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黄河

好久没灌过水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1 16: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义庆不得不加倍小心谨慎,以免遭祸。本传言“太白星犯右执法,义庆惧有灾祸,乞求外镇。”这实际上是刘义庆借故离开京城,远离是非之地。尽管文帝下诏劝解宽慰但架不住刘义庆“固求解仆射乃许之”。刘义庆终于得以外镇为荆州刺史。外镇后的刘义庆仍然如同惊弓之鸟,心有余悸。他处在宋文帝刘义隆对于宗室诸王怀疑猜忌的统治之下为了全身远祸,于是招聚文学之士寄情文史编辑了《世说新语》这样一部清谈之书。
发表于 2016-7-21 16: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刘义庆《世说》的编纂时间大约在公元439年至440年刘义庆任江州刺史期间,这两年间有两件事情值得注意。一是元嘉十六年刘义庆在担任江州刺史时招揽了许多文人,“太尉袁淑,文冠当时,义庆在江州,请为卫军咨议参军;其余吴郡陆展、东海何长瑜、鲍照等,并为辞章之美,引为佐史国臣” ,按照《世说》一书成于刘义庆及其门客众手的说法,这是《世说》编纂的恰当时机;二是元嘉十七年刘义庆调任南兖州刺史,前来接任他江州刺史职位的正是遭到贬斥,被解除司徒录尚书事要职的刘义康。兄弟二人在江州见面后的悲恸情绪受到文帝刘义隆的责怪。这些都与刘义庆对处境危难并因此寻求在魏晋文人的精神气质中得到化解和超脱,因而与编纂《世说》一书紧密相关。
发表于 2016-7-21 16: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世说新语》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逸闻轶事,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纵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从中可以看到道家思想对魏晋士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状况,乃至整个社会风气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发表于 2016-7-21 16: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世说新语》所记虽是片言数语,但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仿照此书体例而写成的作品更不计其数,在古小说中自成一体。书中不少故事,或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或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称它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发表于 2016-7-21 16: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唐王方庆的《续世说新语》、宋王谠的《唐语林》、明冯梦龙的《古今谭概》等,都深受其影响。《世说新语》中的“谢女咏雪”、“子猷访戴”等故事,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另有一些故事,则成为戏剧家小说家创作的素材。
发表于 2016-7-21 16: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一级氏族
这表明该家族自始至终百年来一直是繁荣的世族代表人物。
琅琊王氏——代表人物:王衍、王导、王敦、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王洵
温县司马氏——代表人物:司马懿、司马孚、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攸
陈郡谢氏——代表人物:谢鲲、谢尚,谢安,谢玄、谢道韫(非一系)
发表于 2016-7-21 16: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二级氏族
由一个中小氏族发展成大氏族。
太原王氏——代表人物:王昶、王湛、王承、王述、王坦之、王恭
龙亢桓氏——代表人物:桓彝、桓温、桓冲、桓豁、桓玄、桓振
陈郡殷氏——代表人物:殷羡、殷浩、殷仲文
吴郡孙氏——代表人物:孙皓
新野庾氏——代表人物:庾亮、庾皇后、庾冰、庾翼
发表于 2016-7-21 16: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三级氏族
陈留阮氏——代表人物:阮籍、阮咸、阮瞻
陈郡袁氏——代表人物:袁乔、袁宏、袁耽
高平郗氏——代表人物:郗鉴、郗愔、郗超
泰山羊氏——代表人物:羊祜、羊孚
发表于 2016-7-21 16: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刘义庆(403—约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著有(徐州先贤传》十卷、《典叙》、《世说》十卷、《集林》二百卷、《幽明录》二十卷、《宣验记》十三卷、《小说》十卷, 有《宋临川王刘义庆集》八卷。《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发表于 2016-7-21 16: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当时有名的文士如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礼遇。他门下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他们根据前人类似著述如裴启的《语林》等,编成该书。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大体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有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8-7 03:36 , Processed in 0.07852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