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黄河

好久没灌过水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5 17: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在崔老师布置的课后就借到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半个多学期。在一开始阐述了前三次建筑的革命性事件,也就是第一次从石器时代的简陋的单一住宅变为奴隶制的非人化的巨型建筑,比如阿蒙神庙,金字塔,罗马万神殿之类的宏伟建筑。光复先生还在后面加上了一些小结比如:第一次革命的建筑的无产出性,并具有巨大消耗性,享受为主,奴隶主独占产生了财富积累,同时环境与技术的巨大进步;巨大的尺度具有很强的威慑性,也是维护奴隶主统治的一个重要手段吧,也是阶级对立的象征。最后光复先生也痛心疾首的说道:“严重的是奴隶主自神化巨型和奢靡,成了建筑的爱之病,遗传五千年,流毒全球至今,总有人攀比愚昧与奢侈。人类不幸,人民不幸!”是啊,当下就拿身边的现象来说,鸟巢,国家大剧院之类的建筑,消耗巨大财富建成宏伟外观,浪费建筑材料与普通纳税人的钱。这与几千年前的神性建筑还是有一定的联系性的。
发表于 2016-8-15 17: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第二次由奴隶无偿劳动转为工匠有偿雇佣劳动建造,材料趋于节约,结构精巧化,神性化的元素减少,世俗化的元素增加,(不过听说中国是个例外⋯)
发表于 2016-8-15 17: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还有就是最后的工业革命之后由之前的工匠式的建筑转变现代工业化建筑,城市化不断加强。不过光复先生也指出了现在正在发生的革命,蕴藏在这个9.11之后,和环境与人,人与人关系不断激荡与碰撞的后工业时代,建筑正发生的变革。也就是一个核心的问题:“我们人类当今到底需要怎么样一个建筑?”
发表于 2016-8-15 17: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之后光复先生对于中国古建筑的再认识与西方建筑的再认识中西古今建筑的比较,还有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就是未来建筑业危机与对策简析。在对古今中外建筑的再认识中还是有些不懂的,但大多数可以从中体会道理。就中国古代建筑来讲,光复先生用‘归来的森林与海’‘诗情画意的灾难’‘庙,中国古建筑研究的文化错位’‘尚自然与崇礼制功罪’来阐释中国古代的住宅,园林,寺观,城市的再认识。对于我来说也从侧面了解到了中国建筑的哲学思想。并且与西方的建筑思想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发表于 2016-8-15 17: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貌似光复先生非常反对将建筑的艺术性排在第一的位置上的。也就是那些一味追求建筑的外观或形式而忽视建筑本质与基本的元素的设计思想的。不过最刺眼的就是光复先生在书中还提到了建筑系学生向艺术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比如脏乱的专教与放着音乐赶图之类的,将设计变成如公共艺术般的设计。当然了,他也是持负面的态度的,我看到那页的时候也深深思考了一番。  
发表于 2016-8-15 17: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最后光复先生拿了当下中国最具争议的的央视新总部大楼举了个具体的例子,将它称为:“反科学,反经济,反文化的建筑”并且大举批判。也就是批判当下中国许多新建筑的一种畸形的趋向,就是所谓的国际化与唯一性。甚至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奢靡以弄险自炫,这方案就是小聪明大愚蠢地花招。对于建筑式艺术性地误区,郑光复的观点十分明确。我读了这本书获益匪浅。
发表于 2016-8-15 17: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由北京城建集团施工总承包的奥林匹克公园内首个国家级博物馆——中国国学中心工程,在距离鸟巢400米东北侧开工建设。中心包括国学展示区、国学体验区、国学研究中心等七个部分,建成后将成为国家级新型公益文化设施。
发表于 2016-8-15 17: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2015年2月8日上午,中国国学中心项目结构封顶仪式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项目工地举行。东南大学副校长王保平,中国国学中心工程设计项目负责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王建国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葛爱荣教授,中国国学中心工程设计项目负责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彤教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施明征教授等代表东南大学设计团队参加了仪式。
发表于 2016-8-15 17:46: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本帖最后由 干脆面 于 2016-8-16 16:07 编辑

我是这样想的,朱老师的书写出来有很多解读方案,梁先生最让我敬佩的地方是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大家对梁先生的态度可能不一样,也不同意朱涛的观点,没有关系,你写出一本书,或者写一篇文章用翔实的史料,用他一样宽广的眼光和深深的用心,用这样的态度做这样的交流,别站起来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也不要说这是我家父亲,你要是说他坏话跟你死磕。我觉得这样的话没有必要说。我自己对梁先生还是非常敬佩的,非常敬爱他,梁先生也不是你的梁先生,也不是我的梁先生,他是大家的梁先生,谢谢大家。
发表于 2016-8-15 17: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IP归属地: 中国重庆
梁文道:今年年头有本书出来之后,曾经惹起过一阵小风波,就是我今天手上拿的这本《梁思成与他的时代》,作者是我的朋友朱涛,现在在香港大学的建筑系任教,那么专研建筑史跟建筑理论,这本书为什么会惹起那么大乐观争论呢,是这样的,我们要知道在过去十几年来,我们一开始是建筑界后来是文化界,后来几乎全中国人,都对已故的梁思成林徽因有一种莫名的缅怀,甚至电视剧都要拍林徽因,我们都觉得他们是悲剧人物,他们原来那么有学识那么有想法,而且见解又是那么的正确,但是很可惜,在后来几次的政治运动里面,不断的受到迫害,要改变自己的主张,同时,更让人觉得喟叹的就是现在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当时曾经有过一个所谓梁陈方案,就是关于北京城的改造或者是保留的问题,很多人就说如果我们新中国建立之后,采纳了他们的方案,让北京保留原来的城墙,今天的北京会是什么模样,今天的北京如果还是个有城墙的城市,而城墙之内没有高楼,没有东西遮挡住这座故城的天际线,而里面的东西真正会要涉及生产的活动都搬到外面去的话,这首都会不会有很不一样的甚至应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面貌呢?很多人都这么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3 cq69.com, All Rights Reservde. CQ69.COM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Discuz!

电子邮箱:Service@cq69.com 电话:023-86688385

GMT+8, 2025-8-19 06:59 , Processed in 0.08129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