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黄河

好久没灌过水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6 11: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1938年4月,西南联合大学成立,由梅贻琦任校长。梅贻琦请梁思成夫妇设计西南联大的校园,二人欣然受命。一个月后,第一套设计方案跃然纸上。但是这个方案很快被否决,原因很简单:经费短缺。
发表于 2016-8-16 11: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在此后的两个月里,梁思成夫妇二人又把设计方案更改了多次:高楼变成了矮楼,矮楼变成了平房,砖墙变成了土墙。当他们交出最后一套设计方案时,西南联大建设长黄钰生无奈地告诉他们:经校委会研究,除了图书馆的屋顶可以使用青瓦,部分教师和校长办公室可以使用铁皮屋顶之外,其他建筑一律以茅草覆顶,希望梁思成再作一次调整。
发表于 2016-8-16 11: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闻听此言,梁思成忍无可忍,冲入校长办公室,把设计图砸在梅贻琦的办公桌上,痛心地喊道:“改!改!改!你还要我怎么改?”梅贻琦望着眼前这位激动的学者,呆呆地愣了半天,说不出话来。面对此景,梁思成喃喃自语道:“茅草房?这不是每一个中国农民都会盖的吗?要我梁思成干什么啊?我已经修改到第五稿了,从高楼到矮楼,从矮楼到平房,现在又要我去盖茅草房。茅草房就茅草吧,你们知不知道农民盖一幢茅草房要多木料?而你给的木料连盖一幢标准的茅草房都不够!”听了梁思成的话,梅贻琦叹了一口气,声音颤抖对梁思成说:“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土木系老师们对木料的用量严格计算啊。你想想,没有这些茅草房,学生就要在露天上课,风吹,日晒,雨淋。大家都在共处国难,以你的大度,请再最后谅解我们一次。
发表于 2016-8-16 11: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等抗战胜利回到北平,我一定请你来建一个世界一流的清华园,算是我给你的谢意,行吗?”梅贻琦的声音不大,却有些颤抖,梁思成听着,心又一次软了。
那天,梁思成流下了眼泪,哭得像一个受伤的孩子……
发表于 2016-8-16 12: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西方在知识上先行的新马克思主义者对社会空间的理论反思,注意,不是套用他们的社会空间的理论角度,而是结合,确实是有可以借鉴之处。这样建筑与形态不是空间形态的营造,而是历史过程中社会空间的生产。为什么这样?这样才能作为合格的专业者与研究者,这样我们才有能力面对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与空间的巨变,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巨大快速的都市过程,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城乡移民的过程中,面对一个知识分子对历史的挑战。举例而言,2013年12月12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时提出,让许多人大吃一惊的文字表述,我引一段话“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尤其是让居民“记得住乡愁”这种历史挑战。
发表于 2016-8-16 12: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我希望我们都能从朱涛这一类的写作开始,让我们变成合格的研究者与专业者,我们才能够面对今天历史的挑战,不然历史会重复的,也就是朱涛今天开始讲的,我们其实没有太多本钱不后悔、不懂得自我反思。谢谢。
发表于 2016-8-16 12: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夏老师的精彩发言,我听了五味杂陈,其实我自己蛮有认同的,夏老师表达的态度跟朱涛之间有微妙的差异。在51年到52年梁思成先生的自我总结里面是否有真诚的成份,我跟朱涛的意见也有一点点不一致。朱涛的书后半部分揭示出一段我们一点都不熟悉的历史,看的人真是心惊肉跳,感觉心里很难受。所以大家看这个书的时候,开始可能感觉到看的是一本伪装成文艺书的理论书,到后来你会看到它是伪装成理论书的政治书。如果你要是没有一种眼光的话,不能很好的去理解在这个书背后所隐藏的作者的那种希望传达时代感,一种时代大风的那种愿望。夏老师刚才从一个新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站在更高的制高点上谈到全球资本主义的危害和在这么一个复杂的历史语境里面梁思成作出艰难的选择,和他内心的挣扎和反省。
发表于 2016-8-16 12: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湖北省宣恩县板辽村谭家坝特色小区建成投用,一座“袖珍小城”拔地而起。据了解,当地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针 对农民进城购房、就业、上学难等问题,探索出山区农民“就地城镇化”模式。
发表于 2016-8-16 12: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显著进展。2012年,城镇人口达到7.1亿,城镇化率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发表于 2016-8-16 12: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8-19 10:44 , Processed in 0.08098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