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过
发表于 2013-7-14 22:15:31
山地粗砺坚硬、植被稀少、赭红灰黄,天空细腻柔软、白云点缀、纯净瓦蓝。放眼世界,公路能到达5200米的地方也为数不多,世人在此祈福也就不足为奇了。
每个人的一生能敬多少香火、挂多少经幡、磕多少长头、许多少愿望都不一样,这也许与幸福有关,人的信仰也是幸福的源泉。但幸福始终离不开对天地万物的包容、对有缘相遇的人们的彼此奉献。我希望我们的祈福能随喜马拉雅之风传到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亲朋好友。
天下事过
发表于 2013-7-17 11:56:20
本帖最后由 天下事过 于 2013-7-20 21:28 编辑
16:20,定日县白坝乡。位于国道上的几排房子,车队在此停下休息,补充给养。去珠峰大本营必须在此购买门票,180元/人,车子另外要购400元的通行费。据说售票处在中石油加油站的边上,不是很醒目。遗憾的是我们的司机兼向导忽略了这一关键点,不知是他不知道或是忘记了要在此买门票。导致后来又耽误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16:50,鲁鲁边防检查站。距定日县20KM的鲁鲁边防检查站位于318国道路要地,是通往珠峰、尼泊尔的必经之地。所有过往人员、车辆都必须接受边防检查,边防通行证是必须的。
边防检查站附近的山坡倒还有点特色
天下事过
发表于 2013-7-20 21:35:04
17:20,珠峰门票查验处。通过边防检查站后,很快(约5KM)就来到了与318国道说再见的T字路口,由此告别油路,分路左拐去珠峰大本营,尚有101KM的碎石路+搓板路。汽车过后、漫天尘土,进入碎石路后不到十分钟就到了珠峰门票查验处,一根放下的栏杆档住了去路。此处是一个藏族小村庄。
验票处的璇丽风光
去珠峰大本营,每人门票180元,每辆车再加收400元(四人折合人均280元)。懊恼的是这里只验票不卖票,内地潜规则给钱不要票也行不通,不论藏族司机怎么游说也无济于事,还得退回到白坝乡买票再来,@#$%^&。。。。。。
天下事过
发表于 2013-7-20 21:40:45
没办法,退回T字路口。好在走在后面的同行者正好要经过白坝乡,答应帮我们买票带过来,这一折腾又耗去了近一个小时。
等来后面的车,一起过了验票口,就是通往遮古拉山口的盘山公路,真是山路十八弯。
眼看快到遮古拉山口了,太阳也渐渐西沉,今天看来是赶不上看珠峰日落了,大伙心里也只能干着急。不巧的是同行的车却抛了锚――爆胎了。等着换好胎一路吧,票可以人家好心带过来的,我们肯定不能丢下人家不管。
天下事过
发表于 2013-7-21 11:46:32
19:00,遮古拉山口----世界屋脊观景台。
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垭口,不是因为它5100米的海拔,而是因为全世界只有这一个地方才能同时看到高耸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的4个8000米级的峰群:马卡鲁峰(8463米,世界第五)、洛子峰(8516米,世界第四)、珠峰(8844米,世界第一)、卓奥友峰(8201米,世界第六)
如果再加上这些主峰的卫峰的话,那么从遮古拉山口的观景台远远望去,一字排开的一堆雪峰里,在喜马拉雅山脉不到百公里的长度之内,在珠峰领衔之下一共有9座海拔在8000米以上的大小山峰——世界第三极的称号确实是当之无愧。
雪山依恋着白云、白云依恋着蓝天、蓝天深恋着大地,而我们深恋着世间万物。
天下事过
发表于 2013-7-21 11:50:12
太阳虽然高挂,但时间已经不早。山口下那赭红灰黄寸草不生的山坡上又是百转千回的转肠公路,珠峰看似近在眼前,实则远在千沟万壑之外,通往世界之巅脚下的路总是曲折而又崎岖。
今天出发晚、加之门票折腾,最终我们还是错失了珠峰的日落。行至绒布寺早已天黑,再行五公里到达珠峰大本营时已是九、十点钟了。
同期其他车队所拍
宿营地几十辆越野车静静的停在统一规划搭建的一排排大帐篷前。看到晚到的我们,帐篷里钻出热情的藏胞招揽生意。看来今天帐篷旅店比来的客人更多。
条件比预想的要好,帐篷内有太阳能储电照明、有火炉子取暖。床铺不可能很干净,随乡入俗吧。店主炒了两个菜填饱肚子,也懒得拿睡袋出来了、合衣躺在床上休息吧。5200米的海拨,对有点高反的烽火来说应该是赢刻骨铭心的一夜。
天下事过
发表于 2013-7-21 11:55:36
D5,20120926,珠峰大本营--岗嘎(老定日)--希夏邦马保护区--佩枯错--萨嘎。
清晨,不是被人声吵醒,而是在寒冷中没了睡意。由于晚上没人添加燃料----牛羊粪蛋,帐篷内的炉火早已熄灭。室外汽车上铺满白霜、地上滴水成冰。7:30的河滩已站满等待日出的人群。
河滩上凛冽寒风中观珠峰日出的行者
严格说来,网上广义的珠峰应是三个地方。首先到的是绒布寺(世界上最高的寺院,有住宿),再前行五公里为越野车的终点、行者的最后住宿地---珠峰宿营地(大量统一的帐篷旅馆),再前行约三公里才是珠峰大本营(登山的起点,无住宿,有边防站)。
天下事过
发表于 2013-7-21 12:01:12
亲近珠峰已想了多年,我不能在宿营地就停步。看着渐渐明亮的天空,我独自一人向大本营走去。同车的另外三位80后也许是昨日太累、也许是对5200米住宿不太适应、也许是留恋极及难得的珠峰脚下的床铺,放任我一个人自游。
珠峰脚下的5200米徒步,对我来说也是首次。开始我缓步而行,但渐渐明亮的峰顶催促着我的脚步,加之担心队员等得太久,我不得不调动全身的能量,平路小跑、缓坡急行,在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中择近路而行。也许是过于慌乱、也许是缺氧迷糊,在更换偏振镜后竞然忘记拉好相机包的拉链,在不知不觉中滑落,把两块相机电池和一块手机电池供奉在了神山脚下。
无独有偶,2011年去雨崩徒步,在朝拜神瀑的过程中遗失而留下了心爱的偏振镜。随后几天在神山冈仁波齐转山时,队长小宝特嘱我们留下一样身上常用之物。二次无意一次有意,冥冥之中有如神喻。
10:00,阳光尚未照进山谷,雄鹰在天空翱翔。我们也不得不起程离开珠峰。再见,珠穆朗玛,再见,喜马拉雅!
天下事过
发表于 2013-7-21 22:05:34
第三章 亲近圣湖、走进神山
D5,20120926,珠峰大本营--岗嘎(老定日)--希夏邦马保护区--佩枯错--萨嘎。
早上十点多,阳光尚未照进山谷,雄鹰在天空翱翔。我们也不得不起程离开珠峰。此一别,山重重水漫漫,不知何时还。再见,珠穆朗玛,再见,喜马拉雅!
告别珠峰,驶离绒布寺,沿绒布沟一路下行,约半小时后穿过河谷上的便桥,驶向岗嗄。
珠峰去岗嘎,可以原路返回至318国道的白坝乡走油路,但绕得太远。择近道而行,则是无尽的荒芜,只有干涸的河道、贫瘠的山峦。所谓的路也就是越野车碾压出来的两条车轮印。
天下事过
发表于 2013-7-21 22:08:01
昨前日除最后那百公里的碎石搓板路外,都是平坦的油路。而今日则是在没有路的旷野中择路而行,碎石搓板外加鹅卵石,车速虽不疾不徐,但却扭摆不止,将大家颠来簸去,越野,真正的越野。“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此可以把鲁迅这句话改写成“地上本无公路,车碾压的多了,也便成了公路”。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