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脆面 发表于 2019-2-28 20:43:30

“式年迁宫”这项经历千年的仪式能够得到延续,与日本人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有着直接的关系。“‘变’是为了‘不变’,对传统文化的更新是为了使传统的民族文化永葆青春,而绝不是为了改变它。”

干脆面 发表于 2019-2-28 20:43:57

“式年迁宫”不仅保留了一种古老的建筑样式和宗教仪式,使传统的建造技艺活态传承至今,更重要的是,它将供奉神明的日本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沿袭。它是人们对自然、道教、传统及技艺周期的尊重和阐释,是在仪式化的行为中对自然利用的消解,更是在实践和矛盾中伊势神宫的一次次“回归”、“表达”与“传承”。

干脆面 发表于 2019-2-28 20:44:35

近代以来,东亚诸国的文化自觉总是需要西洋镜,即使镜子里的自己有些扭曲,有些变形,甚至美的方面和丑的方面都被夸张。

干脆面 发表于 2019-2-28 20:45:14

日本历史上有各类建筑,归纳起来,就是单纯、明快、优雅的一类,与放肆的、极端异样的装饰一类相对立,混合地存在。这反映了日本建筑的二元性格,相反诸要素的绝对对立。前者以供奉天皇家始祖天照大神的伊势神宫为最,后者以供奉德川家康的日光东照宫为代表。

干脆面 发表于 2019-2-28 20:46:04

这个二元性格的提出,非常有趣。几年后,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名著《菊与刀》,提出日本人的民族性有极端化的两重性。这已然是日本文化的常识。



就日本艺术看,无论什么类别,似乎都有二元性格。比如浮世绘,大家推崇葛饰北斋和歌川广重,但浮世绘也有春宫画这么一个大科目呀,大雅与大俗并存。

干脆面 发表于 2019-2-28 20:50:20

伊势神宫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之一,是大和族在征服了的伊势地区后建造的。建设地点周围原本是有许多本地神社,包括许多本地豪族供奉祖先的神社。由于日本式征服很少能做到横扫一切地斩草除根,这就要利用屈服了的当地豪族,于是也要保留他们的神社,类似中国的宗庙。

干脆面 发表于 2019-2-28 20:50:49

于是,伊势神宫分内宫和外宫。内宫供奉天皇家始祖天照大神,外宫供奉本地神灵,并对诸神灵做了一个等级安排。天照大神至高无上,其他神灵为她提供服务,比如有的负责做饭,有的纺织,等等。各级神灵分工有序,各司其职。



按照日本人的说法,以天照大神为中心的诸神,如同一个大家族一样共存共荣。这样,包含周围的小神社,共一百二十五个神社,总称为伊势神宫。



内宫和外宫相距约六公里。一般说的伊势神宫主要指内宫为中心的神殿群。

干脆面 发表于 2019-2-28 20:51:28

公元673年,天武天皇登基。663年,日本在白江村战役中惨败于唐朝与新罗联军。672年,日本国内爆发壬申之乱。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面对内忧外患,天武天皇的一个重要举措是确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信仰,建造代表天皇的神社。



天照大神是太阳女神,是太阳崇拜的产物,并非大和族独有。为此,天武天皇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开始编撰《日本书纪》,让天皇家与神血脉相连,完善并创建皇统神话;二是建造供奉天照大神的神社,就是伊势神宫。

干脆面 发表于 2019-2-28 20:52:09



那么,为天照大神建造一个什么样的神殿呢?



按照神话,是天照大神把稻子交给自己的子孙,使日本开始了稻作农业。天照大神既是太阳女神,又是稻米之神。于是,稻米存放的地方应该是稻米之神居住的地方,这就是米仓。这是一个合符逻辑的推理。



这一推理也得到考古证据的支持。池上曾根遗迹是弥生时代(公元前300年-公元250年)的米仓,在考古挖掘中发现有翡翠一类贵重的宝石。当时的日本人认为,翡翠有强大的灵力,常被用在宗教场所。就是说,米仓在发挥实用作用的同时,还作为一种信仰的对象。

干脆面 发表于 2019-2-28 20:52:43

稻米传入日本是在弥生时代,并逐渐形成稻作文化。对稻米的神圣化,进而对装稻米的建筑的神圣化,很可能与神社建筑有关。于是,就以弥生时代的米仓为雏形,设计出作为稻米之神的天照大神的神殿。



日本神社的建筑样式以神明造和大社造为基础,并由这两种样式发展出各种形式。神明造是由架高地板样式的米仓发展形成,大社造是由架高地板样式的住宅发展形成的。前者以伊势神宫为代表,后者以出云大社为代表。

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