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黄河

好久没灌过水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2 15: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据史书载,东四牌楼与西四牌楼同时修建于明朝年间,皇城一东一西各有四座,故以“东四牌楼”、“西四牌楼”简称之;两处均为三间四柱三楼式有戗柱的木牌楼,跨于路口四面的街道上。东四牌楼每座牌楼的正间上各挂一白色石匾,两面镌刻着同样的字,跨南北街的牌楼为“大市街”,而东西牌楼名称则恰与西四牌楼相反,东牌楼为“履仁”、西牌楼为“行义”。 博学多才的大学士刘庸就曾在东四牌楼迤南的驴市(后更名礼士)胡同居住过。东四牌楼迤东路北,有座大慈延福宫,乃明之大刹,香火极盛,相传明崇祯帝继位后,慕名到庙中求签,求了三次都是“下下签”,一怒之下禁止了此处的香火庙会,直至清朝乾隆时该庙才得以重修复开,但香火已不及昔日鼎盛,庙前多估衣摊(卖旧衣服的),故又有估衣街之称。东四牌楼迤西是猪市大街,猪市大街以北便是有名的隆福寺(后改建东四人民市场),解放前定期举行庙会,引来人流如织,如今寺已不再,但隆福广场周边生意兴隆的风味小吃,还是仍能让人在大快朵颐时,咂摸出点历史的沧桑。民国年间,将东四牌楼改建成主体为混凝土结构的无戗式牌楼,仍为三间四柱三楼式,并将牌楼各间的跨度和立柱高度相应增加,以应付路口日益增大的交通流量,而牌楼原有的柱冠、石匾等部分依旧利用。据《北平旅行指南》重排本(马芷庠著,张恨水审定)记录,东四牌楼曾一度支以木架,宣言拆去,以免伤人且便交通,经张作霖用电话制止,并云“何人主动拆毁,查明即将此人枪毙”,旋将木架移去,历经百年风雨的老牌楼终于逃过一劫,从这个角度讲,还是得感谢张作霖的。新中国建立后,于1951年维修了东四牌楼,1954年12月将其拆除,同时拆除的还有西四、东单、西单等大批牌楼、巡城门建筑,没有进行迁移,楼主只能看老照片一睹风采了。
发表于 2016-8-12 15: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西四牌楼是西四的全称,它与皇城以东的东四牌楼相对称,是北京城两个重要的交通要道和繁华商业街。
发表于 2016-8-12 15: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西四牌楼处是东、西、南、北相同的十字路,每个路口各建一座四柱三楼式描金、油漆彩画、木结构的牌楼,檐下有如意斗拱。据《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南、北路口的牌楼上都书“大市街”,东路口牌楼上书“行仁”,西路口牌楼上书“履义”。《京师坊巷志稿》此记载有误,根据《日下旧闻考》中有关记载是:“崇文门北去里许为单牌楼,曰就日。又北为四牌楼,东曰履仁,西曰行义,南北曰大市街。”“宣武门北有单排楼曰瞻云,又北二里有四牌楼,东曰行义,西曰履仁,南北曰大市街。”故西四牌楼南、北路口的牌楼上都书“大市街”,东路口牌楼上书“行义”,西路口牌楼上书“履仁”。
发表于 2016-8-12 15: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北平更名北京成为人民的首都。城市迅速发展,为了改善道路狭窄,交通受阻的现象,于1954年该地区展宽马路时,将这四座牌楼拆除。
发表于 2016-8-12 15: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地名叫西大市街,俗称西四牌楼,是南北走向的街道及十字路口处。西四牌楼以北与新街口相接。但是,在民国以前,距北面牌楼不远,就是现在西四五条东口外,有个奇特的地名叫“当街庙”。据清末民初人崇彝所著《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一书记载:“西四牌楼北,当年在甬中间有一庙宇,座南面向北,名当街庙。其址在石老娘胡同(1965年改西四北五条)东口,庙供额森牌位。据闻明英宗北狩,后为额森放还朝,感其义,为之立庙,故北面”。这段文字很简短,对明史《土木堡之变》的扼要概括,可能有些人不清楚其根由,下面需要做个交待。
发表于 2016-8-12 15: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蒙古族,绰罗斯·脱欢之子。简称也先,清朝时期译作额森,第二十八代蒙古大汗,也是相当于明朝中叶时蒙古瓦剌部的领袖,向明朝朝贡被封为敬顺王,同时被脱脱不花封为太师,在他统治期间,瓦剌达到极盛。
发表于 2016-8-12 15: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也先的父亲脱欢统一了蒙古东部地区,也先在明正统四年(1439年)继承成为瓦剌的首领,他向东发展,征服了女真,势力到达朝鲜北境,并以明朝拒绝贸易之名进攻明朝。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在土木堡之战中,打败明军,俘虏了明英宗并包围北京,明朝形势危急,后围攻不成,退回蒙古,并释回明英宗。
发表于 2016-8-12 15: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他统治时,致力于加强大汗的统治力,控制各部酋长,明景泰四年(1453年),也先在击败岱总汗脱脱不花后僭称“大元田盛大可汗”,建年号”添元“,但也引起一些不满和反抗,后被其部下阿剌知院暗杀,去世后瓦剌逐渐衰微。后分为其长子博罗纳哈勒统领的杜尔伯特部和次子阿失帖木儿统领的准噶尔部两部分。
发表于 2016-8-12 15: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故事发生在明代正统十四年(1449年),北京以北长城外少数民族瓦刺部也先(额森)率军卒向北京进犯,明朝软弱无能的守军,节节败退,告急的文书报至京城。英宗在受宠太监王振的怂恿下,亲自率大军草率出征。明军在宣化府附近的土木堡被围。也先用假和谈的诡计,瓦解明军斗志,乘机冲杀。无准备的明军大乱,全军覆灭,英宗被俘。历史上就将它称为“土木堡之变”。也先捉到英宗,利用北京城内空虚,朝中无主之机,打算用这个被俘的英宗皇帝做政治资本,要挟明朝,取得北京。但是,以大臣于谦为主的抵抗派,坚持保卫北京,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监国,总管国事。不久,朱祁钰在于谦等人的劝导请求下,受国太谕旨,即皇帝位,年号为景泰。从而告知也先“明朝丧君有君”,决心保卫北京,誓死拱卫明朝政权。在北京城下,于谦领导全城军民打败了也先,北京城得到保护。也先战败退走后,他看到这个英宗成了无用之物,留着不如将他放了好,放回去可以使英宗和弟弟景帝(朱祁钰)争夺皇位,造成明朝廷内部混乱,政局不稳。所以,才将他放回。明景泰八年(1457年),明英宗发动政变,废了景帝,他又重新登上皇帝宝座,这就是明朝历史上的“夺门之变”。
发表于 2016-8-12 15: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英宗夺了政权重新做了皇帝后,无耻地将瓦刺部的也先当为恩人来感谢,命人在西四牌楼北侧道路当中建了此庙。“当年车马皆由庙之两旁绕行”。民国初年,“修马路时始拆却”。但是,在民国六年(1917年)出版的《北京市地图》上,该地还记为“当街庙”地名。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最新北平全市详图》上“当街庙”地名改称“西四牌楼”了。新中国成立后,1965年,全市整顿胡同地名时称“西四北大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8-16 06:18 , Processed in 0.08901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