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黄河

好久没灌过水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2 15: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1989年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中国建筑史的研究》,1994年完成该专著,2001年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年开始,承担建设部科技司专题研究。
2005年任主任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2003年8月21日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发表于 2016-9-12 15: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主编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中第二卷《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史》。由于此期遗存实例极少,傅熹年将实例与大量文献史料和考古发掘成果三方面互证,并利用外域资料为参证,整理、推证出该时期建筑的基本面貌、技术发展水平和发展脉络等情况。
1994年起,傅熹年承担建设部科技司下达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组布局、单体建筑设计手法和构图规律研究》专题研究,重点对形成中国古代独特建筑体系并能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的规划设计手法进行探索。通过研究大量实例并分析实测图及数据,揭示出古代除文献中已有记载的单体建筑设计以材分为基本模数外,还存在着运用扩大模数控制规划设计的方法。如在都城和城市规划中以宫城和里坊、街区为面积模数,在大建筑群组布局中以主院落为面积模数,在单体建筑设计中以檐柱高为扩大模数等。又发现除在院落布局中置主体建筑于地盘几何中心的重要特点外,还存在着在宫殿、坛庙、寺院、邸宅等多院落的大型建筑群组的规划布局中,使用方格网为布置
发表于 2016-9-12 16: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殿 堂 唐代殿堂,承汉魏六朝以来传统,已形成中国建筑最主要类型之一。其阶基,殿身,屋顶三部至今日仍为中国建筑之首身足。其结构以木柱构架,至今一仍其制。殿堂本身内部,少分为各种不同功用屋室之划分,一殿只作一用。即有划分,亦只依柱间间隔,无依功用,有组织,如后世所谓平面布置也。
发表于 2016-9-12 1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楼 阁 二层以上之建筑,见于唐画者甚多。通常楼阁,下层出檐,上层立于平坐之上,上为檐瓦屋顶,又有下层以多数立柱构成平坐,而不出檐者,或下部以砖石为高台,台上施平坐斗拱以立上层楼阁柱者。然此类实物今无一存焉。
发表于 2016-9-12 16: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在阁层(除一层)在其下层梁(或斗拱)上先立较短的 柱和梁,额,斗拱,作为各层的基座,以承托各层的 屋身。平坐斗拱上铺设楼板,并置勾阑,做成环绕一周的跳台。 高台或楼层用斗栱、枋子、铺板等挑出,以利登临眺望,此结构层称为平坐。如临济寺澄灵塔。
发表于 2016-9-12 16: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佛 塔 现存唐代佛塔类型计有下列三种:

  (一)模仿木构之砖塔 如玄奘塔,香积寺塔,大雁塔,净藏塔之类。各层塔身表面以砖砌成柱额斗拱乃至门窗之状,模仿当时木塔样式,其檐部则均叠涩出檐,又纯属砖构方法。层数自一层至十三乃至十五层不等。

  (二)单层多檐塔 如小雁塔、法王寺塔,云居寺石塔之类。下层塔身比例瘦高,其上密檐五层至十五层。檐部或叠涩,或刻作椽瓦状。

  (三)单层墓塔 如慧崇塔,同光塔之类。塔身大多方形,内辟小室,塔身之上叠涩出檐,或单檐或重檐,即济南神通寺东魏四门塔型是也。如净藏塔亦可属于此类,但塔身为木构样式。
发表于 2016-9-12 16: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现存唐代佛塔特征之最可注意者两点:

  (一)除天宝间之净藏禅师塔外,唐代佛塔平面一律均为正方形;如有内室亦正方形。

  (二)各层楼板扶梯一律木构,故塔身结构,实为一上下贯通之方形砖筒。除少数实心塔及仅供佛像不能入内之小石塔外,自北魏嵩岳寺塔以至晚唐诸塔,莫不如是。凡有此两特征之佛塔,其为唐构殆可无疑矣。

  除上举实物所见诸类型外,见于敦煌画之佛塔,尚有下列四种:

  (一)木塔 与云冈石窟浮雕及塔柱所见者相同,盖即“上累金盘,下为重楼”之原始型华化佛塔也。

  (二)多层石塔 为将多数“四门塔”垒叠而成者。每层塔身均辟为圆券门,叠涩出檐、上施山花蕉叶。现存实物无此式,然在结构上则极合理也。

  (三)下木上石塔 下层为木构,斗拱出瓦檐。其上设平坐,以承上层石窣堵坡。其结构违反材料力学原则,恐实际上不多见也。

  (四)窣堵坡 塔肚部分或为圆球形或作钟形。现存唐代实物无此式。
发表于 2016-9-12 16: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城 郭 敦煌壁画中所画城郭颇多,似均砖甃。城多方形,在两面或四面正中为城门楼,四隅则有角楼,均以平坐,立于城上。城门口作梯形“券”,为明以后所不见。城上女墙,或有或无,似无定制。
发表于 2016-9-12 16: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桥 梁 唐代桥梁,至今尚无确可考者。敦煌壁画中所见颇多,均木造,微拱起,旁施勾栏,与日本现代木桥极相似。至于隋安济桥,以一单券越如许长跨,加之以空撞券之结构,至为特殊,且属孤例,不可作通常桥型论也。
发表于 2016-9-12 16: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阶基及踏道 唐代阶基实物现存者甚少,大雁塔、小雁塔及佛光寺大殿虽均有阶基,然均经后代重修,是否原状甚属可疑。墓塔中有立于须弥座上者,然其下是否更有阶基,亦成问题。敦煌壁画佛塔均有阶基,多素平无叠涩;大雁塔门楣石所画大殿阶基亦素平,其下地面且周以散水,如今通用之法。阶基前踏道一道,唯雁塔楣石所画大殿则踏道分为左右,正中不可升降,即所谓东西阶之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7-23 16:27 , Processed in 0.091329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