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鲁渝妈

[亲子交流] 驴友亲子每日分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21: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旅行是人类永远挥之不去的乡愁
    作者:关毅

       澳大利亚土著有种毁灭世界的逆天神器叫作飞去来器,这东西只要使用者按照祖传的无字天书版说明书操作使用,无论怎样抛出去后都会回到使用者手中,当然如果操作不当的话,它也开发出了打死隔壁王大爷家狗的附带功能(完了,貌似澳大利亚土著没人叫王大爷这么有乡土气息的名字)。——辞职旅行也不过如此。

      大部分人的人生,不是做漫无目的的布朗运动,就是做周而复始的简谐振动,无论振幅多大,总要回到平衡位置的,辞职旅行的那段时间只是稍微跑偏平衡位置了一些而已。

      它是疲惫生活中偶尔的出轨,但正如大部分人的出轨,即便小三再秀色可餐,也会忍痛割爱,最后还是跟陪伴自己多年的黄脸婆继续平静地过日子。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21: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是的,我反感那些过度解读辞职旅行将其无限拔高的行为,其实旅行不过是生活,是最普通不过根本不需过多提及的平常爱好,跟打球、听歌、读书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它持续的时间更长,看起来放弃的东西更多罢了。

      其实真正辞职旅行过的人,还真没把它太当回事,只是平淡生活中的小小点缀,回家后该干嘛还是干嘛。​​

      在旅行很普遍的西方,旅行早就融入了普通生活之中,反倒是刚兴起的中国,总是太看得起它进而太上纲上线。

     其实我在路上遇见的大多数辞职旅行的人,大部分学生时代都曾多次旅行过,该经历该感悟的很多以前都已经经历过了,这种生活方式对他们来说并没有那么大的冲击力,也没那么多的改变。

     ​所谓间隔年(gap year),也只是gap而已,它分开了过去与未来的生活。

     旅行中的经历肯定有助于眼界的开阔和思想的成长,但毕竟大多数人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的。

     这就像读书一样,这之中你会有飞速成长,但一下就出现“崭新的生活”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21: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至于是重新融入原来的生活圈子还是开始了崭新的生活,这样的人都是存在的,我说说我路上认识的几个朋友吧。

1. 一生都在间隔年的瑞士老头。

    我跟他相识于兴坪古镇旁的漓江畔,当时夕阳在漓江上洒下了粼粼的波光,河对岸晚霞中的元宝山是20元人民币背后的图案,很有电影桥段的感觉。​

    他一连跟我聊了四个多小时,说起他的旅行与生活。

    他已经60多岁了,从十几岁开始就一直在路上,很有当年嬉皮士的风格。

    他去过的国家太多了,经历也太丰富了。

    在他的娓娓道来中,我甚至出现了以下的错觉: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22: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他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尘封多年的百宝箱,从中小心地拿出了一颗颗珍藏多年的水晶球,并将其一一擦拭。

       顿时,一个个鲜活的地区在月光下放射出了四射的光芒,马德里、圣地亚哥、瓦拉纳西、墨西哥、摩洛哥、香格里拉、阿根廷、瑞士湖畔都在顺次亮起,一直到他最爱的安达卢西亚。

      最后,那隐隐的微光化作了冲天的火焰,这是安达卢西亚无匹的热情之火在空气中的不安躁动, 还有他所谓的微妙而特殊的感觉——燃烧在空气中的西班牙特有的热情奔放彻底点燃了他的灵魂,然后再在他叙述到尼泊尔时又复归了平静,而熄灭它的正是来自喜马拉雅山凛冽的山风。​​

      当他在某个地方工作了一段时间待腻时,可能就会辞职旅行,或者去新的城市工作,他的人生一直就这样不断间隔着,丰富而精彩,却很自然,毫无矫揉造作,想换工作换城市了就自然而然地去个新城市待着,不像中国某些旅游畅销书上写的那样“为了旅行我毅然辞职,我为了梦想我牛逼云云”。

      这只是他最普通不过的生活,是他自己认可的生活方式,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非但没想过要去炫耀,甚至都没感受到他的生活与常人有何区别。旅行对他来说就像是空气,必不可少但却又时常没意识到过它的存在。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22: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他跟我说,一切东西还是自然发生最好,生活如此,旅行如此,旅行中遇上的人和事也如此。

      他说,这一生路上认识了朋友,一般都会很自然地和他们聊天,就像跟我一样,去了解一下别人不一样的生活,这很有趣,是旅途中最吸引人的一部分,然后和他们就会分开,各自回到各自的生活中,也没特意留下联系方式。

     就像我们,如果有缘,以后可能会在世界某个角落的青旅再次相见,如果无缘,那也很好,只不过是擦肩而过。

     这就是旅行,这就是生活。​​

     在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中,他这样的生活方式一定很漂泊很凄惨,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他有着自己深爱的老婆,有健康的孩子,其它的也与一般人没什么两样,没有因为一生在路上失去很多人认为的婚姻家庭失业,除了他嫌瑞士税赋过重,不常回到瑞士生活这点外与一般瑞士人没什么不同。

     其实这也很正常,旅行本就只是生活的一种,一切都只是那样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生活该怎样就怎样,它只不过是项发生在异地的运动,难道你会因为去别的城市打了几场篮球就与一般人不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22: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听他在旅行与人生中的感悟,颇有大师挥毫泼墨后划上点睛之笔的潇洒从容,人生的智慧,只不过是不经意间在路上的长河中自然而然地浮出了水面。

      没有多一分,没有少一分,他从不会去考虑“到底是融入原来的圈子还是开始崭新的生活”这样的问题,一切都让它自然地发生着,这种一切随缘的境界让我很是羡慕。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22: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2. 从六年级起就独自上路的女生。​

    我认识她时她才大一,却已经有过很多年独自旅行的经历了。

    如果把学习看成是学生的职业,那她偶尔的翘课旅行也可以部分算作辞职旅行。

    ​​她能与任何一个在路上相识的朋友都可以推心置腹,可以在酒吧与你相谈甚欢,一起抽烟喝酒爆脏话,吐槽着该死的世界该死的生活,也能第二天离别后跟你形同陌路,仿佛大家未曾相识。

    她说,旅行了这么多年(大部分只是在寒暑假),在路上接触过很多人,这些人这些事对她的人生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却从没有留下过路上任何一个朋友的联系方式,以后也不想联系任何人,重她将新回到原来的生活中,就像路上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回到现实中,她的生活圈子完全还是以前的那样,她依然做她的学霸,依然努力地争取着她想去的世界顶尖学府的offer,但是旅途中眼界的开阔与对她世界观的重塑,却在她的现实生活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印记应该也算“崭新的生活”的一种吧。

    ​​其实,很多人在路上和现实中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状态,有时甚至判若两人,所以回去后无缝融入到原来的圈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他们从未曾真正远离过。

    只是当你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时候,其实早已与最初上路前的那个你不一样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2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3. 一个搭车+沙发客+逃票,至今仍穷游在路上的女生。

    那是在云南认识的朋友,曾3个月仅仅花了1000+RMB就走过了10个省,她会定期辞职旅行,一直就这样在路上飘着,我问她要走到什么时候,她说不知道,也许她会一直走下去,最近又去了南亚,这就是她崭新的生活吧。

    这没什么不好,这是她选择的方式。

    生活,不过是适合自己的就好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无论是哪种生活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22: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想起了《围城》中的比喻。

      其实辞职旅行就像是出痘子,很多人在没出过,没产生出抗体时多少都想出一下,但出过以后会发现也就那么回事。

      当然,这个出痘子的过程让我终生难忘。

      旅行这东西的确可能会上瘾,有些人将其当成毒品(无贬义),至此开始了自己崭新的生活,或飘在路上卖艺,或通过代购、投稿等方式在路上谋生。

      更多的人还是将自己当作飞去来器,终会回复到现实生活中,过着表面上看与以前无异的生活,只是他们的思想,或多或少因那段旅途而改变了。

      辞职旅行对每个人的影响,完全是因人而异,只要对他有帮助,哪怕只有一点点,我认为都是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22: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其实有个东西与辞职旅行很类似:

      你毕业后离开了家乡,去北飘了几年,中年时重又回家乡工作。

      这之中,北京的经历其实也是一种间隔,你回来时还是那个熟悉的城市熟悉的生活圈子,但你到底算是真正融入了原来的生活圈子?还是算开始了崭新的生活?这不是简单的二分法,我想更多的人应该是在保有原来的生活圈子的基础上,把在帝都开阔的眼界和学到的经验带回去,仅此而已。

      让旅行与人生都回到它最初的原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4-10-23 17:33 , Processed in 0.11908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