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黄河

好久没灌过水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2 17: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三)内外柱同高 佛光寺内柱与外柱完全同高,内部屋顶举折,均由梁架构成。不若后代将内柱加高。然佛光寺为一孤例,加高做法想亦为唐代所有也。
发表于 2016-9-12 17: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四)举 折 佛光寺大殿屋顶举高仅及前后橑檐枋间距离之五分之一强,其坡度较后世屋顶缓和甚多。其下折亦甚微,当于下章与宋式比较论之。
发表于 2016-9-12 17: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五)明栿与草栿之分别 佛光寺大殿斗拱上所承之梁皆为月梁,其中部微拱起如弓,亦如新月,故名。后世亦沿用此式,至今尚通行于江南。其在此殿中,月梁仅承平暗之重,谓之明栿。平暗之上,另有梁架,不加卷杀修饰,以承屋盖之重,谓之草栿。辽宋实物亦有明栿以上,另施草栿者,明清以后,则梁均为荷重之材,无论有无平暗,均无明栿草栿之别矣。
发表于 2016-9-12 17: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六)月 梁 《西都赋》有“抗应龙之虹粱”,谓其梁曲如虹,故知月梁之用,其源甚古。佛光寺大殿明栿均用月梁,其梁首之上及两肩均卷杀,梁下中■,为月梁最古实例。其形制与宋营造法式所规定大致相同。
发表于 2016-9-12 17: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七)大叉手 佛光寺大殿平梁之上不立侏儒柱以承脊榑,而以两叉手相抵,如人字形斗拱。宋辽实物皆有侏儒柱而辅以叉手,明清以后则仅有侏儒柱而无叉手。敦煌壁画中有绘未完之屋架者,亦仅有叉手而无侏儒柱,其演变之程序,至为清晰。
发表于 2016-9-12 17: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藻 井 佛光寺大殿平暗用小方格,日本同时期实物及河北蓟县独乐寺辽观音阁平暗亦同此式。敦煌唐窟多作盝顶,其四面斜坡画作方格,中部多正形,抹角逐层叠上,至三层五层不等。
发表于 2016-9-12 17: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角梁及檐椽 佛光寺大殿角梁两重,其大角梁安于转角铺作之上,由昂上并以八角形瘦高宝瓶承托角粱、角梁头卷杀作一大瓣,子角梁甚短,恐已非原状。大雁塔楣石所画大殿角梁不全。其下无宝瓶等物,亦不知有无子角梁也。
发表于 2016-9-12 17: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佛光寺大殿檐部只出方椽一层,椽头卷杀,但无飞椽。想原有檐部已经后世改造,故飞椽付之缺如。至角有翼角椽,如后世通用之法,大雁塔楣石所画,则用椽两层,下层圆椽,上层方飞椽,有显著之卷杀。椽与角梁相接处不见有生头木之使用。
发表于 2016-9-12 17: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砖石塔多用叠涩檐。其断面线多■入少许,实为一种装饰性之横线道。石塔亦有雕作椽瓦状者,河北涞水县唐先天石塔及江宁栖霞寺五代石塔皆此类实例也。
发表于 2016-9-12 17: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屋 顶 除佛光寺大殿四阿顶一实物外,见于间接资料者,尚有九脊、攒尖两式,“不厦两头”则未见,然既见于汉魏,亦见于宋元以后,则想唐代不能无此式也。九脊屋顶收山颇深,山面三角部分施垂鱼,为至今尚通用之装饰。四角或八角形亭或塔顶,均用攒尖屋顶,各垂脊会于尖部,其上立刹或宝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7-24 08:09 , Processed in 0.07486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