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黄河

好久没灌过水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6 11: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叶采解:“天地以生生为心,圣人参赞化育,使万物各正其性命,此为天地立心也;建明义理,扶植纲常,此为生民立道也;继绝学,谓缵述道统;开太平,谓有王者起,必取法利泽,垂于万世。”按:宋代理学家认为儒学道统自尧、舜、禹、汤、周文王,至于孔子,至于孟子。孟子既没,其道不传。至宋儒兴,才倡明了千载不传之学。故称“为去圣继绝学”。为生民立道,《横渠文集·性理拾遗》作“为生民立命”。
发表于 2016-9-6 11: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为万世开太平”,中国人的理想
致辞结尾时,马英九引用北宋大儒张横渠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呼吁“为了两岸人民,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民族开创更和平灿烂的未来。”道出了儒家后孙对理想的追求和实践,让人充满了信心和力量,这就是中国人的担当和责任。
发表于 2016-9-6 11: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国医大师朱良春在发言中吟诵了北宋大儒张载(横渠)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表达了其为中医事业竭尽绵薄之力的拳拳之心。
这四句名言,载于中华书局编《张载集·张子语录》中,曾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之为“横渠四句”,由于其言简意宏,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此名言早在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的开幕式上由巨型电子屏幕映出后,就引起了众多国家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为天地立心”,可以认为旧时说的医德。张载在《诗书》一篇中说:“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医生为天地所立之心,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只有为天地立下这样的仁心,才能做到“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
发表于 2016-9-6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为生民立命”,可以认为强调的是医技。《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的生命是最为珍贵的。作为医生,要怀着博爱济众的仁心,为生民之生命健康而刻苦钻研。
发表于 2016-9-6 11: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为往圣继绝学”,“绝学”是体现了民族特色的、独一无二的经典学术精粹,中医先圣的“绝学”就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神农本草经》这“四大经典”。这“四大经典”的理论和方药,久经临证实践而不衰,至今仍是中医立命的根基。是中医疗效的源头。自古以来,当一个好中医就必须继承好这“四大经典”。当今,要振兴中医。首先“必须先搞好这些中医4绝学”的继承。善续古代医家的智慧和学脉,只有对中医传统经典理论的精髓学懂弄通了,才能有效提升中医的疗效,真正“为生民立命”的境界。
发表于 2016-9-6 11: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为往圣继绝学”,“绝学”是体现了民族特色的、独一无二的经典学术精粹,中医先圣的“绝学”就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神农本草经》这“四大经典”。这“四大经典”的理论和方药,久经临证实践而不衰,至今仍是中医立命的根基。是中医疗效的源头。自古以来,当一个好中医就必须继承好这“四大经典”。当今,要振兴中医。首先“必须先搞好这些中医4绝学”的继承。善续古代医家的智慧和学脉,只有对中医传统经典理论的精髓学懂弄通了,才能有效提升中医的疗效,真正“为生民立命”的境界。
发表于 2016-9-6 11: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为万世开太平”,可以说是中医对人民生命健康繁衍的承诺.以及传承延续中医经典,创新中医理论的理想和使命。这可激励着当代中医本着济世救人之天地仁心。以生民健康为本,扎扎实实地继承往圣的“绝学”,“学经典,做临床”。先使自己的基本理论功底强大起来,疗效提升起来,这样才能创新中医,才能自立、强盛于世界医林,为万世生民之健康繁衍而开太平。
发表于 2016-9-6 11: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支脉“关学”创始人,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徙家凤翔府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学者称横渠先生。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历授崇文院校书、知太常礼院。后其弟监察御史张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遭贬,横渠遂辞官。归家后,专注于读书讲学,开创“关学”,名震一时,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病逝于潼关。
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宋宁宗赐谥“明”,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封郿伯,从祀孔庙,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儒张子。
发表于 2016-9-6 11: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支脉“关学”创始人,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徙家凤翔府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学者称横渠先生。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历授崇文院校书、知太常礼院。后其弟监察御史张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遭贬,横渠遂辞官。归家后,专注于读书讲学,开创“关学”,名震一时,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病逝于潼关。
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宋宁宗赐谥“明”,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封郿伯,从祀孔庙,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改称先儒张子。
发表于 2016-9-6 11: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明清时期,以长安和洛阳为代表的黄河文明较为衰落,而江南文明兴盛,江南的工匠修建了北京的皇宫园林(香山帮),皇家园林中也常常模拟江南园林的意境。可见明清时期是江南建筑的盛期,但未必是中国建筑的极盛期。现存结构最合理,艺术水准最高的古建筑多是唐宋,以及承袭唐代的辽代建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8-8 01:12 , Processed in 0.09776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