,它不能独立,一定是跟其他的规律结合了,它才能是合理的。所以讲这空间原理,不能属于绘画型的。
发表于 2017-1-31 01: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四川成都
冯纪忠回忆,在奥地利时,有一本1936年Neufert《给设计人的手册》,建筑师人手一册,里面除了图表、举例,还有一部分“讲共同的东西”,走道怎么样,门厅怎么样[6]。冯纪忠觉得这部分很重要,他的空间原理某种程度上也在探索这种“共同的东西”。维也纳的教学还是按照不同类型组织,一个类型可以很深入,但类型对概念却不起作用,倒反而是空间这部分能起作用。他回忆说:

“就考虑到有个大的分类,大的分类以什么为题才能把整个联系起来,骨架搭接起来呢?我想到就是空间了” “我一方面搞总的安排,一方面搞细的比较。这是另外一种,象排比就是另外一种空间。这些例子很多,就是我们不同的工作都要归到空间组合上来考虑的话,那就有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了。工作方法,工作次序,经济都有一定的安排。主要是拿这个把它抽出来,提纲挈领,它是个领,这样来考虑设计。这里就有很多种方法问题了,我们搞方法论,其实很多东西在这里面已经用了,不过呢,现在方法更细致,更科学化了。实际上方法也好,手法也好,一定要有一个提纲挈领的东西。这个领是什么呢?就是空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7-26 16:37 , Processed in 0.12934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