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黄河

好久没灌过水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9 10: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邺城三台遗址位于邯郸市东南40公里处的临漳县,占地总面积20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邺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陪都)、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个王朝的国都。邺北城始筑于齐桓公(前685年~前643年)时期,战国时因西门豹治邺而闻名。
发表于 2016-9-9 10: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曹操占领邺城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在这里生活了16年,"挟天子以令诸侯",使这里实际上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
曹操在这里建有著名的三台: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金凤台建于公元213年,据记载台高八丈,有屋宇185间。现存古台,尚有文昌阁等建筑及历代名碑。铜雀台位于金凤台北侧,原有金碧辉煌的建筑物,当年曹氏父子与"建安七子"登台赋诗,创建了风骨铮铮的"建安文学"。唐代诗人杜牧在"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美好诗句中提到的"铜雀"便是铜雀台。冰井台在铜雀台北侧,明朝末年被洪水冲没。
后东魏、北齐相继修建了邺南城。遗址分南北两大部分,虽然建筑时间不同,但整体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对后来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千余年来,历史变迁,邺城已毁于战乱和洪水,现存三台遗址有部分清代以来的建筑,历代文人题咏碑刻甚多。
发表于 2016-9-9 10: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金凤台在三台村西,原名金虎台,是三台最南边的一座,为东汉建安18年(公元213年)曹操所建。现存的金凤台夯土遗址比较完整,南北长122米,东西宽70米,高12米。台的南侧有清顺治八年
修建的文昌阁,阁前镶有金凤台匾额,门前有北朝石刻螭首一对,造型古朴,雕工精细。阁后碑亭内名人题咏碑碣甚多,其中元代“邺镇金凤台洞清观首创之碑”,碑额雕六龙盘结,古雅别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碑亭北边有53级石阶,拾阶而上,便可达金凤台项。台顶现有文物陈列室,陈列着邺城及其附近出土的珍贵文物。在石级西侧有一个地洞,是曹操的藏兵洞,可通到磁县的讲武城。
发表于 2016-9-9 10: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铜雀台在金凤台北,为三台之主台,建安15年(公元21年)曹操所建,台高十丈,有屋百余间,为曹操与文人骚客宴饮赋诗,也是兵家战略要地。曹操在其上平定严才叛乱,并接见和宴请了从匈奴归来的著名诗人蔡文姬。曹植也曾于此挥笔立就《登台赋》,至今传为美谈。后赵、北齐时铜雀台又加以修筑,素有“铜雀飞云”之美称。该台驰名中外,历代名人题咏甚多,其中唐代诗人杜牧在他的《铜雀台怀古》中曾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名句。
发表于 2016-9-9 10: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临漳县标:铜雀飞云
又    名:大转盘
名称来历:公元210年,曹操筑“三台”(铜雀、金凤、冰井),显示了曹魏时期的繁荣。后赵时期石虎重修铜雀台,加高两丈,于其上建楼五层,楼顶安放一只高一丈五尺的大铜雀,振翅欲飞,铜雀台通高二十七丈,时有白云缠腰,形成了“铜雀飞云”美妙景观。为进一步鼓舞全县人民的斗志,激励全县人民团结奋进,乃在县城西坊表路口设立县标“铜雀飞云”。
    又因其居于魏峰路与茶柳路之十字交叉路口,来往车辆环绕而行,故当地习称“大转盘”。
发表于 2016-9-9 10: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建立时间:临漳县标建立于1998年。底座铭文镌刻于2010年。
地理位置:临漳县标位于S316省道(魏峰公路)与S212省道(茶柳公路)之十字交叉路口,北通邯郸,西达磁县,东穿县城至魏县,南绕四环到柳园,西北玄武路与邯临快速路贯通。可谓四通八达,交通便利,道路宽敞,出行迅捷。
发表于 2016-9-9 10: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县标寓意:县标底座采用砼浇筑,外饰花岗岩,雕塑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以形变夸张向上奋飞的两只圣鸟铜雀为主体,配以伟岸挺拔之中柱,立意“铜雀飞云”。雕塑以流动的孤线、曲线与直线组成放射形体,动静结合、阴阳相对,上下和谐统一,喻意临漳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奋发向上,艰苦创业,再展宏图,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超常规发展,齐心协力共创美好未来。
发表于 2016-9-9 10: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临漳,古称邺,三国故地,六朝故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西依太行,东眺齐鲁,南下郑卫,北达幽燕。处四省之通衢,居河朔之要冲,实为天下之腰脊,河北之襟喉。
发表于 2016-9-9 10: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昔春秋齐桓公始筑邺城,以卫诸夏之地,版图初划;战国魏文侯遣西门豹治邺,投巫开渠,富甲河内,遂定邺为都。鬼谷子生邺地,隐云濛,办军庠,论纵横,授高徒,平天下,遂成纵横学说之鼻祖。东汉末,曹操于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大败袁绍,据邺为都。挟天子令诸侯,逐鹿中原,扫荡群雄,一统中国北方,遂得三分天下。其间,以王都规制,重新营建邺城。中轴对称,功能分区,布局缜密,呈棋盘格状。前承秦汉,后启隋唐,昭示明清,惠及东瀛,开创中国都城建筑史上新纪元。其聚贤士,倡文学,独树“建安风骨”之旗帜;兴屯田,励耕战,构建富国强兵之良式;赎文姬,和边境,开创民族融合之大局;建三台,造苑囿,营构都城市井之景观。煌煌帝都,盛极一时,遂为中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之中心,开创千秋霸王之圣地。其后,五胡入主中原,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相继以邺为都。邺城风云际会,龙兴虎骧,煌煌六朝故都,辉煌千百余年。
发表于 2016-9-9 10: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干脆面 于 2017-5-18 13:55 编辑

字数还不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7-31 11:29 , Processed in 0.07837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