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脆面 发表于 2010-12-27 23:58:03

对叶百部     
Radix Stemona Tuberosae   别名 大百部、野天门冬根、山百部。   (英) Tuber Siemona Root   类别:化痰止咳平喘药   来源 为百部科植物对叶百部Stemona tuberosa L.的块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攀援草本,高可达5m。茎上部缠绕。叶通常对生,广卵形,长8~30cm,宽2.5~1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浅心形,全缘或微波状,叶脉7~ll条;叶柄长4~6cm。花腋生;花下具一披针形的小苞片;花被片4,披针形,黄绿色,有紫色脉纹。蒴果倒卵形而扁。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于向阴处灌木林下、溪边、路边及山谷和阴湿岩石上。主产湖北、广东、福建、四川、贵州。   采制 同直立百部。   性状 块根较粗大,长10~26cm,直径1~2cm;表面淡灰黄色,纵皱纹较浅;质较坚实;味苦。   化学成分 含对叶百部碱(tuberostemonine)、异对叶百部碱(isotuberootemonine)、次对叶百部碱(hypOtubcro6temonInc)、氧化对叶百部碱(oxytuberstemonine)、斯替明碱(stemine)、斯替宁碱(stenine)等。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甘、苦。   功能主治: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用于新久咳嗽、肺劳咳嗽、百日咳;外用于头虱、体虱、蜕虫病、阴痒症。   产地:湖北、广东、福建、四川、贵州。

干脆面 发表于 2010-12-28 00:05:59

鹿药   
  (《千金·食治》)
编辑本段异名
  九层楼、盘龙七(《贵州民间药物》),偏头七、螃蟹七、白窝儿七、狮子七(《陕西中草药》),山糜子(《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

干脆面 发表于 2010-12-28 00:06:32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鹿药的根茎及根。
编辑本段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40厘米。根茎横卧,肉质肥厚,有多数须根。茎单生,直立,有粗毛,下部有鳞片。叶互生,着生于茎的上半部,通常5~7(9)片,卵状椭圆形或广椭圆形,长8~16厘米,宽6~7厘米,先端尖,基部圆形,边缘及两面密被粗毛;具短柄。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白色;花被片6,椭圆形;雄蕊6;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1颗。浆果球形。初绿色,有紫斑,成熟时黄色或淡黄色。花期夏季。   生于林下及山坡阴处。分布我国西南、西北、东北和华北等地。   同属植物鄂西鹿药其花被结合成高脚碟形。根茎也同供药用。

干脆面 发表于 2010-12-28 00:06:49

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干脆面 发表于 2010-12-28 00:07:01

甘苦,温。   ①《开宝本草》:"甘,温,无毒。"   ②《陕西中草药》:"甘微辛,温。"

干脆面 发表于 2010-12-28 00:07:18

补气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治痨伤,阳痿,偏、正头痛,风湿疼痛,跌打损伤,乳痈,月经不调。   ①《开宝本草》:"主风血,去诸冷,浸酒服之。"   ②《贵州民间药物》:"治痨伤,痈毒。"   ③《陕西尾菀?罚?祛风镇痛,补气血,壮筋骨。治头痛,偏头痛,风湿疼痛,月经不调,痨伤。"   ④《西藏常用中草药》:"壮阳益肾,活血祛瘀,除风湿疼痛,治阳萎,跌打损伤。"

干脆面 发表于 2010-12-28 00:07:29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烫热熨患部。   

干脆面 发表于 2010-12-28 00:07:47

 ①治头痛,偏头痛:偏头七、当归、川芎、升麻、连翘各二钱。水煎,饭后服。(《陕西中草药》)   ②跌打损伤,无名肿毒:偏头七,捣烂敷患处。(《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③治痨伤:盘龙七五钱至一两。泡酒服。   ④治瘩背:盘龙七一钱半,刺老包、红岩百合各一钱,鲜百味连、天南星各八分,同捣绒,拌鸡蛋一个,用布包在疮上。   
  ⑤治乳痈:鲜盘龙七、青菜叶各一两,共捣细,用布包好,放在开水里烫热后,取出熨乳部。(③方以下出《贵州民间药物》) ⑥治月经不调:偏头七四至五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干脆面 发表于 2010-12-28 00:08:02

《本草经疏》:"鹿药,甘能益血,甘能入脾,甘温益阳气,故能主风血去诸冷而益老起阳也。当与黄精、萎蕤、枸杞之类同科。气味和平,性本无毒,补益之外。别无治疗。"

干脆面 发表于 2010-12-28 00:10:18

鬼臼   
  鬼臼,种拉丁名 D.Versipoellis(Hance)M.Cheng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 根和根茎含鬼臼毒素、去氢鬼臼毒素。   Rhizoma Dysosmae Versipellis   (英) Common Dysosma Rhizome   [别名] 八角莲、八角乌。   [来源] 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Dysosma versiPcllis(Hance.M.Cheng)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17cm。根茎粗壮,结节状,少分枝。茎生叶常2,盾状,近圆形,长16-22cm,宽l2-l9cm,8-9浅裂,裂片边缘有叶状细齿;叶柄长10-l5cm。花5-8朵着生于叶柄上方近叶片处,下垂,花梗长达2.8cm;萼片6;花瓣6,紫红色;雄蕊6;雌蕊1,子房上位。浆果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谷和山坡杂木林下阴湿处。 产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湖北、江西。   [采制] 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状] 根茎呈横生的小结节状,长2-3cm,直径约5mm,表面棕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气微,味苦。   [化学成份] 根及根茎含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去氧鬼臼毒素deoxy-podophyllotoxin)、异苦鬼臼酮((isopicropodophyllone)、金丝桃甙(hyperin)等。   [性味] 性温,味苦、辛;有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痰消肿。用于痈肿疔疮、瘰疬、咽喉肿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用量3—9g。   释名:九说、天说、鬼药、解毒、爵犀、马目毒公、害母草、羞天花、术律草、枸田草、独脚莲、独荷草、山荷叶、旱荷、八角盘、唐婆镜。   气味:(根)辛、温、有毒。   主治:1、子死腹中(胞破不生)。用鬼臼不拘多少,研为末。每服一钱,加酒一碗,煎至八成,一次服下,死胎即出。此方名“一字神散”。非常有效。   2、发寒发热,身上长疮,古代迷信,说这是鬼怪作祟,称为“射工中人”。用鬼臼叶一把泡苦酒中,捣取汁,每服一升,一天服两次。   3、风辩护人。用春季采得的鬼臼根叶,焙干,捣成末,加蜜和成成丸子吞服。
页: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查看完整版本: 2018俄罗斯2022卡塔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