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黄河

好久没灌过水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 10: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以文王、周公为代表的周初文化精英由殷之代夏、周之代殷的历史,对传统宗教进行了一次深刻、彻底的反思,终于发现并非“天命不僭”,而是“天命靡常”,“惟命不于常”,甚至“天不可信”。至于夏、殷两代的废替,皆因“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原来,社会发展变化的最终根据,并不是神秘莫测的天命,而是人的德行。摒弃天命,注重人事,显然是对传统宗教的根本否定和彻底批判,标志着中国人文主义的形成。
不过,在这同时,文化精英们又巧妙地将这些人文主义成果纳入宗教的体系之中。周公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主张“以德配天”。在这里,天仍然是人格神,只不过能够根据人的德行扬善罚恶而已。另外,周公还制定了一整套祭祀礼仪制度,用人文主义成果来强化宗法性传统宗教。这一切都意味着宗教改革。
周公等文化精英们之所以一方面进行宗教批判,开创人文主义,另一方面又将人文主义纳入宗教,进行宗教改革,大概是由于宗法性传统宗教一直作为国教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教化功能,也就是说他们是出于社会、政治、信仰等方面的考虑。
发表于 2016-9-2 10: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奇特现象,在周初以后的思想界,宗教和人文主义合为一体,共同组成了主流意识形态;或者说宗教和人文主义一体两面,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关于这个特点,相传文王所作的《周易》一书表现得最为明显。从马王堆帛书《要》篇得知,孔子早已发现《周易》的内容包含三个层面,即赞、数和德。其中,赞和数属于宗教,德属于人文主义。
在我看来,形上学是哲学的命脉,或者说具有形上学的思想才可称得上哲学,而先秦的形上学便是子贡所说的“性与天道”。以是观之,西周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一个“德”字。此“德”字不是后来的“德性”,而是“德行”,乃形下概念。故知当时的人文主义非形上学,则非哲学。
发表于 2016-9-2 10: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斯多葛学派认为,人类不快乐的原因在于他们想要控制他们无法控制的事物。而我们真正能够控制的只有我们的想法(opinion)、欲望(desire)等。我们的财产,乃至于身体,都是我们无法完全控制的。财务可能遗失,而身体也可能会受到伤害。我们不应当试图去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物,否则就只会感到痛苦。我们还要随时做好准备,面对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的发生。

发表于 2016-9-2 10: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当你去澡堂的时候,你首先要想到这样一幅画面:有些人会把水溅的四处都是、有些人会推搡、有些人会骂人、有些人会偷东西。所以在去澡堂前,你要对自己说:“我要去洗澡了,我已经了解了这些事情的发生是自然的。”这样,当你真的遇到了这些事情的时候,你就可以对自己说:“我来这里不仅仅是想要洗澡,我同样也知道这些事情自然会发生。因此只要他们发生的自然,我就不会受到这些事情的打扰。”

发表于 2016-9-2 10: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掌握事物的自然规律,提前做好面对一切可能性的打算,永远对无法掌控的事情做好最坏的打算,不要抱有任何的期待。这就是斯多葛学派的观点
发表于 2016-9-2 10: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提倡对人类欲望的限制。但是很显然,佛教对于欲望的限制要远远大于斯多葛学派。佛教要消除的是一切的欲望,包括对于外界的和对于内心的。而斯多葛学派则不同,他只主张消除对于无法控制的外界事物的欲望,对于人的内心则没有要求。如果说佛教是“空”,那么我觉得斯多葛学派大概就是“静”吧。另外一点不同在于,斯多葛学派强调对于“自然”的理解。理解事物是怎样发生的,你就增加了对事物的掌控,不会对他们抱有过高的期待。例如:现在是春天,因为你掌握了季节更替的规律,你就可以期待下一个季节是夏天。如果你不知道季节是如何更替的话,那么你就不应该对下一个季节进行期待。而佛教可不管这些,不论世间万物如何运行,只要无法脱离这世界就只能受苦。唯一的出路就是断绝欲望,脱离轮回。

发表于 2016-9-2 10: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斯多葛主义,又称斯多葛学派,是古希腊的四大哲学学派之一,也是古希腊流行时间最长的哲学学派之一。(注:古希腊另外三个著名学派是柏拉图的学园派,亚里斯多德的逍遥学派和伊壁鸠鲁学派。)
发表于 2016-9-2 10: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伊壁鸠鲁学派作为最有影响的哲学学派之一延续了4个世纪 。
伊壁鸠鲁的学说广泛传播于希腊—罗马世界。罗马时,伊壁鸠鲁学派的著名代表有菲拉德谟和卢克莱修。卢克莱修写的哲学长诗《物性论》 ,系统地宣传和保存了伊壁鸠鲁的学说 。
伊壁鸠鲁派认为并宣扬人死魂灭,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同时提倡寻求快乐和幸福。但他们所主张的快乐决非肉欲物质享受之乐,而是排除情感困扰后的心灵宁静之乐。伊壁鸠鲁派生活简朴而又节制,目的就是要抵制奢侈生活对一个人身心的侵袭。
发表于 2016-9-2 10: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伊壁鸠鲁学派是古希腊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哲学家伊壁鸠鲁(Epicurus)(公元前341年-公元前270年)创立的哲学派别。
伊壁鸠鲁生在萨摩斯岛的一个教师家庭,曾在小亚细亚的许多城邦教授哲学,后来在雅典的一个花园里建立了自己的学校
发表于 2016-9-2 10: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伊壁鸠鲁的著作很多,但大都失传,现仅留下来三封信和一些残稿。他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里特的原子论,既承认必然性又承认偶然性。伊壁鸠鲁派宣扬无神论,认为人死魂灭,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同时提倡寻求快乐和幸福。但他们所主张的快乐决非肉欲物质享受之乐,而是排除情感困扰后的心灵宁静之乐。伊壁鸠鲁派生活简朴而又节制,目的就是要抵制奢侈生活对一个人身心的侵袭。
伊壁鸠鲁就曾发誓要放弃政治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对现实世界漠然置之。他认为最大的快乐是友谊,而个人的幸福就在友谊和社会之中。伊壁鸠鲁的学说包括准则学、伦理学和物理学三个部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8-9 07:08 , Processed in 0.07210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