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黄河

好久没灌过水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7 11: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文字瓦当是考古断代的重要依据。据悉,过去在渭城发现过"楚"字和"卫"字瓦当,有的学者作出了六国宫瓯"用其国号以别之"的判断。虽然陈直在《秦汉瓦当概述》一文中辨证说"卫字瓦当为未央卫尉官署所用之瓦",否定了宫瓯标"其国号以别之"的观点,但绝大多数人认为"楚"字和"卫"字瓦当是六国宫室建筑遗物,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未央宫的"楚"字和"卫"字瓦当怎么会到咸阳北阪呢?《后汉书·皇后纪》中记载"秦灭天下,多自骄大,宫备七国。"
发表于 2016-9-7 11: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秦作六国宫室,不仅仅是写仿,而是取其所长,为秦所用,并在此基础上融合了秦的一些建筑,使之既有其原风格,又同咸阳宫建筑能比较接近或协调起来,"是当时不同建筑形式和不同的技术经验的融合和发展,代表了当时建筑学的新水平。"
发表于 2016-9-7 11: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咸阳宫是秦帝国的皇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咸阳市东区域。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国迁都咸阳,营建宫室,至迟到秦昭王时,咸阳宫已建成。
最初咸阳宫位于秦都咸阳城的北部阶地上,在秦始皇统一六国过程中,不断进行扩建。据记载,该宫“因北陵营殿”,为秦始皇执政“听事”的所在。
发表于 2016-9-7 11: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秦国统治者迁都咸阳后,咸阳宫一直为秦的历代国君的大朝之地。秦始皇时在渭水南岸修筑新朝宫——阿房宫,就是想取代渭北的朝宫——“先王之宫廷”,这处作为王宫或皇宫使用的“宫廷”之名即“咸阳宫”。历代秦王和秦始皇接见各诸侯国使臣、贵宾,为皇帝祝寿举行盛大国宴,与群臣决定国家大事都在咸阳宫中进行。因此《三辅黄图》称咸阳宫“以则紫宫,象帝居”。
发表于 2016-9-7 1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秦末项羽攻入咸阳,屠城纵火,咸阳宫大半夷为废墟。
发表于 2016-9-7 11: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阿房宫是秦王朝的巨大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始建于公元前212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力日益强盛,国都咸阳人口增多。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即阿房宫。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其规模之大,劳民伤财之巨,可以想见。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可见阿房宫确为当时非常宏大的建筑群。
发表于 2016-9-7 11: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上林苑为古宫苑名。秦都咸阳时置,周围二百多里,包括长安、户县、周至等地。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营建朝宫于此。阿房,即其前殿。汉初苑内荒芜,武帝时复为宫苑,内养禽兽,供皇帝射猎,并建离宫、观、馆数十处。司马相如作《上林赋》,言其极为宏伟、壮丽。
发表于 2016-9-7 11: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今阿房村南附近,有一座大土台基,周长约310米,高约20米,全用夯土筑起,当地人称为“始皇上天台”。阿房村西南附近,夯土迤逦不断,形成一长方形台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当地称为“郿坞岭”。这两处地方是阿房宫遗址内最显著的建筑遗迹。
发表于 2016-9-7 11: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经过中国考古工作者一年时间的勘探和发掘,举世闻名的秦阿房宫遗趾前殿夯土台基的范围已经基本确定,其前殿遗址南北部边缘的结构也初步摸清,同时首次发现了秦阿房宫前殿附属宫完整组合的板筒瓦屋顶,沉睡两千多年、气势磅礴的阿房宫正在向世人揭开她的神秘面纱。
阿房宫遗址
阿房宫遗址
被唐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为”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秦阿房宫是一处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建筑之一。[4]  根据勘探发掘确定,仅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12米,夯土面积541020平方米,是迄今所知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夯土基趾。据考古专家推算,阿房宫前殿遗址的面积规模与史书记载的“东西长500步,高达数十仞,殿内举行宴飨活动可坐万人”所描写的基本一致。
发表于 2016-9-7 11: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北部的边缘为台面结构,最高处有宫墙,墙的侧面堆有大量倒塌的筒状和板状瓦片,考古专家介绍说,这些出土的瓦片时代应为秦和西汉早期,说明遗址的始建年代为秦代,汉代作为上林苑的一部分继续在使用.前殿遗址夯土台基的南部则较低,略呈向南倾斜坡状。在台基南边沿还有一条东西向壕沟,在壕沟南侧,发现一处铺瓦的屋顶痕迹,残留的铺瓦范围东西长3.06米,南北宽3米,由西向东筒瓦存6行,板瓦5行。筒瓦通长为46-54厘米,厚1.2-2厘米;板瓦通长为58-62厘米,宽44-51厘米,充分显示了秦代建筑的宏伟巍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指出,这是秦代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
2016年1月21日,在有宏大规模夯土建筑台基的西安秦阿房宫前殿遗址下,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条古代河沟延伸进入。专家认为,此次发现是秦始皇咸阳城以阿房宫、沣峪口为中轴线的佐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8-6 10:46 , Processed in 0.08611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