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黄河

好久没灌过水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5 17: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介绍中还有:“山的物性是它(博物馆)唯一要表达的。上半段开裂为类似山体的形状……作为一座人工山体来设计,这种思考方式在中国有着漫长的传统。”天晓得,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哪有头重脚轻的倒立山体?中国哪里有把建筑当成人工山体来设计的?更何来“漫长的传统”?如果说假山是人工山体,但并非建筑……这已不是牵强附会,而是真正的忽悠了。
发表于 2016-8-15 17:25: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这座造价2.5亿元的博物馆,王澍先生称使用旧砖瓦是“节约了资源,体现了循环建造这一中国传统美德”。是不是有些夸大和矫情?博物馆外表是砖瓦水泥的灰色(水泥灰色在西方当代建筑中比比皆是),说是“体现宁波地域的传统建造体系,其质感和色彩完全融入自然”。是不是也很牵强?
发表于 2016-8-15 17: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王澍设计,只是杂耍中国文化而已。披的是中国文化的表皮,表皮下面是西方的楞形建筑。他获普利兹克奖,一点不足为奇。如果有人认为,西方把普利兹克奖给了王澍先生,是因为王澍先生的建筑体现了中国文化,那是莫大的误解。人家看中的是内里,而不是表皮。
发表于 2016-8-15 17: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王澍奉行的是西方现代建筑的理念:建筑是建筑师个人的作品,建筑以追求个人风格、形式的怪异、概念的离奇为至上,与当地社会文脉背景无关,建筑的实用性可以被无视或忽视,“人的尺度”可以被无视或藐视。这样的理念完全是“反建筑”的,违反了建筑的根本要义。普利兹克奖在相当程度上,正是鼓励这样的理念。
发表于 2016-8-15 17: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中国的文化艺术,包括建筑,崇尚的是一种“中和之美”。

中,即中庸,不过分。和,意味阴阳对立、变化、呼应、运动、激荡……但依然和合,丰富而圆融。天安门城楼,是这种中和之美的建筑典范。墨菲的设计,也体现了这种中国建筑文化的根本精神。
发表于 2016-8-15 17: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中国的建筑形式非常丰富,空间分割非常自由。顺自然,重人性,达到极高的智慧。中国的园林建筑空间,不仅关怀人的生活起居的舒适,还注重人的审美享受和情操陶冶,将园林设计成一个“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空间,可以说是最关注“人的尺度”,是最人性的。郑光复先生花十年心血,著成《建筑的革命》一书,对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有着极其精深而精辟的分析。有心的读者可以找来读读,一定大有获益。
发表于 2016-8-15 17: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郑先生自己饱读诗书,在《建筑的革命》一书中,古典诗句和词句,信手拈来,或作为总结,或作为点睛之语,妙语成珠。他自己在建筑设计中,非常注重中国建筑文化的精神。他生前最后一个建筑设计,是浙江长兴的大唐贡茶院。他告诉我,为设计这个建筑,他花在文史典籍考据上的时间,要超过建筑设计的时间。我去看过这个大唐贡茶院。整个建筑完全融合于当地的地形和竹林之间,透露着令人怡然的“中和之美”。没有“现代建筑”的凌厉楞形及其“对自然的侵略”。整个建筑既有考据出来的唐代建筑之风,又有现代建筑材料的构架。这样的建筑,才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精神。可叹故人已逝,风物长存。
发表于 2016-8-15 17: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普利兹克奖或普利兹克奖的得主们已经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央视大楼就是一例。

中国建筑界是洋奴的重灾区。中国众多大学的新校区,都是清一色这种楞形-硬边-非装饰的建筑。无数中国的中小学校舍建筑,还有无数的中国城市建筑,也大规模的是这样风格的建筑。当今中国人生活起居、面对目睹的建筑景观,压倒性的是楞形-硬边-非装饰建筑。而中国自己的建筑种类和类型,慢慢被湮没于无影,中国自己的建筑文化精神慢慢被消解于无形。这种楞形建筑,直棱直角,在中国人的日常景观中到处给人硬邦邦的感觉,散发着戾气。
发表于 2016-8-15 17: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这次普利兹克奖给了一位中国人,建筑界的洋奴将更加挟洋自重,更将对中国建筑界发生灾难性的影响,使楞形-硬边-非装饰的建筑更加在中国泛滥。

普利兹克家族与洛克菲勒家族一样,巨富后关注文化和意识形态。洛克菲勒家族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被称为“民主和自由的堡垒”,普利兹克家族设立建筑奖,也有意识形态的旨意。那就是弘扬美国文化,以“当代”和“国际主义”之名,将其推广于全世界,消解其他非西方国家的文化。
发表于 2016-8-15 17: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最近这些年的诺贝尔奖,应该可以让国人清醒,诺贝尔文学奖与和平奖是什么货色。这个普利兹克建筑奖,也是同样标准,根本不是什么“世界”最高建筑奖,而不过是用来奖励全世界的美国式楞形-硬边-非装饰建筑。

中国的建筑师们不能再继续迷信普利兹克奖了。伟大的中国建筑和园林艺术,自然变幻、天人圆融的中和之美,才是当今中国建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8-19 06:59 , Processed in 0.11707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