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黄河

好久没灌过水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5 16: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古希腊建筑虽然有三角形和矩形,但带有丰富的装饰。正是这些建筑装饰,构成了古希腊艺术的精华。中国的天安门,端庄、整体,也不露声色地带有装饰。屋檐带有浅浅的弧线,没有直愣愣的“木四方”。中国江南民居的屋顶,也充满装饰,还有雕梁画栋。福建广东民居的雕饰,甚至显得有些太过繁复。即使今天的江南农村建房已不兴雕饰,但我在某些村庄动情地看到,村里每个房顶屋脊的两端,仍然翘起两个瓦片弧形!
发表于 2016-8-15 16: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而西格拉姆大厦和联合国大厦这样的标准楞形,都是硬硬的直线和楞楞的直角,毫无装饰。

除了地平线或海平线,直线在自然中几乎不存在。直线更多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显现,意大利未来主义艺术热烈赞美直线。所以,直线以及直线对自然的切割,也代表了人类的虚妄,一种“反自然”的人类标记。
发表于 2016-8-15 16: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这种直线的切割,美国人取了一个名字,叫“硬边”,甚至专门炒出一个“硬边绘画”或“硬边艺术”。这种直角四方的“楞形”,美国人取了一个名字,叫“极简主义”艺术。看看贾德的“极简”矩形体和勒维特方格形,都是标准的“楞形”艺术。
发表于 2016-8-15 16:47: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许多美国艺术批评家坚称“极简主义”是真正的“美国艺术”。他们认为,别的东西都有欧洲渊源,只有极简主义才是真正的美国货。这种观点不全对,但有一定道理。因为“极简”楞形还是有欧洲的渊源(包豪斯),但确实是美国人把这种“极简”楞形奉为神圣,推到艺术的高度。

只要不是瞎子,人们都会看到“现代主义”楞形建筑,与美国“极简主义”楞形块体,有明显的关联。
发表于 2016-8-15 16: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西格拉姆大厦和联合国大厦,可以说是贾德“极简主义”矩形体的放大。我之所以把楞形-硬边-非装饰的“现代建筑”称为美国式建筑,部分理由正在于此。

当然,所谓“现代建筑”中,少数情况也有弧线和不规则的几何形。但这些弧线和几何形也都是坚硬、人为的,与自然没有关联,却与美国倡扬的抽象绘画和抽象雕塑密切关联,是其立体化的放大,可谓某种“抽象建筑”。

但,正如西方几何抽象画,如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蒙德里安等人的画,任你把几何图形翻来倒去,总显得单调、冷漠。把几何抽象图形立体化,放大成抽象雕塑和抽象建筑,也呈现同样的单调、冷漠、空洞。
发表于 2016-8-15 16: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浏览一下历届普利兹克奖得主的建筑作品,大部分是这种楞形-硬边-非装饰风格的建筑。除了个别得主的少数作品,大部分可谓平庸、单调,甚至恶俗,只是符合楞形-硬边-非装饰的标准。

获奖者、美国建筑师盖里的“解构主义”建筑,主要风格好像卷曲的铁皮,一片片乱堆起来,实在形同一堆垃圾。建筑的本义是“建构”,他却标举“解构”的概念,只是为垃圾诡辩。获奖者、荷兰建筑师库哈斯设计的央视大楼,就是一座“双膝跪地”的歪门斜楼(就像众多“当代艺术家”都没有进过美术学院,这位获“世界”建筑大奖的仁兄也没有受过专业建筑训练)。
发表于 2016-8-15 16: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获奖者、法国的让努维尔设计的法国国家图书馆,被法国人讥讽为“一张四脚朝天的桌子”,四座玻璃塔楼根本不适宜于用来藏书,完全不实用。另一位获奖者、巴西人尼迈耶,主持设计了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的三权广场以及巴西议会和大教堂,建筑形式非常概念化,城市空间非人性化,结果巴西人宁愿住破旧老城,也不愿住到“现代”新城,出现了所谓“巴西利亚综合征”,也称“巴西利亚症候群”。巴西老百姓用脚投了普奖得主作品的反对票。
发表于 2016-8-15 16: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这样的建筑和城市空间,从空中鸟瞰,或从照片、效果图上看,常常显得“宏伟”,但,正如丹麦批评家扬·盖尔所批评的那样,恰恰无视了“人的尺度”(见《Cities for People》),极其非人性化。

普奖得主们的作品中,愣头愣脑,秃头秃脑,头重脚轻,尖嘴利牙,出筋露骨,歪七斜八,危若叠卵……应有尽有。
发表于 2016-8-15 16: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我想说,英美文化里唯一值得我们大力学习和借鉴的,是英美的陪审团制度。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罪,那些学法律的“精英”都通通靠边站,相反是请出一些普通老百姓,随机抽样,任意从普通人中间选出代表,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常识来判定此人是否有罪。在中国,我们应该像英美陪审团那样让普通百姓来判断一个建筑是否美观好看,值得赞赏还是很糟糕。北京老百姓对央视大楼已作出了判定,称其为“大裤衩”。多么精准的形容!不管这位普利兹克奖得主库哈斯怎么忽悠,中国老百姓已经对普利兹克奖推崇的建筑投了反对票。
发表于 2016-8-15 16: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千万不要忽视老百姓的眼光。社会百姓才最具有常识。尊重社会百姓,就是尊重常识。英国的所谓“习惯法”也是对社会习俗的尊重。而普利兹克奖所奖赏的楞形-硬边-非装饰的抽象建筑,事实上是少数所谓“精英”对社会百姓的专制暴政。

在美国文化势力的推动下,半个世纪以来,这种楞形-硬边-非装饰的建筑,像瘟疫那样在全世界蔓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8-19 03:04 , Processed in 0.09825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