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黄河

好久没灌过水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8 16: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心灵手巧的中国人用竹子编织出了各种用具。据考证,早在汉代竹子做的生活物品就已有60余种,明清则达到近300种。从许多竹字头的汉字,如箪、簋、箸、筐、篮、笥、箱、笼等就能看出中国人和竹器的亲密。陆游《初夏幽居》一诗中生动地写道:“床头新聘竹夫人”,这“竹夫人”就是古代一种竹青篾编成的消暑用具。图为四川古镇中一处竹编作坊,将竹与瓷珠联璧合。
发表于 2016-8-8 16: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虽然竹子的私人生活充满神秘色彩,但这并不妨碍它们与人类的亲密关系。对于我们来说,竹子实在是太好用了。有一次我在贵州观察硬叶兜兰的开花过程,由于那些花朵都长在近乎垂直的峭壁上,几无立足之地,于是便向当地向导要了些家中的金竹,编成了脚手架,一个月的工作期间,我们就在这个竹子的架子上爬来爬去,看着美丽的兜兰花开了又谢了。临到花期末尾,工作结束时,向导把脚手架拆散,那些竹竿又变成了家中的晾衣杆和羊圈顶棚。
发表于 2016-8-8 16: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在中国,用竹子作为建筑用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到了秦汉时期,竹子便已成为重要的建筑材料。直到今天,竹子依然是傣族、佤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民居的“担纲者”。在清代沈曰霖的《粤西琐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不瓦而盖,盖以竹;不砖而墙,墙以竹;不板而门,门以竹。”
发表于 2016-8-8 16: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傣族源于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曾多次在云贵高原建立政权,后因中原王朝及其他民族的挤压,逐步向中南半岛及南亚次大陆迁徙,分布于泰国、老挝、缅甸、印度、越南、中国、柬埔寨等多个国家,总人口约6800万,泰国境内约4700万,老挝境内约500万,缅甸境内约850万,印度境内约425万,越南境内约133万,中国境内约126万,柬埔寨境内约66万。
发表于 2016-8-8 16: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佤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35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即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与汉、傣、布朗、德昂、傈僳族、拉祜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发表于 2016-8-8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竹在食品、房屋、家具等许多领域的应用历史悠久。在许多国家,竹子以多种方式得以巧妙利用,一生都可为人类服务。竹子是房屋建造和其它结构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作为品质优良的建筑材料,竹子比较便宜,且容易加工,可以在许多产竹国得到。
发表于 2016-8-8 16: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21世纪以来,竹子作为房屋建筑材料的重要性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在亚洲,许多低收入家庭利用竹子搭建房屋构架。即便使用其它材料,竹子也是建筑单元的主要组成部分。与许多无家可归的人们所使用的塑料、木材和石头等材料建造的房屋相比,廉价的竹建筑是经济实惠而不失安全性的选择。许多竹房屋用处理过或天然的竹材来建造,必要时辅以木材、泥浆、砖块及混凝土等其它材料,以建造不同风格的房屋,并增加其耐用性。
发表于 2016-8-8 16: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建筑材料的全球性紧缺是十分令人担忧的问题,特别在发展中国家。木材及其他传统建筑材料的短缺及相应的价格上涨使以竹为原料的房屋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仅亚洲地区每年就需要75万套新建住房来满足新增人口和旧房更新的需求。1993年至1998年,菲律宾廉价住房的需求为380万套。
发表于 2016-8-8 16: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灵活性:竹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更具灵活性,优点之一就是能够通过更换损坏部分而得到经常性的维护。而且,传统技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合理应用则竹子的另一个优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8-15 16:23 , Processed in 0.09816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