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ghsrtgy

仁川亚运会棒子脸丢尽了,丑恶无耻暴露给全宇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31 15: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江西吉安
徐中先生认为建筑设计的基本功,不只是设计手段、制图问题,更重要的是空间组合能力的培养。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建筑院校,整体课程安排都参照苏联学院派的教学体系,加强了渲染、美术等表现类课程。但是在建筑设计课教学中,徐中仍主张采用现代建筑的设计思想。他要求青年教师阅读西方建筑理论著作,了解西方国家建筑发展的动向。同时利用指导设计课的教学过程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向学生教授从功能出发、灵活布置平面的设计方法,以及从实际出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还将一些关于现代建筑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讲给学生听,以弥补学院派教学计划中所无法提供的知识。他曾经说:“建筑系的学生是熏陶出来的,优秀的建筑作品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你什么优秀建筑也不看,看了也不去分析,拍着空空的脑袋是不可能创造出杰出的作品来的。你看多了,也就能分析出哪些建筑是好的、美的。但要你画出来就画不像,画出来就不美,这就是眼高手低,建筑师应该是眼高手高的能手,这就是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发表于 2017-1-31 15: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深圳
徐中先生无论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创作实践中,既尊重传统又立足于创新。他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传统建筑有深刻的认识。为此,他不仅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而且,在1954年亲自率领大批教师参加指导当时四年级的学生赴承德进行古建筑测绘实习,用徐先生的话说就是“倾巢而出”。在测绘过程中,他对学生的要求极为严格,图纸绘制既精细又准确。此后,便形成了一种传统,每届学生都要进行古建筑测绘实习。至今,天津大学建筑系已经积累了数千张绘制工整的古建筑测绘图纸,成为我国古建筑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资料,并于1989年获得了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尽管徐中先生对传统建筑文化十分尊重,但是在建筑设计的教学中却极力反对复古、仿古。在他看来,传统建筑文化只能作为借鉴,要与时俱进,则必须大胆创新,反映在教学中,他从不鼓励学生抄袭、模仿古典建筑形式。
发表于 2017-1-31 15: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深圳
徐中先生还主张对于高年级学生要走出校门,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和锻炼。主要措施是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结合生产实践,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在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我们国家的基本建设项目并不多,徐中先生抓住一切机会让老师和学生进行真刀真枪的建筑设计实践。他也是身先士卒,经常深入建筑设计现场进行指导。早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他就曾亲自带领四年级学生去北京体育学院进行30万人大体育场的方案设计,准备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后来因为十大建筑已经花钱很多,30万人体育场就没有实施。1958年底,他又亲自带领毕业班同学去河北安国县进行县城规划以及各种工厂、住宅、食堂的设计工作,后来又因为反“浮夸风”,这些规划设计也没能实现。
发表于 2017-1-31 15: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深圳
1964年,建筑系为响应“设计革命化”的口号,使教学和科研、生产相结合,在教学计划中安排毕业设计直接承接社会上的实际工程项目。1964年秋,建筑系的毕业班承接了汉阳道中学和贵州路中学的教学楼设计任务。徐中先生安排胡德君作为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并多次亲自参与指导工作。学生们从方案设计开始,完成了全部施工图,并参加了全过程的工地劳动,直到建筑竣工才进行毕业答辩。这种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的毕业设计,使学生们受益匪浅。因此,徐中先生认为五年内最后做一个真刀真枪的设计,而且要学生亲自盖起来,是非常必要的。
发表于 2017-1-31 15: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深圳
文革期间建筑系停止招生,徐中先生的教育教学理念没能很好地执行,但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恢复高考(精品课)招生以后,1981年举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天津大学建筑系的成绩非常突出。一等奖共2项,其中天大获1项;二等奖4项,天大获2项;三等奖7项,天大获2项。1982年举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天津大学建筑系更是一骑绝尘,囊括全部2项一等奖;二等奖4项,天大获2项;三等奖7项,天大获2项。1983年全国大学生建筑论文竞赛,35名获奖者,天大占10名,一时间震动了全国各大学建筑系,成为竞相效仿的目标。时任清华大学建筑系系主任的吴良镛院士又与清华大学建筑系各教研室的负责同志共十人,来到天津大学建筑系访问取经。他们总结天津大学建筑系学生的建筑设计成绩跃升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得力于徐中先生领导下全系教师的团结和协调一致,以及有经验的老教师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
发表于 2017-1-31 15: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深圳
北方交通大学与津沽大学建筑工程系,在办学思想上应该说是各有侧重和特点。院系调整之初,来自两校的教师之间尚不能很好融合,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若处理不当,自然会造成隔阂和矛盾。徐中先生虚怀若谷,博采众长,对来自两个学校的教师不分亲疏远近,一视同仁。对于来自津沽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尤其注意讲团结,给予老教师以充分的尊重。时隔不久,两系之间的界线便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这对于办好新的系是至关重要的。至于中青年教师,由于徐中先生崇高的学术威信,都直接或间接地尊之为老师。这样,全系上下,便能同心协力地从事于教学、科研工作,既稳定了教师队伍,也使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
发表于 2017-1-31 15: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江西吉安
当时天大建筑专业的师资力量无论是人数规模还是学术影响,相比于国内其他建筑院校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徐中先生意识到这种差距必然会影响到今后的发展。他暗下决心从年轻人中挑选一些有发展前途的加以培养,使之尽快成长,充实到师资队伍中去。1953年夏,就从毕业生中留下了彭一刚、胡德君、屈浩然等人,转年又引入了清华大学的章又新、张文忠、王福义,东北工学院的聂兰生,中央美院的呼延夜泊(王学仲)等优秀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这些当年的青年教师到后来都成为了支撑起天大建筑品牌的顶梁之材。
发表于 2017-1-31 15: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深圳
1954年建筑系成立后,徐中先生重新搭建了建筑系的组织架构。徐中先生担任系主任,周祖奭、胡德君任秘书。下设四个教研室:建筑设计教研室,徐中兼任教研室主任,彭一刚任秘书;建筑技术教研室,曾留学(课程)美国的宗国栋任主任;建筑历史教研室,毕业于中央大学,曾加入中国营造学社的卢绳任主任;美术教研室,曾留学日本的赵冠洲任主任,王学仲任秘书。正可谓名宿大家与青年才俊群贤毕至,济济一堂,是为天大建筑系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高峰期。
发表于 2017-1-31 15: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深圳
从东北工学院毕业分配到天津大学任教的聂兰生描述当时建筑系的情况:在徐中的主持下,共同的事业心和道德准则使得教师配合默契,动作协调。今天看来,当时天津大学建筑系的领导集团几乎可以框定在中国式的传统的文人模式之中。如果不是搞政治运动,建筑系班子的作风可以算得上“温良恭俭让”。即使在各种运动中,教学仍然是工作的中心内容。青年教师必须做示范图,这是系里的规定。教研室常常和教室差不多,一大帮青年教师埋头做示范图,徐先生经常不请自到,对青年教师的作品挑毛病,亲自改图,不合乎要求,要推倒重来,同时也协助想办法解决。
发表于 2017-1-31 15: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广东深圳
徐中先生以其严谨的作风、职业责任感和智慧,把建筑教育中核心的基本功和创造力结合起来,带出了一支学术功力深厚的教师队伍。天津大学建筑系的教师数量在国内几所建筑院校中人数要少得多,招生规模也不大,但教学质量和成才率相对较高,这与徐中善于团结新老教师发挥集体优势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7-23 09:21 , Processed in 0.08451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